对创新应尽可能呵护 近些年,中国屡有创新撞到监管墙上,对此仁智互见,有人认为监管过度,是为既得利益保驾,有人认为监管有理,理由有安全、法律和公平,也能振振有词。 在去年,最受打击的创新是互联网电视盒子。在监管部门的多项整顿规定下,盒子基本沦为鸡肋。一个很有想像力的细分行业就此一蹶不振。对于市场和消费者而言,盒子着实方便,选择更多,竞争更多,才会有更好的内容。但是基于国家安全和意识形态的原因,盒子确实存在着太多迈不过去的坎儿。只不过下一次,监管部门的措施可以不那么简单粗暴。 盒子之外,备受打击的创新行业,打车软件可以排第二名。在去年,刚刚勃兴的打车软件频频被政府部门干预,比如规定一辆出租车只能安装一款打车软件,比如所有打车软件要么被“招安”,要么请出局。蛰伏了一段时间之后,打车软件再次创新出“专车服务”,时间不长,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又貌似要走到政策的死胡同。“专车服务”是出租车市场的增量,本来是解决“打车难”的良方。上上策是开放出租车市场的执照,将“黑车”和“灰车”变成“白车”,增加出租车市场的供应;下下策是维护既有出租车公司的垄断利益,拒绝市场自发的增量,压制市场的需求。遗憾的是,我们的很多政府部门总是青睐下下策,原因如上,简单粗暴。 相比之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日子还算不错。尽管也有政策收紧,但也没少“政策礼遇”,否则不会成长到今天这般规模。虽然马云因为余额宝遭围剿而抱怨过,但诸多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没有被一棍子拍死,没有被扼杀在襁褓之中,算是“开明管制”。 可以说,创新最大的“敌人”,不是瞬息万变的市场气象,而是琢磨不定的监管口味。 不是所有创新都无可指摘,因此审慎的监管无可厚非,比如在金融市场的创新,关联着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存在着牵一发动全身的可能性。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漫天飞舞的金融创新,最终合力将泡沫吹破。 但更多创新带来的是福利的改善。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正如经济学家熊彼特所言,创新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破坏,对旧有利益格局和利益相关者的破坏。这个风险如何把控,对这个风险给予多大程度的容忍,历来是摆在监管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创新路上,管制多多,好在创新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李克强总理在去年天津达沃斯论坛上将创新比喻成金钥匙,并希冀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和“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希望形成“万众创新”和“人人创新”的新形态。 创新要求破壁拆墙,要求个体在市场上脑洞打开,并拥有将创意付诸实践的意志;要求政府在创新与管制的博弈中更多倾斜前者,甚至为此修改不合时宜的法律。我们的改革,一直是增量改革推动存量改革,创新作为增量,是为中国经济的未来添加更多可能性,是改革的同盟军,应该呵护,而不是眼疾手快,立赏一丈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