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MT/T707—1997

  •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17日
  •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 浏览:
  • 查看所有评论
  • 打印文章

【颁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

【发 文 号】:MT/T707—1997

【颁布日期】:1997—12—30

【实施日期】:1998—07—01

【标  题】:煤自燃倾向性色谱吸氧鉴定法MT/T707—1997

样,同时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5.2 煤样的制备

 

按GB/T 474有关规定,同时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5.3 煤样的管理

 

送鉴原煤样和制备的分析煤样均应封存保管,待鉴定报告发出半年后方可作丢弃或其他处理。

 

5.4 进行下列参数测定

 

a)煤的工业分析按GB/T 212分析。

 

b)煤中全硫测定按GB/T 214测定。

 

c)煤的真比重测定按GB/T 217标准进行。

 

5.5 仪器常数的测定

 

在与吸氧量测定的条件一致的条件下(见后6条),用样品管以旁侧气路扣除死体积的方法测定仪器常数。

 

仪器常数K按式(1)计算:

 

………………………(1)

 

式中:K——仪器常数,min/mV·s;

 

a——氧的分压与大气压之比;

 

Vs——样品管的体积,cm3;

 

S0——与样品管体积Vs相对应的峰面积,mV·s;

 

Rc——载气流速,cm3/min;

 

P0——实验条件下的大气压,Pa;

 

T——实验条件下的柱箱温度,°K。

 

5.6煤样的预处理

 

制备好的煤样称取1.000 0g装入标准样品管中,通以氮气(流量30 cm3/min),在柱箱温度为105℃的条件下处理1.5h。

 

 

6 吸氧量的测定与计算

 

本方法采用仪器常数法测定煤的吸氧量。

 

将处理好的煤样,在柱箱温度为30℃,热导温度为80~100℃,载气氮流量为30±0.5cm3/min,吸附气氧流量为20±0.5cm3/min的条件下,吸附氧气20min后,测定脱附峰面积S1;

 

将煤样倒出,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样品管空管吸附氧气5min,测定脱附峰面积S2;

 

将S1、S2及其他测试条件实测参数代入式(2)计算吸氧量值。

 

………………………(2)

 

式中:Vd——煤的吸氧量,cm3/g干煤;

 

K——仪器常数,min/mV·s;

 

Rc1——实管载气流量,cm3/min

 

Rc2——空管载气流量,cm3/min;

 

α1——实管时氧的分压与大气压之比;

 

α2——空管时氧的分压与大气压之比;

 

S1——实管脱附峰面积,mV·s;

 

S2——空管脱附峰面积,mV·s;

 

G——煤样重量,g;

 

共5页 您在第2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1773个字符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暮秋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