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搜索

点题安全生产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综述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劳动保护》 发布时间:2007年01月17日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编者按:“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便点题“安全生产”,这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和谐社会 安全第一

2006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主持召开了以“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为主题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范维澄教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刘铁民院长应邀担任了主讲。
这次学习,范维澄教授和刘铁民院长就“国外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和加强我国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安排了4部分内容。其中,范维澄教授负责讲解“国外安全生产现状和发展过程”“国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措施”2部分;刘铁民院长负责讲解“我国安全生产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建议”2部分。
3月27日下午,刘铁民早早地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各位中央首长、各部部长也准时到达。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吴邦国、温家宝、王兆国、周永康、华建敏等中央领导同志,还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学习中,在有现成讲义的情况下,各位领导同志还密密麻麻地做满了笔记。
胡锦涛指出,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把安全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纳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这是我们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为促进安全生产、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进行了长期努力,做了大量工作。
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胡锦涛强调,搞好安全生产,领导重视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要坚持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经常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和特点,抓紧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举措。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最大合力,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安全发展 高屋建瓴

“十一五”规划纲要在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之后,第一次中央领导集体学习便点题“安全生产”,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深意?
“十五”期间,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和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国务院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升格为总局,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国务院出台了《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和《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打响了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2个攻坚战……
尽管如此,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71万7 938起,死亡12万7 089人,事故总量仍然居高不下。特别让人痛心的是,建国56年来我国发生的22起百人以上煤矿事故,仅2005年就占4起。先后发生了辽宁阜新“2·14”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广东兴宁“8·7” 特别重大透水事故、黑龙江七台河“11·27” 特别重大煤尘爆炸事故和河北唐山“12·7” 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究其原因,除了工业化加速推进、社会快速转型、经济粗放式发展、我国正处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的事故“易发期”之外,更为深刻的原因还在于政令、法规在贯彻中打了折扣,中央及相关部委的部署一到下面,就大多停留在了会议、文件、口头层面上了,还有一部分领导干部没有真正从思想上重视起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

共3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页 本页共有2012个字符
责任编辑:wangyu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信息
  • 4起起重事故分析
  • 一起管道氧气爆炸事故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政府 企业 中介 共促劳防用品产业发展
  • 贯彻《发展规划》提升安全科技水平
  • 我国职业卫生监管体制亟待梳理
  • 学无止境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