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要点题点(十三)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要点题点(十三)
第六章 应急管理
一、考情分析
本章举例分值分布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合计 |
2008年 |
11分 |
2分 |
13分 |
2009年 |
8分 |
6分 |
14分 |
2010年 |
12分 |
4分 |
16分 |
二、考核要点一览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事故预警的基础知识 |
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特点 |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
预警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预警控制 |
预控对策的三个活动阶段 |
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
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及特点 |
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 |
事故应急预案的作用 |
应急预案的演练 |
应急演练的定义、目的与原则 |
大纲要求:
根据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分析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需求,协助建设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和演练应急预案,评估演练效果。
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
第一节 事故预警的基础
一、事故预警的目标、任务、特点
目标、任务、特点
构建预警机制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的4方面。因素
特点:快速性、准确性、公开性、完备性、连贯性
二、建立事故预警的原则和要求(P169-170)
及时、全面、高效、引导。
三、预警管理体系的建立
1.预警管理体系的要素有哪些?(P171)
2.外部环境预警系统包括哪些方面?(P171)
3.内部管理不良预警的内容有哪些?(P171)
第二节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实现
一、预警系统的组成与功能(P172)
预警系统主要由预警分析系统和预控对策系统组成。其中预警分析系统主要包括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测评价系统等组成。
二、预警系统的功能(P172~177)
监测系统、预警信息系统、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预警评价系统的功能
三、预警评价指标的建立原则(P174)(6个原则)
灵敏性、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引导性和预见性。
四、预警评价指标有哪些(P174)(4个方面)
1.人的安全可靠性指标
2.生产过程的环境安全性指标
3.安全管理有效性的指标
4.机(物)安全可靠性指标
五、预警准则与阈值的确定(P175~1176)
1.预警准则(注意漏警、误警的含义)
2.预警方法(三种形式的内容):指标预警、因素预警和综合预警。
3.如何确定预警阈值(报警的尺度)?
1)原则,既要防止误报又要避免漏报。
2)指标预警时:
3)综合预警时:
六、预警评价系统
1.评价对象是什么(P176)导致事故发生的1)人、2)机、3)环、4)管理。
2.预测系统的功能有哪些(P176)进行必要的的未来预测4方面。
3.预警系统信号输出级别
四级预警表示方式、含义(P176),蓝、黄、橙和红,IV-I级。
七、预警系统的实现(P178~179)
通过预警分析和预控对策实现事故的预警和控制。
监测、识别、诊断、评价;四者关系。前后顺序,因果联系
第三节 预警控制
预警的目标是实现对各种事故现象的早期预防与控制,并能对事故实施危机管理,因而控制是预警的落脚点。
二、预控对策的三个阶段及其内容(P179~180)
组织准备(阶段含义、任务、具体体现——预警功能的组织管理体系、预警机构)
日常监控(阶段含义、任务)
事故的危机管理(阶段含义)
三、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关系
1.预警分析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对系统隐患的辨识。预控对策的活动内容:是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纠错、治错的管理活动。两者相辅相成。
2.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基本关系:明确时间的顺序关系和逻辑顺序关系
3.预警分析与预控对策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