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要点题点(十二)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复习要点题点(十二)
第五章 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
一、考情分析
本章分值分布
|
单项选择题 |
多项选择题 |
合计 |
2008年 |
7分 |
8分 |
15分 |
2009年 |
7分 |
4分 |
11分 |
2010年 |
5分 |
4分 |
9分 |
2011年 |
|
|
|
二、考核要点一览
考核内容 |
考核要点 |
职业卫生概述 |
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
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 |
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构成 |
职业危害辨识、评价与控制 |
职业危害识别 |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
职业卫生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
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
考试大纲要求:
运用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评价方法,检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告知和申报职业危害,建立职业卫生档案,采取职业危害防护控制措施,选用个体防护装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第一节 职业卫生概述
一、职业卫生基本概念
(一)职业卫生定义
(二)职业性有害因素
1、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定义
2、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三)职业接触限值
包括4个: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超限倍数。
(四)职业禁忌与职业健康监护
1.职业禁忌。
2.职业健康监护。
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五)职业性病损和职业病
1.健康。
2.职业性病损。
3.职业病。
4.职业病的分类。我国卫生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
①尘肺13种;
②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
③化学因素所致职业中毒56种;
④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
⑤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⑥职业性皮肤病8种;
⑦职业性眼病3种;
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⑨职业性肿瘤8种;
⑩其他职业病5种。
二、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
(一)职业危害因素预防控制工作的目的。
(二)职业危害防治原则。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
总结,三级预防。
三、我国职业危害现状
(一)职业危害形势
(二)职业病发病特点
第二节 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简介
一、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构成
二、主要法规标准简介
第三节 职业危害识别、评价与控制
一、职业危害识别
(一)粉尘与尘肺(法定职业病第一方面)
(二)生产性毒物与职业中毒(法定职业病第二方面)
1.生产性毒物及其危害
2.职业中毒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及所致职业病(法定职业病第三方面)
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异常气象条件(气温、气流、气压)等。(4种)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法定职业病第四方面)
1.职业性致癌物的分类
2. 职业致癌物引起的职业癌
(五)生物因素(法定职业病第五方面)(就3种)
我国将1)炭疽病、2)森林脑炎、3)布鲁氏杆菌病列为法定职业病。
(六)职业有关的疾病(未列入《职业病目录》)
概念:职业有关疾病又称工作有关疾病,主要指在职业人群中,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它的发生与职业因素有关,但又不是唯一的发病因素,非职业因素也可引起发病。
1.人类工效学因素
2.社会和经济环境因素
二、职业危害评价
(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1.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2.职业危害因素测定分析
(二)建设项目职业危害预评价与控制效果评价
1.评价原则
2.评价方法
3.评价的主要内容
(三)建设项目运行中的现状评价
三、职业危害控制
(一)工程控制技术
(二)个体防护措施
(三)组织管理等措施
第四节 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一、职业卫生工作职责分工情况
二、建国至今,我国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先后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目前主要是三个部门管理职责;
三、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
(一) 分级管理、属地管理
(二) 监管人员的权力
(三)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 生产经营单位职业卫生管理
一、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建设
二、前期预防管理
(一) 职业危害申报
(二)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
(三) 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管理
三、劳动过程中的管理
(一) 材料和设备管理
(二) 作业场所管理
(三) 作业环境管理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
(四) 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
(五) 履行告知义务
(六) 职业健康监护
(七) 职业卫生培训
(八) 职业危害事故的应急救援、报告与处理
四、职业病诊断与病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