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安徽省合肥城中小学生上下学的交通问题,合肥市教育局法规处负责人吴庆防既着急又有些无奈。对于目前省城中小学的交通安全教育,他认为主要存在3个方面的问题。
不少学生缺少安全常识
“学校教育孩子要注意交通安全,但却忽略了教会他们怎么预防。”据吴庆防介绍,每年开学教育部门都会发文件提示交通安全问题。学校也会在
课堂上或是其他一些活动的场合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有的学校还会长期邀请负责该学区内交通的交警来给学生上课。可是这些教育都是零散的,并不系统化。特别是对一些小学生,他们接受安全知识的能力有限,学校只教育他们要注意交通安全,但是究竟哪些是属于违章行为,怎样做才能避免危险,涉及到这些具体的问题,老师和学校往往会忽略。而到了中学后,学习压力加大,很多学校往往只注重教学,安全教育观念更是淡保“安全教育流于表面,不能与城市交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是目前校园安全教育最大的难题。”
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
在孩子的安全意识形成上,外界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有限,但现实情况却是成人和社会并不能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引导。”合肥市教育局前面就是六安路与寿春路交叉的十字路口,吴庆防告诉记者,他经常能看到一些家长带着放学的孩子闯红灯过马路,有的孩子不愿意,却被家长硬拉着穿过。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不少中学生开始骑车上学,那些家庭条件相对较好的就给孩子买山地车。一到放学时,马路上就能看到一群男学生骑着山地车赛车,这些车大多车速较快,放学时车辆多,交通又拥堵,过斑马线时尤其危险。
农村“拼装车”随意上路
不但城里学生上下学存在交通安全问题,农村和乡镇的学生交通隐患更大。据统计,合肥市今年发生的中小学生交通事故中,农村和乡镇的事故比例占总数的60%以上。和城市相比,农村的车辆要少得多,但是因为路上没有斑马线和减速带,很多地方连红绿灯都没有,增加了出行的危险。而农村交通安全的另一大隐患就是“拼装车”,这些车子安全性能差,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虽然城市目前已经要求校车必须有专用车认证标志,但农村的经济条件有限,目前还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