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滔滔洪水 德国奥地利怎么防 在德国的历次水灾中,沙袋仍然是常用的抗洪工具。防洪拦阻墙效果虽好,但也只能与沙袋、木桩和土方一样因材施用。除了人工治理、兴修防洪设施之外,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治本方法是奥地利治理洪水的主要举措。 ■王腾飞 王 勍 事实证明,在堤岸上建立防洪拦阻墙系统是一种有效的应急防洪措施。目前,德国易北河和哈维尔河多处都在改造河堤,建立防洪拦阻墙系统,而奥地利的不少河道除了混凝土的河堤外,还长期配有这样的防洪板。 防洪拦阻墙的前身是在工地或矿山用来拦阻雨水和泥沙涌入坑洞的木围栏。1984年,莱茵河畔的德国西部城市科隆在河堤上设置了拦阻墙系统,成为德国首个将拦阻墙用于防洪的城市。 效果好但成本高 在德国普遍使用的河堤防洪拦阻墙,由若干根长2米、厚15厘米的中空铝制横梁构成。横梁面向水的一面有小缝隙,水注入横梁后可以增加其重量,使之更稳固。搭建防洪拦阻墙时,施工人员先要在河堤上修建专用的水泥基座,并在地下打桩将其牢牢固定,然后在上面安装U形铁制框架,再将铝制横梁一根根插入框架内,拼接成防洪拦阻墙。可以说,这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条件施工。 在堤岸上的防洪拦阻墙系统建好后,U形铁制框架和中空铝制横梁平时都被存储在堤岸附近。一旦洪水来临,就要临时人工搭建拦阻墙。因此,这些设施实际上并不是一朝建成的。此外,德国确实还有一种不需要地基的简易防洪拦阻墙,但这种拦阻墙并不能在堤坝上使用,而是在一些地段用于紧急应对城市内涝。 在德国的邻国、夏秋之际饱受多瑙河肆虐之苦的奥地利,这样的设施同样相当流行。除了规格稍有不同外,奥地利搭建的拦阻板与德国的拦阻墙多有类似。在2002年的多瑙河洪水中,奥地利所设置的防洪拦阻板“一战成名”,被证明不但能够承受洪水的冲击,还能够承受随着洪水漂流而下的硬物的冲击,可靠性和实用性都很高。在奥地利民间,由于不少村庄建在阿尔卑斯山中,这些地区有河流经过,也是洪水侵扰的区域之一,当地村民在自家也会安装家庭版本的移动防洪板。这种防洪板主要安装在门窗及地库入口处,用于防止洪水对地下室及门窗的倒灌。 堤坝上的防洪拦阻墙虽然抗洪效果好,但比其他抗洪措施造价要高。科隆防洪中心主任莱茵哈德·福格特表示,当时科隆建设11公里拦阻墙的花费大约在1100万欧元。不过福格特认为,这笔开支对洪水频发的地区来说很值。根据评估,向这种防洪设施每投入1欧元,就可以避免10欧元的经济损失。 总之,德奥出现的防洪设施是堤坝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是一种有效但造价昂贵的抗洪装置,所以至今也并不普及。在德国的历次水灾中,沙袋仍然是常用的抗洪工具。防洪拦阻墙效果虽好,但也只能与沙袋、木桩和土方一样因材施用。 防洪工程减少伤亡 可以想象,仅靠这些不算普遍的防洪设施,肯定难以全面制服滔滔洪水。为此,奥地利政府没少花心思。在2002年后,奥地利为了防止以后再有类似大洪水暴发,开启了大型的防洪计划,共建设了近500个防洪项目。例如,仅在洪水较为严重的上奥地利州,当地政府就建立了36公里长的防洪堤,耗资近2亿美元,成为中欧最大的防洪堤,并于2012年竣工。2013年夏秋洪水再度凶猛袭来,受惠于刚刚建好的防洪设施,当地几十万人以及很多历史文化遗迹都幸免于洪水。 此外,当地政府还在上奥地利州建立了一个9000米长的凹地,用于引流洪水;大量的有蓄水功能的回流池也提高了洪水到来时的蓄水能力;而78个排水站的修建则大大缓解了洪水分流的压力。由于奥地利政府积极建立防洪设施提前应对洪水,使得整个奥地利在2013年大洪水期间仅造成了较为有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对于流经维也纳的多瑙河,奥地利政府则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将多瑙河分为四条主要的支流,除了起到防洪的作用外,还将其航运、旅游休闲、自然保护的功能区分开来——在多瑙河中心建立的多瑙岛就是联合国机构所在地,它也为当地人增加了娱乐休闲的去处,为城市增色不少。 保护自然生态是根本 除了人工治理、兴修防洪设施之外,保护生态环境这一治本方法也是奥地利治理洪水的主要举措。为此,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经营着其自然生态环境。 作为山水之国,当地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在不大的国土上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几个自然保护区,并对林木采伐以及各类自然资源的开发做出了严苛的法律规定。如此一来,茂密的植被对缓解洪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保护流经维也纳的多瑙河段的生态,当地政府在维也纳市内建立了多瑙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该湿地长达10公里,湿地生态系统十分健康,有大量的动植物资源,重要的是该湿地有很强的吸收缓解洪水的功能。在过去数十年间,奥地利政府专门就管理该湿地成立了一家国营公司,在其环境部门的主导下,将过去人为改变的河岸恢复至原始风貌,并将人为填埋的支流重新发掘还原,恢复该湿地区域的生态原貌,大大缓解了该河段的洪水压力。 此外,奥地利政府对其境内淡水湖泊的保护也很关注。由于地处阿尔卑斯山核心区,从山上流下的泉水汇成数十个淡水湖泊,当地严禁对这些湖泊进行有损环境的商业开发及人为的改变,使得这些湖泊的自然生态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其强大的蓄水能力有效缓解了当地的洪水灾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