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
导读:一谈到匠心,一谈到工匠精神,我们就想到了德国、日本,最近几年甚至掀起了学习德国、日本工匠精神的热潮。我并不反对向先进制造业的代表国家学习,我本身也每年带中国企业家前往德国、日本先锋企业考察、游学。但我们不能全向外求,“中国制造”需要用时间来换空间,用产品来赢信任。本文摘自《管理是蓝海》
01
工匠精神不是舶来品
Craftsmanship spirit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从古到今,中国从没有缺少过工匠精神,其实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颗匠心,只不过是在当代商业浪潮中被冲淡了而已。我们要做的就是重拾匠心,重塑工匠精神,就像随身携带着一本很久以前看过的书,现在重新从口袋里掏出来看一遍一样。
从公元前200多年到公元18世纪末,在2000多年的农耕经济时期,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金银器等商品都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社会高阶层人士的挚爱。中国古代的一些书法、雕塑和手工艺品至今都是世界各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那个时候,世界各国对中国工匠制造的产品比我们现在对日本的马桶盖、德国的厨具、澳大利亚的奶粉还要痴迷。
然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18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工业革命,而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经历了100多年的灰色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正在一步一步地重新走出国门,而这些产品必然传承着一种工匠精神。
02
产能过剩还是品质不足?
Contradiction
现在提到“中国制造”,一个耳熟能详的词就是“产能过剩”。但是,我们的产能真的过剩吗?如果真的产能过剩,为什么中国的消费者还要到日本去买马桶盖、电饭煲?为什么国外代购、海淘还这么流行呢?
其实,我们去海外采购的这些产品在国内都有。与其说是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不如说是中国生产的产品品质不高。至少产品质量的提升能有效解决一部分“产能过剩”的问题。这才是“中国制造”要转型的重点,如果不提升品质,过剩的产品将越来越多。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周其仁呼吁:“我们中国制造必须要进行一场品质革命,否则,将别无出路。”无论是专家学者的研究还是现实生活的情形,无疑都在印证着这一点。
03
文化在外,匠心在内
Corporate culture
企业文化的背后是匠心,匠心离不开企业文化。文化在外,匠心在内,没有匠心支持的企业文化都是“纸文化”。我在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很多中小私企老板听过一些培训课以后,便在企业中大力推行企业文化,看起来热闹非凡,但是实际的效果却每况愈下。有些老板甚至简单地认为,挂一些文化标语就能形成企业文化。
中小私企不能总是跟风炒一些新概念,学一些新手法,而应当静下心来,从产品工艺、企业内部管理、产品品质入手,实实在在地改善,踏踏实实地往前走。制造业是一个重资产的产业,要维持整体供应链的平衡,就不可能实现快速大转型。
企业必须要静下心来,心不静,无以成事;就算能成,也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如果仔细研究所有成功的企业家,他们之所以能够创办成功的企业,并不是因为他们学到了什么“大招”,而是因为他们在坚持重复一些简单的工作。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讲过:“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就是不简单。”所以,中小企业要从每一件小事入手,用一颗匠心去办企业,未来“中国制造”的佼佼者一定是工匠型的企业家而不是商业型的企业家。企业家要在工作当中去发掘对工作本身的热爱,而不是仅仅想着做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物质回报。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整个体系运作的外在显像,企业文化不是口号,企业文化的优劣不是以墙上标语的多少和水平的高低来衡量的。我看到有的企业在老板办公室的墙上挂着稻盛和夫先生的“敬天爱人”,在文化墙上挂着“六项精进”,但企业实际的运作、企业中员工的行为都与之大相径庭。
真正的企业文化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动作构成的,要像个工匠一样从每一天、每一件小事做起,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优秀的企业传统和企业文化。没有实践支撑的企业文化都是“口头文化”,没有匠心支撑的企业注定不能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