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伯虎 顾晶
近日观看了2012年2月16日朝阳区赶赴火灾现场救火的消防车遭遇社会车辆并线超车的一段视频,令笔者心痛不已。
据一位网民描述,其时火场乌烟直蹿,5辆消防车被堵正在了簋街上,的是十多分钟过去了,车流逶迤,却没有一辆并线车让行,刚刚腾出一个小空,一辆小车就挤了过来,消防车却只能一直按喇叭。
有网友将“德国人如何避让消防车”的视频转发到网上对照:成千盈百的车辆如同行注视礼般为消防车让路,消防车得以高速“冲”到救火现场。同样的火警,同样是生命财产受到威胁,为什么普通民众反映如此不同。
安全生产工作,是否也曾被速度、短期效益、人的不安全意识等“抢行”呢?我们又应该如何让“安全”不被抢行呢?值得我们安全管理工作者深思。
首先,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的追求。安全是指不受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人类的整体与生存环境资源的和谐相处,互相不伤害,不存在危险的危害的隐患;是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其中人的生命安全是无价的,是最重要的目标,需要每个公民的支持呵护。
其次,“遭抢行”是社会安全意识不足的具体表现。为什么会出现“簋街消防车遭抢行”事件呢!笔者以为是主要是思想观念存在问题,缺少对生命的尊重敬畏和对危险防范意识的缺乏。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物质文明的高度快速发展,精神文明却没有同时跟上,存在下滑趋势。哪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世态度时见报端,如:“小悦悦”被碾压多名路人经过却无人救助,绝不是一日形成的社会现象。一个人的习惯形成是需要时间的,按照行为心理学的定义,一个行为习惯的养成最少需要60天,再过90天稳固。同样,安全意识的培养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经常看到某些企业的负责人,谈起安全一直强调最重要,但是生产一忙,安全就向后摆一摆,等忙了这一阵再说;等到出了事故,追查责任时,才潘然悔悟:生产任务太重了,没有想到安全问题!“安全第一”的理念如果只停留在嘴上,不能深入从业人员的内心深处,“遭抢行”的情况就不能杜绝。
三是加大安全意识的养成,提高公众呵护生命的意识。人的安全意识的提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积极引导:
1.如善待善用媒体,充分发挥其弘扬真善美的重要职责,做好安全意识技能提高的宣扬工作,积极引导激发社会整体“要安全”的意识。
2.培育人民公共安全意识,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股份制改造,人民心中“公家”的概念越来越淡了,但发展经济绝离不开公共安全,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财产的绝对私有化,没有安全的经济活动是反人类的,没有公共安全的财富是不会长久的,没有安全的经济效益是水中花,镜中月。
3.适当强制安全习惯,安全习惯的养成与其他习惯一样,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在从业人员未养成良好的安全生产习惯前,是需要一定的强制手段来辅助的,强化的安全教育,严格的安全培训,严厉的安全奖惩也是必须的。一旦良好的生产安全习惯养成,趋利避害的意识一定会有较大提高,也将受用终身。
同时,在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过程中,还要提升相关机构对公权力的敬畏意识。必须加大公共服务机构对社会资源调配权力的限制,加大对公权力形式和内容的规范,确保公权力只为公共利益服务。普通民众在日常的生活中不经意的所见所闻,直接影响对相关部门机构的评价,也会对社会行为产生一定的驱力。
安全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呵护生命是尊重生命的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公众的安全意识普遍提高,救援工作的社会效益才会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