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论坛

 找回网站密码
 注册易安网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查看: 37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应春:一文看懂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

[复制链接]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24-6-29
帖子
10196

论坛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xsunhao 发表于 2024-5-11 15:39: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wxsunhao 于 2024-5-11 15:43 编辑

张应春:一文看懂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原创 张应春 朗欧咨询 2023-11-15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导读:今年和各个企业交流的时候,往往离不开“数字化“这个词。如果说前几年不少企业还处在观望的状态,那么,今年[color=rgba(0, 0, 0, 0.9)]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迈出了第一步。然而,不管是企业老板还是管理层,仍然是处在焦虑当中,因为他们发现数字化并不如预期所想的那么顺利。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状况百出,员工也被搞得疲劳、厌倦,甚至怕再继续搞下去。
[color=rgba(0, 0, 0, 0.9)]
制造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真就这么难吗?其实,难就难在很多企业想“一步登天”。但企业的数字化绝非一蹴而就的事,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事。在朗欧咨询服务过的企业里,数字化做得比较好的企业,大都花了6年以上的时间打基础。当然,这个6年不是绝对的,只是想要成就任何事,首先我们都要认清它,然后遵循其规律,一步一个脚印,自然水到渠成。

经过我和朗欧团队十多年全天候驻厂咨询的经历,我总结出了制造型企业数字化的4个认知,以及转型路径的规律,希望对你的数字化工厂建设之路有所启发。

01


制造型企业数字化的四个认知
Digitalize
我在《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谨防这3大陷阱》这篇文章中,讲到了我们要避开数字化的陷阱,但要更清晰地认识到数字化的本质,我们还要完善数字化的认知。现在,结合实战经验,我和大家分享4个比较重要的认知,具体如下:

第一,针对问题去打造工具、提升效率。

数字化不是为了先进,不是为了好看,不是为了客户认同,而是针对问题去打造工具、提升效率。比如,针对品质溯源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打造一个可追溯的工具或系统,解决质量稳定性的问题。这就是基本逻辑。

我们是工厂,我们不是搞时尚行业的,我们也不是走秀的,我们的每一步都是要用钱来铺垫的,可以说,你的每一个决策都需要成本来买单的,所以我们更要有针对性地投入产出。

第二,培养长期主义思维,做长线投入准备。

有些企业老板跟我说:“张老师,我这次花了200万,请了一个公司给我做数字化。”我说:“200万可能不行,你要有长期主义思维,要做好长线投入的准备。”你可以说,什么时候开始做数字化,但是不能说做到什么节点就结束了。这个就跟做管理一样,企业的数字化只有此岸,没有彼岸,只有开始,没有结束。所以,你不要给它设定一个额度,不要以为200万就搞定了。这种是商业思维,就好像花钱消灾、花钱买平安一样,这样是不可以的。

第三,用数据去做管理,让管理服务于经营。

数字化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让数据能够实时产生,并以此指导企业的经营。实时产生,就意味着数据自动呈现,而不是人为录入。这样,我们就能通过关键数据的采集,以及关键节点的抓取,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比如,安踏的每一个门店,每卖一双鞋子,每卖一件衣服,总部只要一扫条码,就知道这些数据了。所以,他们就知道哪个大区要发多少库存,并以此倒推出它的物流计划。如果它的库存降低了,就可以倒推出它的生产计划、生产出货计划、供应链计划,这样,整个系统就动起来了。

这就是靠数据去管理和经营,而不是靠各个大区的经营管理人员去报,报完以后再总结、分析,最后再来下单。要是都只靠人工,你的生产速度是跟不上市场的实际供需的变化的。尤其在当下,多品种、小批量、短交期的快速交付,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第四,精益生产是垫脚石,生产工艺是护城河。

基本的精益生产,工艺的剔除、合并、重排,工艺的分解,零部件的标准化,你都要提前做好。你没做好就说要数字化,很难。
02


制造型企业数字化的转型路径
World Law Day
企业的数字化绝对不是你去听一堂课,或者上一套系统、一套软件,做一个电视大屏所能解决的。尽管有的企业认为数字化迫在眉睫,但每个企业家、高管都应该明白,数字化工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上个ERP系统就完成了,也不是购买几台高科技设备的事,而是一个涉及组织变革、管理变革、流程变革的长期过程。

总体来看,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有一个路径图的:管理的精细化—数据的精益化—组建的标准化—工序的数字化—产线的数字化—工厂的数字化。这也是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六个步骤。企业想要真正做好数字化转型,让数字化为企业服务,就要一步一个脚印。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图: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图
第一步,管理精细化。首先一定要把基本的流程建起来,要做好管理,这是偷不到巧的。很多企业最大的问题在于急于求快。软件公司一演示,觉得好就要用在自己的企业里,完全不考虑企业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当我们基础的管理都还没抓好的时候,就试图用一套规范性的东西来约束员工的行为,最后你会发现,用规范的东西约束大家随意的行为,带来的就是违规的成本,由此就会增加你的管理成本。

第二步,数据精益化。我们常说,ERP项目实施的成功,靠的是三分技术、七分实施、十二分数据。可见,基础数据对于数字化转型是多么的重要。但不管是物料清单,还是工艺信息等基础数据的收集,都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所以在数字化转型之前,企业要对数据进行精益化管理。如果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期间才开始收集基础数据,那么,企业的项目成本和风险都会增加。因为那些软件公司就要花大把的时间先进行数据收集,而错漏的数据又会导致项目的难以持续。

所以,当你的基础管理没有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算是想上ERP系统,ERP公司也很难落地实施,因为它的成本也高。如果你强行上了ERP系统,很有可能最后迫于现实的需要,还是选择暂缓,一来二去,不论是人力还是资金的成本都在直线上升。

第三步,组件标准化。即产品标准化、部件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和工艺标准化,总体来说,就是零部件的标准化和通用化。尽量使同类产品不同规格,或者不同类产品的用途相同、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经过统一后,可以互换替代。这样既可以实现生产的专业化,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节约了材料成本。  

第四步,工序数字化。就是针对工序的具体问题打造工具、提升效率。比如,如果是交接识别的问题,那就在交接的过程当中,想办法把条码数字化,这样就可以知道是怎么流转的,怎么入库的。再如,装备类的制造工序复杂,那就可以利用数字化,使生产工序自动分配、工序记录一键生成等。

第五步,产线数字化。这是工厂数字化的关键一步。在数字产线中,各个生产环节都与物联网设备和系统相连接,实现了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可以对工艺设计、生产组织、过程控制等环节优化管理,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运行和控制。

第六步,工厂数字化。当管理精细化、流程信息化、组织系统化都完成了以后,我们就可以做数据采集,构建工厂的数字化。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利用物联网的技术和设备监控技术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实现完全的自动化、智能化。

结语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如果你试图通过几个月、一两年的时间就把数字化工厂建设好,这是不现实的。我们要遵循制造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管理精细化—数据精益化—组建标准化—工序数字化—产线数字化—工厂数字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转发到微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易安论坛 ( 京ICP备11028188号  

GMT+8, 2024-6-29 12:46 , Processed in 0.370298 second(s), 28 queries .

© 2006-2014 易安网.

易安论坛程序支持:Comsenz Inc & Discuz!X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