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2014 年 4 月 10 日
- 性别
- 保密
- 收听数
- 0
- 职位
- 1
- 自我介绍
- 孙守仁|||心地善良, 淡泊名利,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易安名:孙守仁,博客:孙守仁,男,汉族,1942年9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凌海市(锦县)。1963年毕业于阜新煤校,1988年大专毕业(函授)。原在北票矿务局和辽宁轮胎厂工作,做过矿工,记者、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以“工厂故事”为主,兼写儿童小说,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厂长经理报》、《中华合作时报》、《劳动保护》、《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星火》、《少年小说》、《小溪流》、《青年作家》、《聪明泉》等5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400篇,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其中代表作《翻飞的燕子》、《选择》分别入选杨晓敏主编的2003、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出版了小说集《新衣裳 旧衣裳》、《原色》和报告文学集《七彩光》;主编了《企业班组建设》、《企业党务工作指南》等书籍,同他人合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篇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得省级征文奖。创作感言:以“工厂的故事”和儿童小说为伴,以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为创作主流,以勿重复自己或他人为创作准则,以博得读者欢悦为幸事。
|||中国|||辽宁|||朝阳|||马|||AB|||共产主义者|||退休|||已婚|||大学||||||0421-2837937|||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 - 个人主页
- 听众数
- 3
- 在线时间
- 460 小时
- 相册
- 0
- 帖子
- 298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好友
- 4
- 主题
- 10879
- 分享
- 0
- 注册时间
- 2007-9-12
- 最后登录
- 2017-2-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91119
- 精华
- 4
- UID
- 10729
- 最后登录
- 2017-2-5
- 帖子
- 29834
|
有感于“学,不可以已”
——读1期卷首语有感
孙守仁
捧读2015年第1期《班组天地》[url=]的[/url]卷首语:《岁首起步:学,不可以已》,一股股浓浓的墨香,扑面而来;文采飞扬的文字,犹如一曲“劝学歌”,叫我细细品味了3遍,我想作者的用意,[url=]是[/url]叫我们不停地学习,解放思想,不停地进步,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发展,否则,我们会落伍的。为此,我一再思量,觉得有以下方面体会。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古代圣贤的老子、孔子和荀况等,都相当重视学习,我们该[url=]如何[/url]呢?长江后浪推前浪,这好比学习一样,不学习,不知识更新,那就停滞不前。为何有人会愚蠢,被时代抛弃,其根本原因,就是放弃学习,甚至吃老本,仍抱着文凭沾沾自喜。岂不知,这种想法或做法的人,怎能成为企业之栋梁呢?有人说,职工有点文化就行了,不必学习,学习是企业领导的事。怀有这种看法和想法的人,那就大错特错了。大家都知道,班组好比流水线上的一根链条,由于无知,铸成大错,致使流水线瘫痪了。究其因,其一,缺乏学习,[url=]技术[/url]不过硬,关键时刻掉链子。其二,缺乏培训,技术不熟练,驾驶不了高科技含量的设备。其三,缺乏有关法安全法规学习,极易造成违章或违规作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故。其四,缺乏知识,手中没有绝活,攀登科学高峰,那是一句空话。之所以作者引用了“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出自《荀子•劝学》)。”可见其用心良苦。
提高工人素质,塑造其形象,就要不停地学习。如何提高呢,那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既要向实践学习,熟能生巧,百炼成钢,又要以理论作指导。首先是信仰,为谁而干,为谁创造价值,何不扪心自问。只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永不迷失方向。其次,提高生产力水平。就是掌握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提高驾驶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勇于攀登科学技术顶峰。要想成为“[url=]中国[/url]制造”,必须打开世界之门,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工人。素质从何而来,那就是学习,那就是培训。以安全为例,既要对新工人培训,老工人也不能放过,知识更新,瞬息万变,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就得学习,要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
与时俱进,就要破除思想僵化,敢于创新。所谓创新,概括地说,就是继承和发展,既不因循守旧,又要借鉴;既要有所独创,又要会观察形势;既要视角要新,又要有新思路,有新办法,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我们新时代的工人,要超过前人,最重要的是,不在原地踏步,开创新领域、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例如家喻户晓的许振超——全国总工会兼职副主席。1974年进青岛港工作,曾先后荣获青岛市劳动模范,青岛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有突出贡献工人技师,省自学成才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交通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被誉为新时期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还有时代楷模——鞍钢李超,从钳工做起,抡了十余年大锤后,成长为负责设备运行维护的技术“大拿”,最后成为主导完成国内外首创技术改造项目的“大师”。他说得好:“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的事,产业工人努力钻研,也能擦亮‘中国制造’”。时代的精英,之所以扬名天下,最主要的是,把学习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url=]健康[/url]的[url=]生活[/url]方式,做到好学乐学、学无止境,眼界洞开,大放异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