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辅导(三)
《安全生产技术》第二章辅导(三)
第三节 电气防火防爆技术
一、危险物质和危险环境P90-92
(一)危险物质分类、分组
1.危险物质分类
爆炸危险物质分为3类。
Ⅰ类:矿井甲烷;
Ⅱ类:爆炸性气体、蒸气;
Ⅲ类:爆炸性粉尘、纤维或飞絮。
2.Ⅱ类、Ⅲ类爆炸性物质的进一步分类(级)
3.Ⅱ类、Ⅲ类爆炸性物质的分组
(二)危险环境
1.爆炸性气体环境
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气体或蒸汽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该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分区
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对危险场所分区。
0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1区:指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然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2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可能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的爆炸性气体、蒸气或薄雾的区域。
2.爆炸性粉尘环境
爆炸性粉尘环境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粉尘、纤维或飞絮的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被点燃后,能够保持燃烧自行传播的环境。
3.火灾危险环境
按下列规定分为21区、22区和23区,分别是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悬浮状或堆积状的可燃粉体或纤维和可燃固体存在,且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
二、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
1.防爆电气设备
(1)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2)设备保护等级
(3)防爆电气设备防爆结构型式
(4)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
(5)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设备的选用
2.防爆电气线路
在爆炸危险环境中,电气线路安全位置的选择、敷设方式的选择、导体材质的选择、连接方法的选择等均应根据环境的危险等级进行。
例题分析
例题1.对于II类爆炸性气体,按最小引燃电流比和( )分为IIA、IIB和IIC三类。
A.导电性 B.爆炸性 C.引燃温度 D.最大试验安全间隙
例题2.防爆型电气设备有( )。(多选题)
A.隔爆型 B.增安型 C.尘密型 D.充砂型 E.正压型
第四节 雷电和静电防护技术
一、防雷措施
1.防雷建筑物分类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凡指制造、使用或储存火炸药及其制品的危险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爆轰,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例如,火药制造车间、乙炔站、电石库、汽油提炼车间等。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指对国家政治或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和储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例如教材P98。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等。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指需要防雷的除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以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1)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等。
2.防雷技术分类
防雷主要分为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以及防雷击电磁脉冲。
3.防雷装置。
建筑物防雷装置是指用于对建筑物进行雷电防护的整套装置,由外部防雷装置和内部防雷装置组成。
4.防雷措施
各类防雷建筑物均应设置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
(1)直击雷防护
(2)闪电感应防护
(3)闪电电涌侵入防护
(4)人身防雷
二、静电防护(措施)
1.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2.工艺控制
3.静电接地
4.增湿
5.抗静电添加剂
6.静电中和器
7.防止人体静电危害的措施
例题分析
1.生产工艺过程中所产生静电的最大危险是引起爆炸。因此,在爆炸危险环境必须采取严密的防静电措施。下列各项措施中,属于防静电措施的有( )。
A.安装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装置
B.将作业现场所有不带电的金属连成整体并接地
C.限制流速
D.增加作业环境的相对湿度
E.安装不同类型的静电消除器
2.下列( )处所不容易遭受雷击。
A.大树下
B.建筑物高墙外侧
C.电杆下
D.汽车内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P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