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会着火的“棉袄”不消就难防
高楼会着火的“棉袄”不消就难防
上海“11.15”胶州路高层住宅大火事件经过国内外媒体多角度报道,一些细节和真相慢慢露了出来。但是系统还原事件前前后后原貌肯定还需时日。从目前来看,这场大火首先让人们对高层楼房的消防警惕起来,尤其是高楼的“棉袄”竟然会着火,许多城市开始了系列排查和整改,力图防患于未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直是国人的优良传统。“11.9”说远也远说近也近,冷不丁就会从身边冒出来,吓人一跳,但要不了多久,好了伤疤忘了疼,也是国人永远也改不了毛病。
有人面对“11.15”大火说,消防设施跟不上,火来了扑不灭,这是问题的关键。说着说着,干脆主张多配备高层灭火消防车,就以100米高为标准,多多益善。也有人拿日本和美国做比,建议家家户户配备悬梯,火一来就逃走,甚至每座楼都应有滑滑梯一样的设备,火来了滑滑就走了。这些主意看着就让人头疼,要知道说着容易做着难,据说高层灭火消防车的花费都在一两千万元,再说即便买来了,那样一个庞然大物行动起来“效率”之低也是必然的。
说着容易做着难的不单是这些,还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层层分包,末了是无资质民工操作失误引发安全事故,年年杜绝年年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只要是工程建设,我们到工地上看一看,清一色的民工,他们干的似乎都是简单劳动,力气活,没啥技术含量,农忙了回家,农闲了出来打零工。这是一道“风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是都熟视无睹。我有个老表做了几年这样的活计,他说出事死人伤人那都是家常便饭,解决起来都是赔钱了事,一二十万块钱,拿钱走人,经济划算,每个包工头都会算这笔账,这也是民工“吃香”的原因。这一次上海大火,又烧出了民工电焊技术不过关的一层真相来。
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上海这座高层教师公寓楼是在“穿棉袄”的时候着火的。“穿棉袄”就是给楼房增加一层保温材料,目的也是节能。据说这在当前很流行。许多政府机关办公楼不惜巨资“穿棉袄”,当然是越穿越美观,“棉袄”穿上跟新建的一样。我亲眼目睹过大楼“穿棉袄”的过程,先给大楼按上铝合金骨架,再镶上保温材料和瓷砖,寿命几何,还不知道。如今看来,这“棉袄”是会着火的,因为那些材料可以燃烧。我在想,这太玄乎了,保不住哪一天哪一座楼的“棉袄”就会燃烧起来,突然间变成一根黑烟囱。
我是想说,千不该万不该,装饰来装饰去,怎么就会把那些“可燃物”装饰到你我生活的空间里呢?明明知道那些装饰物可燃,这不是找死是干什么?原先,有电线短路着火的,又开生日派对燃烟花着火的,更有装修时电焊掉渣着火的,无一例外,都是火点接触之处,尽是干材一样的装饰物,一点就燃,而且是蔓延迅速,毒烟滚滚,多数人不是烧死的,而是毒死的。火灾,一例,两例,三例……很多例之后,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上海“11.15”大火依然是电焊渣掉在了可燃的装饰材料上。
消防消防,先“消”后“防”。“消”就是先把那些可燃的装饰材料消灭掉,原来已装的赶紧换掉,再装或者在装的,一定要用那些不会燃烧的材料,如果没有,宁可不装。只有这样,才会预防到位。舍此,别无捷径可走。即便有,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花拳绣腿”。
作者:朱永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