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爆裂怪天气明显是卸责
管道爆裂怪天气明显是卸责
11月17日,河南郑州曾因自来水管爆裂遭遇近二十年来最大面积的停水。时隔5天之后,今天(22日)郑州市东风路再次发生水管爆裂。(11月22日 中国广播网)
五天之前的管道爆裂导致80万人饮水困难,而五天之后管道再次爆裂。目前,需要追问的应该是深层次的原因。在原因论上最不靠谱的应该就是天气论,说,因为冬季到来天气比较冷导致了管道爆裂。这是一种自然的力量,可谓不可抗力也。将原因归结在天气上面可以免除自己行政不作为的责任。这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这样就可以逃脱自己的责任了。由此可见,将管道爆裂的责任归结给天气乃是一项不错的选择,这样,自身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反正是天气惹的祸嘛!
其实,明眼人应该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要说郑州市属于北方,但是东北应该更是北方吧。在寒冷的东北三省,也很少出现水管管道爆裂的事情,为什么单单发生在郑州市呢?可见,水管爆裂的天气论本身就是不成立的。一比较就立马露出马脚来了。而最根本的原因何在呢?这应该详细追问。一是管道老化;二是管道埋得太深,负荷重;三是立交桥直接建在管道上,桥身和车辆对管道挤压。面对三大原因,再次归结到一点上,那就是城市规划的短视性。
人们不禁要问:管道老化,为什么不及时更换呢?人家的理由也很腰板挺直的:正是因为管道埋得深,没法检测更没法更换啊。再来看看立交桥的建设,对于管道造成挤压,为什么还在建设呢?立交桥的建设是如何通过规划的呢?这又是一个疑问。由此可见,重重疑问拷问下来就成了一个问题,一个城市的文明进步和规划建设乃是一个需要智慧的活动,并不是有的领导人脑袋一热的结果。这个需要智慧的活动乃是对于执政者本身智慧的一项考验。这才是城市管理者应该考虑的宏观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供水、供电、供气、供暖等多种地下管网也不断增多和延伸,对这些地下管网应进一步实施科学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在规划建设时要有前瞻性,要有隐患意识,要统筹规划、科学施工。政府部门应成立专门机构,对地下管网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和排查隐患。企业和管理部门要及时清除安全隐患,要建立事故预警、防范和处理的长效机制。这些前瞻性的设计同样考验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和行政效能。
诸如水管爆裂等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问题,除了城市建设的前瞻性之外,还应该要求政府部门在处理善后事件的过程中要及时公布信息,避免“小道消息”的蔓延,造成对于政府公信力的损失。再者,还需要迅速组织应急事件领导班子,由市政府主要负责人牵头。因为这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情,民生无大小,任何民生的事情都是大事情,更何况是吃水的大问题呢。
作者:王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