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网式检查能否赶在事故之前
网评员:吴杨云
事故发生后,工友和闻讯赶来的消防员、民警立即展开生命大营救。经过5小时的紧张救援,9人全部被找到,但来自贵州的一对兄弟和一名伤者不幸遇难。
这是来自中国环境与职业安全健康网站的报道。该报道称,目前,潜江市政府正进行善后工作,并对事故原因展开调查,全市也在对施工工地进行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其中“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等字眼和词句,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让自己感到“拉网式的安全隐患大排查”的分量和价值。
安全监管与检查本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其目的是查找隐患,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可是,为什么一旦发生事故,我们的政府部门总要引用“拉网式安全隐患大排查”呢?或许显得政府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或者是血的事故教训引起了政府部门的注意,不开展安全检查不行了,使人们感到政府部门被逼无奈。
诚然,该起事故的责任主体应该是施工单位,施工包工头。但是每起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总会引起人们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反思,是施工方忽视了日常的检查,还是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如果两者之间,有一方能够按照安全规程作业或进行检查,那么,这起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很小,或者是即使发生事故,其损失也会相对小一些。
事故发生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我们无权主观臆想,主观猜测,毫无依据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但是把拉网式事故隐患排查赶在事发之前,这一点,我们是能够做到的。我们无需每天坐在办公室想安全,保安全,我们应该起身躬行,深入现场,把看到的、摸到的、问到的事故隐患找出来,进行逐项落实,这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谈起工作职责,不论是政府监管部门,还是企业安全管理机构,他们都不是救火队,而是职工生命安全的保护神。我们应该在开工前,生产过程中多检查,多把关,多采取一些安全培训和安全具体措施,我们才能够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关键是我们能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把拉网式事故隐患排查赶在事发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