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上旬,我先后收到两论文的样刊。一本是《中国安全生产》,另一本是《劳动保护》,并有微薄的稿费。还有其它论文在审核中。至此,国内技术类的国家安全刊物,我都造访了遍。分别还有《电力安全技术》、《安全》、《现代职业安全》。此外,《中国安全生产报》《安全时讯》《电力决策参考》等,也有安全文章。
也是在同时期,北京召开了高规格的科技创新大会。立志在2020年,中国要成为科技创新大国。大会的花哨与科技现实的无奈,感觉中国创新有点在空中楼阁!今年以来科技大会开了不少,谁见过中国科技有丝毫改观。喜欢喊空口号,这对科技是不灵的。2020,连下届政府都退了,更别说本届了。这和当初高喊2000年要实现四化有点雷同,不切实际。不过,只能说愿望是好的。
科技是包含科学与技术。技术有别于科学,往往没有那么学术尖端。科学能达到的,技术未必就能达到。比如汽车业,中国很早就会造,但技术一直滞后。最典型的是,60年来,前后几十亿中国人,竟然造不出好的发动机。不能不说,是国家企业的技术悲哀。中国科技遭遇最严重阻塞,而阻塞的人,多半是科技人员本身。
文革时期,知识越多越反动;改革时期,成果越多越遭殃。前者只是听说,而未曾亲身体验,后者倒是切切实实经历。我是研究安全技术的,不能算高精尖,却是最重要、最人道的,它是以挽救工人生命为目的,以减少灾难为目标。30多年来,我不仅发表许多论文,而且还的专著、技术发明等。在电力安全技术领域,在原创、首创和独创的前提下,国内几乎没有人超过我的。然而,我出成果与遭受企业的打压成正比。抄袭我论文的人,都可以成为专职、科长……,而硕果累累的我,却巨大排斥。科技创新岂不笑话?
专业研究需要能力,而能力则通过真实成果的检验,并非头衔、关系之类。中国技术头衔的人够多了,动辄博士、硕士、高工。我国博士人数早已世界第一,中国工程师数量也将达到世全球最多,可中国科技能力却连年下滑。想像一下,鸡的数量不断剧增,而下出的蛋却在锐减,能不反常吗?谁都会怀疑头衔含有严重水分。
有人冷言我是在炫耀成果,比不上就嫉妒。三年多来,在电力安全生产领域,遇到强大的阻碍,说白了,就是在纵容事故。安全成果更主要目的,是用于避免灾害、挽救生命的。明知工人工作在危险状态,能不急切呼吁?好比已知道路中井盖丢失,采取措施或者疾呼,就是太高调?而默不作声,任由行人跌入坑中伤亡,才是符合他们口味,其心甚毒!行业内的一些人说这话,意在掩饰安全过失。在工友流血中捞取自己好处,可耻到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