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等(转帖)
分享到: | 更多 |
出门办事,给人印象最深的就一个字——等。在许多窗口服务行业,你都能看到等待的一字长蛇阵。绝大部分时间,等待给人的体验,都没有手执玫瑰在公园等待恋人那般惬意和浪漫。焦虑、厌烦和近乎崩溃的感觉,无时不在。
等待,似乎是小民的专利。小民,总会出现在长长的等待的队伍中,被人推来搡去,伸长脖子,东张西望。
最近我在驾校练车。50多人等一辆教练车,晨曦未露去签名,到场一看,等的人竟然一大堆。场地上,数百人像鸭子一样伸着头,眼巴巴地看着小车在眼前绕。
一位在大城市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前几年买房,为了等号,他非但披星戴月,甚至为了买房还买了张折叠床,用来排队等待。躺在折叠床上,看满天的星星,一步一步往前挪。
焦虑的等待,往往因为杂乱无章,让人心情更加糟糕。比如,经历了漫长的等待,快要轮到你了,冷不丁插进几个面目凶横理着板寸的人;更有那些关系户,长驱直入,享受不在外排队的特权。顿时,希望变成了失望,看似一蹴而就,重又变得遥遥无期。所以,在排队时,备受心灵的煎熬,惶恐不安,或者提心吊胆,总担心秩序被破坏,生怕有人插队。假如不停地有人插队——无论你等待多久,你的等待就等于白等和傻等。
想着孩子快放学了,想着菜未买碗未洗饭未烧,想着下午还有重要工作,整个人急得满头大汗。而窗口里的人,犹如隔岸观火,总那么悠然自得,翘着兰花指,漫不经心。好不容易轮到你时,“不幸”往往就在这时发生——他们突然有事了,要么外出用餐,要么接一个十几分钟的电话,要么上个洗手间……
围绕“等待”,找关系、托后门,大行其道。有了关系,就无须排队傻等,直接找人把事办了。因为不想等,“人情”愈加泛滥。
几天前,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我去理发。人不少,在排队。轮到我时,屋外突然进一理发师熟人,递给他一支烟。因为这一支烟,那块大白布就堂而皇之地围在他的脖子上。理个发,还得托人情,规避几分钟的等待,还得拉关系。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当即就走。
虽然,我的头发已半年未理,我宁可回家扎两只小辫,也不在这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