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第九章 人才匮乏(3)
第九章 人才匮乏(3) 说是客人,倒不如是凤凰轮公司的关系单位。人家可是大名鼎鼎的名牌企业,实力很强,像凤凰轮公司前些年那样,占本市年度财政收入的60%,非但效益好,人员素质也精。 带队学习的,是副厂长,不高个儿头,但额头突出,说话利利落落,口才极好。他对南欣说:“我们想看看你们的科研所?” 南欣俏脸蹿出一股火,烧得她闪躲不及,她嗑嗑巴巴地说:“啊呀呀!我们公司的科研所,是有名无实,具体说,是空架子,虽然成立几年了,但人员不整,经费不够,始终没有科研项目。”他摸了摸宽大的额头,笑笑说:“一般先进单位都很谦虚,不肯抖落家底!”他瞄了一眼南欣说:“既然咱们是关系单位,应该不必客气,你说是不是呀!”南欣有点猝不及防。她曾经通过硕士和博士的毕业答辩,都没有这样过,心突突的,像做贼一样。人家话说到这份上,还有说的,既然他们要看,就让他们看个够。 正巧,科研所长斐潜来所里办事。躬着腰,好像在抽屉里寻觅着什么。 突然,呼啦啦进来一帮人,且都是陌生面孔,他有点懵了,好像文化大革命抄家一样,不知是吓的,还是精神紧张,刀条脸上的汗珠,哗、哗、哗地往下淌,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 关系单位带队的,见事不妙,也没来得及问什么,便对南欣说:“唉,我们来的不是时候!”他们扭头就走。 南欣暗暗窃喜,若不是斐所长这么一闹腾,凤凰轮胎公司丢死人了。一个堂堂的大企业,科研跟不上,没有新产品,岂能跟国内有关厂家竞争。她边走边想,感到羞愧难言。 第二天,黄琪通知南欣参加公司经理办公会。 说是办公会,倒不如说是传达会议精神。 郭启前往上海参加轮胎厂家技术研讨会。 或许,郭启真的长了见识,还是受兄弟单位启发,他意识到,一个大型企业,若是科研跟不上,根本适应了瞬息万变的市场。尤其是全钢丝载重子午轮胎,全国有十来家,他们千方百计把企业做大做强。凤凰公司跟兄弟企业相比,被甩下了一裁。因为地理位置偏僻,消息闭塞,还觉得了不起呢? 他看了一眼,对南欣说:“咱们公司的科研所,真得好整一整,立几个项目,真刀真枪地干一通!”南欣没吱声,她忽然想昨天的事来,人家来参观我们的科研所,要不是裴潜救架,丢死人的。 “郭总,咱们公司的科研所是个空架子,要人没人,要资金,没资金,那是聋子的耳朵——佩搭!”南欣显然是很气愤,她感到在这个没文化的企业工作,是一种耻辱。郭启似乎感到问错了,科研所分工不归南欣,责任也不在她身上。主管科研所的副经理出国考察去了。 郭启对黄琪说:“打电话,把人事处长找来,咋回事,哪里的人哪?” 人事处长侯东是新提拔上来的,对下情不太了解,郭启似乎找到发泄的对象,对他好一顿地训:“你们怎么搞的,连个人员都把不住,明明定员8个人,现在可好,仅剩下两个人,还是老弱病残!” 似乎火力太足了,连脸都变形了。 侯东红着脸,把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做了汇报。 定编8人,有5名大学生(招聘来的),还有一名中专生,余下就是裴潜所长和那个胖女人了。 别看侯东人不大,但很精,他不多说一句话,惟恐走板。 “那5名大学生,是经你手给调出去的吧?”郭启似乎拿他试问。 侯东说:“我才调来没几天,真的不了解科研所的情况。 郭启哑了,他眨巴眨巴眼睛,对黄琪说:“把组织部长找来。” 碰巧,组织部长去市里开会,他躲过一顿臭训。 小会议室开始骚动开了,不知是议论大学生的流失,还是郭启为何发这么大的火。 郭启对侯东说:“你统计一下,招聘来的大学生,谁给放走了,都是谁签的字?明天报到我这来。” 按说,郭启是不是该换个话题了,他没有,可能是受到上级的批评,若是不把科研所整顿好,恐怕上级检查,他的脸真的没地方搁了。 郭启转过脸,对南欣说:“你是科班出身,又是博士,科研所归你管了,要人给人,要经费拔经费,你打个报告,越快越好!” 南欣怔住了。她看了郭启一眼,苦笑着。 是呀!她成了“万金油”了,哪个地方有事都找她,她又说了不算,没人开会,她代替;贷款批不来,叫她去找关系;引进流水线,非她不可,来了两年半了,她不知道自己都做些啥,亏她长了个心眼,业余时间全搭在企业的生存与对策上,否则,她来了三年,非但增加才干,相反荒了学业。想到这儿,她习惯地撅着嘴,似乎有难言之苦。 散会了,临近中午。她独自朝着外招走去。 南欣边走边想,若不是她搞了个课题研究,怕不是这三年白瞎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