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胎》第五章 又上一条线(3)
第五章 又上一条线(3) 南欣匆匆赶赴京城,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据说是专家点名叫她参加的。没办法,她打了个电话,告诉公司办主任黄琪。 凤凰轮胎公司,又上第二条生产线,国家原则上是通过了。至于规模大小,还值得商议。因为第一条生产线(引进全钢丝载重汽车子午线轮胎生产线),20万套,投产了三年,质量始终不稳定,忽高忽低,即使达标达产,废品率太高,本来是高科技产品,却卖不到好价钱。 郭启一行人,专门去京城有关部门,汇报第二条生产线有关事宜,一是规模大小,到底是30万套,还是50万套。二是资金渠道,贷款多少,其余的如何解决。三是到哪个国家引进生产线。 当汇报到哪个国家引进时,负责听取报告的领导,却发出这样疑问:你们有现成的橡胶机械博士,为何还迟迟定不下来呢? 郭启似乎觉得犯了个大错误,关系到企业发展与前途的大事情,为何不征求博士意见呢?尽管,南欣未来公司时,第二条生产线项目已经定夺了,引进哪个国家的设备,心里早有谱了,只是价格问题,有待于商议。想到这里,郭启习惯地挠挠头,他对部里领导说:“这样吧,先把前两项定下来,后一项,我马上打电话找南欣博士!”他看了一眼领导,补充道:“我们的贷款还没有影儿呢?领导能不能帮帮我们催催呀?” 那位领导笑了笑,说:“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难处,我们不能随便下指示,但可以跟他们共同商量!” 郭启回到宾馆后,电话打到公司办,问南欣博士在哪? 黄琪告诉郭启,说她从省城匆匆赶赴京城,参加一个研讨会。 南欣刚刚发完言。 手机响了,一看号码,是郭启的。她犹豫了一下,接与不接。他打电话干啥,是不是问贷款的事?还是有别的公干? “南助理,你在哪里?能抽出身吗,到这里来一趟?”郭启问。 “我,我在这里开研讨会呢?明天就散会。” “那你散会后,火速来京城天鹅酒店928房间,我们在这里等你,有要事商议!” 南欣心里犯了惦算,到底是什么事呀,那么急,再说,家里有5位副总,还用得着我这个助理了! 第二天上午,南欣来到郭启一行人下塌的酒店。 “欣助理,我叫你来,是部里点名听你对第二条全钢丝载重轮胎子午线的意见,主要是引进英国哪家的橡胶设备?”郭启瞅了一眼,南欣没有马上回话,她知道,这事都是设备处长梅融一手承办的,如果提出疑义,就是对梅融当头一棒,她不肯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南欣端起茶杯,轻轻地吹了一下,嘬了一小口。 她说:“部里什么意见?” “人家要听你的意见?” 南欣有些为难了,如果直来直去,恐怕要伤众,不明说吧,又不是她的脾气。她来公司半年有余,真正品尝到,企业的事情并不好办,受多种因素制约,深不得,浅不得,左右为难。比如,流水线的设备问题,她就很为难,本来不是80年代的最先进设备,可梅融偏偏说是,且图纸还私自藏起来。如果不订那家设备,梅融肯定会跟她闹翻天的。 南欣一脸犹豫。 郭启说:“你的意见是什么?” “英国有两大橡胶机械公司,一个是我们引进来的流水线的那家,一个是我们不想引进的那家公司。二者取其一,关键是不是80年代最先进设备。”南欣把“先进”二字咬得很重,言外之意,就是要最先进的,别让人家给耍了。 她看了一眼梅融,紫红脸越发凝重,左顾右盼,似乎有话要说。 郭启问:“老梅,你的意见呢?” 他这个人,性格很怪,从不急于表态。专看领导行事。不过,第二条流水线,到底从哪儿引进,这可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他的声望。如果弄不得不好,那笔好处费,恐怕就打水漂了! “依我的意见,还是到英国,还是去先前那家公司。” “能说说理由吗?”郭启问。 似乎给梅融出了难题。 如果说,还到那家,还有“独眼龙”设备,我们就得不偿失,甚至付出昂贵的代价。看来南欣已经怀疑第一条流水线,不是80年代最先进设备。倘若去另家公司,人家给了他一笔数目可观的好处费。给好处费的事,仅两个人知道,一是副市长于至,第二个就是他了。他俩都分到钱了,只不过,梅融仅给于至好处费的三分之一。 “叫我表态,还是先前那家。连于至副市长也同意。”梅融似乎胸有成竹地说。 梅融搬来了副市长于至,郭启不能多说话,惟恐话传过去,对他不力,就换了口气说:“这样吧,欣助理,你是专家,最有发言权,我们可不是给你定调子。” 南欣是博士,就有博士的风度,博士的学识,她不能被他人所左右,但又不能把事情说得太死,因为那不是学术报告,更不能当裁判员,如果叫她发言,只能客观地谈谈看法。 果真,领导点了南欣的名。专门听她的意见! 她可以不拿本,凭着自己的记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英国两家大公司,都是世界顶尖的先进技术,关键是他们真的卖给我们先进的设备,若是跟上回一样,用“独眼龙”设备要挟我们,到那时,我们可就吃大亏了! “那‘独眼龙’设备,是80年年代最先进的吗?”有关领导问。 回答这样的问题,梅融最有发言权,一是他是设备处长,二是设备经他手进来的,三是图纸还在他的手里。 郭启自然给梅融表演机会。 梅融戴着一副高度近视眼镜,他瞅了一眼郭启,意思说,我可要说了。 他向领导打着保票说:“那橡胶设备是最先进的!整条流水线也是国内或世界领先的。”他这样说,似乎堵住了领导的嘴。 岂不知,那位领导翻阅了一份资料,说这家公司曾销过不合格品。叫人家给告了,你们知道有这回事吗? 顿时,屋内空气凝固了,谁也不肯吱声! 郭启瞅着梅融,梅融埋着头,南欣做沉思状。 这仨儿人的大脑在飞速动转着,仿佛像大祸临头一样。 到底是京城的领导,善解人意,很会做工作,他对郭启说,购买哪家流水线设备,权力交给你们了,但有一条,千万别让外商给骗了。(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