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可非议,岗位达标不仅仅时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基本条件,不仅仅是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不仅仅是企业防范事故的有效途径。是企业提高员工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减轻国营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矛盾的必然手段。《安监总管四〔2011〕82号》文,虽然是指导意见,90%企业未传达,几乎100%企业未落实,为什么?因为它们在搞减人增效,在转型,在急功近利搞管理。恰恰相反,岗位达标能减轻管理层的压力。我们从岗位标准8个基本要素来剖析。
1、岗位职责描述;
2、岗位人员基本要求:年龄、学历、上岗资格证书、职业禁忌症等;
3、岗位知识和技能要求:熟悉或掌握本岗位的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及其预防控制措施、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关键点和主要工艺参数的控制、自救互救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4、行为安全要求: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作业,执行作业审批、交接班等规章制度,禁止各种不安全行为及与作业无关行为,对关键操作进行安全确认,不具备安全作业条件时拒绝作业等;
5、装备护品要求:生产设备及其安全设施、工具的配置、使用、检查和维护,个体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应急设备器材的配备、使用和维护等;
6、作业现场安全要求:作业现场清洁有序,作业环境中粉尘、有毒物质、噪声等浓度(强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工具物品定置摆放,安全通道畅通,各类标识和安全标志醒目等;
7、岗位管理要求:明确工作任务,强化岗位培训,开展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检查,分析事故风险,铭记防范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
8、其他要求:结合本企业、专业及岗位的特点,提出的其他岗位安全生产要求。
企业要定期评审、修订和完善岗位标准,确保岗位标准持续符合安全生产的实际要求。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企业的生产工艺和设备设施、岗位职责等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岗位标准进行修订、完善。
洛阳安环师:http://www.esafety.cn/blog/wll/34024/index.html 201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