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2014 年 4 月 10 日
- 性别
- 保密
- 收听数
- 0
- 职位
- 1
- 自我介绍
- 孙守仁|||心地善良, 淡泊名利,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易安名:孙守仁,博客:孙守仁,男,汉族,1942年9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凌海市(锦县)。1963年毕业于阜新煤校,1988年大专毕业(函授)。原在北票矿务局和辽宁轮胎厂工作,做过矿工,记者、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以“工厂故事”为主,兼写儿童小说,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厂长经理报》、《中华合作时报》、《劳动保护》、《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星火》、《少年小说》、《小溪流》、《青年作家》、《聪明泉》等5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400篇,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其中代表作《翻飞的燕子》、《选择》分别入选杨晓敏主编的2003、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出版了小说集《新衣裳 旧衣裳》、《原色》和报告文学集《七彩光》;主编了《企业班组建设》、《企业党务工作指南》等书籍,同他人合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篇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得省级征文奖。创作感言:以“工厂的故事”和儿童小说为伴,以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为创作主流,以勿重复自己或他人为创作准则,以博得读者欢悦为幸事。
|||中国|||辽宁|||朝阳|||马|||AB|||共产主义者|||退休|||已婚|||大学||||||0421-2837937|||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 - 个人主页
- 听众数
- 3
- 在线时间
- 460 小时
- 相册
- 0
- 帖子
- 298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好友
- 4
- 主题
- 10879
- 分享
- 0
- 注册时间
- 2007-9-12
- 最后登录
- 2017-2-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91119
- 精华
- 4
- UID
- 10729
- 最后登录
- 2017-2-5
- 帖子
- 29834
|
人真的会吓傻吗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 宋崇升 2016年11月22日08:32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分享到:
不论是影视剧还是现实生活中,可能有过这样的说法:某人遇到严重惊吓或重大事故后,变得神情呆滞或神志不清,被形容为“吓傻了”“惊呆了”。人真的会因为受到惊吓而变傻吗?
首先需要说明,老百姓口中的“傻”,在心理学领域是指“智能障碍”,即智商低于正常水平。这样的患者会出现计算、理解、学习、判断等各种能力的受损,学习和工作也存在困难,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其原因一是先天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使智能的发展停留在初级阶段;二是后天性的,比如老年期各种痴呆、脑炎后遗症等导致。而“惊吓”并不导致智能障碍。
确实有人在受到惊吓之后,看起来呆若木鸡。遭受重大精神创伤后,如暴力、车祸、地震、火灾等,有的亲历者会表现为茫然、缄默不语、情感迟钝、不吃不动,对外界刺激表现麻木;严重者甚至出现“反应性木僵”,即肌肉紧张、四肢僵直。以上这些表现属于“急性应激障碍”。《白蛇传》中,许仙见到白娘子显形为蛇而突然倒地晕厥,就类似于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叫“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个体遇到严重的精神受伤后,延迟出现并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表现为脑海不由自主地涌现与创伤有关的情景,极力回避类似事件或情境,对周围一般刺激的过度警觉或出现惊跳反应等。如李安的新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舞台上的烟花效果刺激了一名大兵,他突然进入了癫狂状态,就可能是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但这也只是精神的错乱,也不是智能出现了问题。
通常来说,惊吓是一种负性不良刺激。个体在受到严重惊吓后,应尽快寻求社会支持,在亲友的帮助和安慰下,减轻惊吓的反应,必要时可寻求专业的帮助。而遭受重大精神创伤后出现急性应激障碍或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则需通过药物和心理治疗进行有效干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