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多少燃烧事件能“烧醒”公交车安全

  杭州警方通报,各种证据表明,2014年7月5日发生在杭州的公交车燃烧事件系人为放火案件,燃烧液体有香蕉水成分。警方初步锁定放火嫌疑人为一名男子。

  杭州这起公交车燃烧事件虽没有直接造成人员死亡,但后果也相当严重,共导致32人受伤,目前仍有29人住院治疗,其中重伤15人。面对这一悲剧,人们不免要问:在安全事件频发的今天该如何系统地构筑公共安全?

  2009年至今,贵阳、厦门等地至少发生过4起公交车人为纵火案。不管嫌疑人作案动机是什么,至少表明两点:一是中国处于转型期也是社会矛盾爆发期。理应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去化解社会矛盾,不要让某些矛盾升级成报复社会、威胁公共安全。

  二是很多城市公交车在安全管理上存在漏洞。虽然公交车上的人为纵火案在全国已发生过多起,但似乎只引起事件发生地的重视,并没有引起其他城市的警惕。

  去年(2013年)6月厦门发生公交车燃烧事件之后,全国很多城市公交车“安检”升级。当时便有媒体报道称,杭州公交公司将对BRT公交车做全面检查和应急演练。但从日前这起事件来看,杭州并没有真正吸取教训。也就是说,虽然厦门公交车人为纵火事件当时引起了杭州有关方面重视,但这种“重视”是应景式的,并不是长期重视——真正重视应该是,以类似事件为“镜子”,来检讨自己城市公交车安全管理有哪些漏洞,如何来修补漏洞,尤其是,如何建立一个完善的公交车安全保障体系。

  一般来说,容易发生纵火案的,要么是最拥挤的公交线路,要么是容易被有关方面忽视的公交线路。而前日发生燃烧事件的公交线路,恰恰是杭州十大最挤公交线路之一。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地对公交车投入还不够,导致出事公交车起火时车上有80多名乘客,烧伤率自然很高。另外,公交车逃生之门能否顺利打开,也要反思。

  无疑,经历此次事件之后,杭州公交车安全必然会升级。但笔者想知道,这种升级是一时升级还是永远升级?如果没有制度化保障与有效监督,所谓安全升级还是一种应景式表演。笔者更想知道,其他城市从这次杭州公交车燃烧事件中吸取了什么教训,会不会和过去的杭州一样,也是一时重视,而后放松警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荷君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