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曲征:溺水事故频发,不能只剩下嗟叹

  11日,菏泽市东明县,多位救援队员在黄河中结成人墙,搜索溺水少年。10日,3名少年到黄河洗澡,其中2人溺水后只找到1人的尸体。救援队介绍,该队今夏已打捞21具溺亡尸体,18人是未成年人。同样在10日前后,潍坊市一度假区内3名少年也溺水身亡。(7月12日《齐鲁晚报》)

  每当夏季来临,各地总会不断上演未成年人溺水事故,尤其是乡间、黄河岸边的未成年人,常常成为溺水事故受害人。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放假了,失去了原学校的监管,另一方面是乡村孩子、黄河岸边的孩子不像城里孩子那样有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以及安全性极高的游泳池,乡间、黄河岸边的孩子要想亲水、游泳,只能到野水区去玩。

  溺水的孩子,有会游泳的,也有不会游泳的,相对而言,不会游泳或者泳技不够出色的,占了溺水事故的大多数。所以,首先要转变思路,不能只是被动地禁止孩子游泳,要变被动为主动,教给孩子游泳技能与技巧,要改变学校发个《安全通知》、水利部门在野水区竖个“禁止游泳”警示牌子的应付局面。

  学校应该重视学生游泳技能的培养,在适当水位的游泳池里,教给孩子正确的游泳方法与技巧。同时在乡村、黄河岸边,多建筑一些适合孩子游泳的安全游泳池,水泥筑底,入水区坡度不要太大,以便入水、出水都比较容易,并且水位适当。游泳池最好建在村子中心或者路口,以便于人们发现危险情况,及时处理。每个村庄应该在游泳池设置安全救护人员,同时在野水区、黄河岸边也要设置巡逻人员,在这些地方如发现未成年人游泳,应劝其回家或将他们赶往安全游泳池。

  人命关天。面对溺水孩子父母捶胸顿足的悲戚苍凉,在防止溺水事故上,工作做得再多再细也不为过。面对年年上演的溺亡事故,不能只有嗟叹惋惜,还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Munro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