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颜色

个人胶片计量计2

【颁布单位】:

【发 文 号】:

【颁布日期】:

【实施日期】:

【标  题】:

8.2 方法
8.2.1策乳胶光密度均匀性检验[见表1-a]
应对每一批胶片的乳胶作1.0光密度检验,并应从下列辐射中选定检验用的合适参考辐射:
a)1级:137Cs或60C的γ辐射;
b)2级:从8.1.4款中选定能量范围低于250keV的任何参考辐射;
c)3级:从8.1.4款中选定任何参考辐射。
d)4或5级:最好选用90Sr/90Y源的β辐射(见ISO6980)。
对每一批产品的乳胶,随机地选取10个胶片包照射,得到相应于光密度为1.0的校准量之值。对 每一个乳胶,在其表面上选取均匀分布的10个不同点测量光密度,确定每一个样品光密度最大值和最 小值之差,并计算平均值及其标准偏差。
用常规操作方法对同一面胶片表面进行密度测量。
本检验可能会因照射条件和显影方法的不同而受到影响。因此,应将这两个因素的 影响控制至最小,以确保检验结果有效。
8.2.2 潜影稳定性检验[见表1-b]
应对每一批胶片的乳胶作本项抗衰退检验。
对每一次乳胶检验,准备2组样品,每组5个胶片包,各组分别标以字母A和B以示区别,后者用作对 照样品。
用参考辐射(见8.1.4款)照射A组。这样,其光密度值应在检验乳胶特性曲线的准直线部分上。
将A组和B组样品在正常试验条件下贮藏30d。贮藏期结束,对未经照射的B组,像A组那样受 到相同校准量值的照射。放置24h后,再一起冲洗所有胶片。
8.2.3 抗老化性检验[见表1-c]
8.2.3.1 人工老化
应对每一批胶片的乳胶作本检验。
对每一次乳胶试验,准备8组样品,每组3个胶片包,各组分别标以字母A至H。将A至D组样品 在温度为50±1℃、向大气敞开的干燥箱(无去湿剂)里放置7d,而将E至H组样品在正常试验条件下(见8.1.3款)放置。
热处理后4~20h内对A至C组,以及E至G组(对照样品)在以下条件下用一种参考辐射完成照 射:
a)A和E组胶片包所受照射的校准量值相应于乳胶量程的1/4;
b)B和F组胶片包所受照射的校准量值相应于乳胶量程的1/2;
c)C和G组胶片包所受照射的校准量值相应于乳胶量程的4/5。
对D组胶片包以及H组对照样品一起进行热处理,但均不进行照射。
对上述所有胶片同时进行显影,测定照射过的各组胶片的校准量,分别计算试验样品组和对照样品 组的校准量平均值,比较这两个平均值。
测定并比较两组未照射胶片的本底光密度的平均值。
8.2.3.2 自然老化
取数量足以进行表1中a)和b)项试验的胶片包,在制造商提供的条件下保存1个月。
按8.2.1和8.2.2款给出的方法完成这些试验。
其试验结果应落在表1中a)和b)项规定的要求限度内。
8.2.4 乳胶的光子能量效应检验[见表1-d]
应对每一批胶片的乳胶作本检验。
对每一次乳胶检验,准备2组样品,每组4个胶片包,两组分别标以字母A和B。A组用参考辐射照射,B组用其能量对乳胶能量响应最大的辐射照射。
a)1级和3级:A组用参考7辐射(60Co或137Cs)照射B组用8.1.4款中能量接近于60keV的辐射(例如241Am的γ辐射或65keV平均能量的"A"系列辐射)照射。
b)2级:除了选自8.1.4款的参考辐射能量应在100keV至250keV范围内之外,采用上述同样的 方法。
c)4级和5级:除了选用两种不同的β辐射(见ISO6980)进行照射外,采用上述同样的方法。
校准量之值应选得恰使光密度大约为1,计算两个比值之积[Q(A)/Q(B)]×[OD(E)/OD(Eref)], 此处Q(A)和Q(B)分别为A组和B组相应的校准量之值,OD(E)和OD(Eref)分别为能量响应最大的辐 射组和参考辐射组相应的光密度之值。
8.2.5 标称量程检验。见表[1-e]
8.2.5.1 下限检验
如果为了覆盖量程,使用了一一些乳胶灵敏度不同的胶片包,则应对其中最灵敏的乳胶进行本检验。
用下列参考辐射并以校准量下限相应的强度照射3包胶片:
a)1级和3级:137Cs或60C的γ辐射;
b)2级:平均能量为248keV的"A"系列辐射;
c)4级和5级:90Sr/90Y的β辐射。
在正常试验条件下,同时冲洗照射过的胶片以及10枚从同一批乳胶胶片中选取的未照射的胶片。 测量未照射胶片的光密度,确定这些测量值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测量照射胶片的光密度,计算平均 值。
在对照样品光密度均值上加上2倍标准偏差,并与照射样品光密度均值作比较。后者应大于前者。
8.2.5.2 已考虑饱和及负感现象的上限检验
如果为了覆盖量程,使用了一些乳胶灵敏度不同的胶片包,则应对其中最不灵敏的乳胶进行本检 验。
准备2组分别标以组号为A和B的胶片包,每组3个胶片包。照射A组,以使其校准量等于上限Qul;照射片组,以使其校准量等于上述值加上0.1Gy即Qul+0.1根据两组光密度OD的平均值,按下式 计算上限灵敏度:
S=[OD(Qul+0.1)-OD(Qul)]/0.1
8.2.6 胶片包装纸的光不透明性检验[见表1-f]
应随机选取一些胶片包完成本检验。
用光亮度为1000cd/cm2的氙灯照射胶片包1h,胶片包应离光源足够远,以免使胶片的温度超过30℃,并应使胶片的一面垂直于光辐射。然后,在相同条件下照射胶片包另一面1h;再在相同条件下照 射胶片包的4个边缘各1h。同时冲洗试验胶片和对照样品,并比较它们光密度的磁纹和均匀性。测量 每枚胶片10个不同点上的光密度,计算每一胶片光密度的平均值及标准偏差,比较这些数据。
8.2.7 W类剂量计包装胶片的水蒸汽耐受性检验[见表1-g]
只有W类剂量计胶片包应进行本项检验。
准备6组样品,每组5个胶片包,各组分别标以字母A至F,以示区别。
按下法处理各组胶片:
a)A组:照射后暴露于湿气中;
b)B组:在不与湿气接触的条件下照射,然后放置;
c)C组:在湿气中暴露后再照射;
d)D组:在不与湿气接触的条件下放置,然后照射;
e)E组:暴露于湿气中;
f)F组:不经任何处理。
B、D和F组分别为A、C和E组相应的对照样品。
照射胶片包时(先照A和B组,再照C和D组)应控制照射强度以使所得校准量值大约相当于试验 乳胶量程的中间值。作湿气处理时,将A、C和E组胶片包在(38±0·5)C温度、88%~92%相对湿度的 通风橱里放置7d;不作湿气处理的B、D和F组对照样品在正常试验条件下放置。
对A和C组的两步操作应抓紧连贯完成。
六组剂量计应同时显影,测定A、B、C和D组的校准量之值,测量E和F组的光密度值。计算每一 组结果的平均值,然后计算下述差异:
A和B组的差异,确定潜影的衰退;
C和D组的差异,确定灵敏度的变异;
E和F组的差异,确定本底光密度的变异。
8.2.8 过滤片的质量控制[见表1-h]
应对过滤片材料或胶片盒作本项检验。
8.2.8.1 过滤片材料均匀性检验
从制作过滤片的板材上非毗邻地剪取10块与过滤片面积相同的样品,将每一块样品分别与10个 胶片包一起夹住。选用8.1.4款中能量处于33keV至137Cs/60Coγ辐射间的参考辐射(以适合于被试验 的过滤片材料),在自由空气中照射这些过滤片-胶片包组合件。
校准量值的选择应便所得的光密度值为1.0±0.5。
对每一片乳胶,测量均匀散布于表面10个不同区域的光密度值,计算每枚胶片单位面积光密度之 平均值。无论是过滤片还是胶片盒,只要是新生产的,就应对其中每一种过滤片重复做本检验。
注:不同的的胶片-胶片盒组合件作本试验也可能产生变异。作为过滤片的存放盒,由于对每个 胶片盒实际上通常仅作一次光密度测量,因此为了得到平均结果应从新交货的胶片盒中随机地选取至 少50个样品进行本检验。
8.2.8.2 放射性检验
在过滤片(例如锡或铅过滤片)可能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情况下,应检验来自这些放射性核素的辐射 对于光密度测量的影响。
准备A、B两组胶片包,每组5个。将A组胶片包与过滤片一起放入胶片盒中,或与过滤片夹在一 起。将A组和侣组(对照样品)在正常试验条件下(见8.1.3款)按正常的佩带期放置。同时处理两组 胶片,测量每片胶片的光密度值,计算各组平均值。比较检验组和对照组胶片的结果。
8.2.9 剂量计角响应检验[见表1-i]
对每一批胶片乳胶试验,剂量计均应置于人体模型上完成照射。辐射入射角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 平面上,其中一个平面通过平行于剂量计短边的对称轴,另一个平面通过平行于剂量计长边的对称轴。 在每种情况下,照射所用的人射角应固定为0°、30°、45°和60°;剂量计应放在人体模型上照射;照射距离 应恒定且足够大,以照遍整个人体模型表面。
准备7组分别标以字母A至G的剂量计,每组3个。所有剂量计均应以相同的个人剂量当量值照 射,由此产生的光密度值应在乳胶特性曲线的准直线段内。A组以0°入射角(正常人射角)照射;B组和C组剂量计各自绕剂量计的长边和短边转动30°角后照射;用同样的方法,对D组和E组转动45°后照 射,对F组和G组转动60°后照射。应使用以下参考辐射(见8.1.4款):
a)1级:平均能量为248keV的"A"系列辐射,及137Cs或60Co的γ辐射;
b)2级:平均能量为65keV的"A"系列或241Am的辐射,及平均能量为248keV的"A"系列辐射;
c)3级:平均能量为65keV的"A"系列或241Am的辐射,及137Cs或60Coγ辐射;
d)4级:204Tl和90Sr/90Y的β辐射(参见ISO6980);
e)5级:没要求试验。
对于给定的辐射能量E,计算入射角为α度时剂量计响应R(E,α)与正常入射(0°)时响应R(E,0)之比。由表A2中给出的角校正因子f(d,E,α)可求得用于计算响应值的约定真值,深度d的取值为0. 07mm或10mm。
注:本检验的结果以无量纲的比值表示,是为了避免剂量当量测量中引入绝对误差。

8.2.10 背面照射影响检验[见表1-j]
本检验应在人体模型上完成,并应使用以下参考辐射(见8.1.4款):
a)1级和3级:137Cs或60Co的γ辐射;
b)2级:平均能量处于100keV和248keV间的X辐射;
c)4级和5级:90Sr/90Y的β辐射(参见ISO 6980)。
准备AB两组胶片包,每组3个。将A组胶片包装入胶片盒内,把它们放在人体模型上照射,照射 时离源的距离应恒定,且强度应使所得的个人剂量当量值落在特性曲线的准直线段内。使用相同的胶 片盒,取出A组胶片包置换以B组胶片包,将胶片盒翻转180°后在同样条件下照射它们(背面照射)。
分别计算剂量计正面照射和背面照射的响应平均值,比较两个平均值。
8.2.11 剂量计能量响应检验[见表1-k]
对于每一批胶片,每一系列辐射,或每一种能量,剂量计都应置于人体模型上在正常人射条件下完 成本检验。
应使用以下参考辐射(见8.1.4款)照射随机选取的5个剂量计,并使它们所得的个人剂量当量值 相同:
a)1级: 平均能量为248keV的"A"系列辐射,及137Cs或60Coγ辐射;
b)2级: 平均能量为33keV的"A"系列辐射:
平均能量为58keV的"B"系列辐射,或241Amγ辐射,
平均能量为79keV的"B"系列辐射,
平均能量为134keV的"B系列辐射,
平均能量为248keV的"A"系列辐射;
c)3级: 同2级,且再加上137Cs或60Co的γ辐射;
d)4级: 204Tl和90Sr/90Y的β辐射(参见ISO 6980)
e)5级:没要求检验。
对于每一类参考辐射,用于这些检验的、人体模型内的个人剂量当量(深部或浅表)约定真值H'p (d,E,0),应由空气比释动能或组织吸收剂量校准量Q(E,0)按下式求得:
H'p(d,E,0)=Q(E,0)·c(d,E,0)
此处c(d,E,0)为由相对校准量Q(E,0)转换成特定参考辐射在辐射正常人射条件下的个人剂量当 量之加权平均转换系数。附录A给出了随辐射类型(光子书辐射)及能量E而变化的、在ICRU组织平 板人体模型内深度d=O.07mm和d=10mm处的c(d,E,O)值。
9 识别
剂量计应有简单、唯一、牢固的识别标记。标记的方法不应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胶片乳胶的有用部分,也不会以任何方式改变胶片的光密度。
10 标识和附加说明书
10.1 标识
10.1.1 单片胶片标识
胶片包应有必要的标识,以说明剂量计的来源、失效日期及响应特性。
10.1.2 箱装胶片标识
盛放胶片包的每个箱子(或其它盛放容器)应在所附的标签上标明如下信息:
a)制造商的名称或商标;
b)完整的牌号(级别、类别、种类)
c)系列号或生产批号;
d)失效日期。
10.2 附加说明书
每个盛放胶片包的箱子或其它包装容器里必须附有说明书,说明书上至少应记有如下信息:
a)剂量计的全称(见5.2条);
b)制造商的名称和商标;
c)胶片的设计量程;
d)冲洗方法。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转换系数和角校正因子


在本标准中,对大多数检验而言,校准量使用了空气比释动能Ka(对光子)和空气吸收剂量Da。但是,对于剂量计的角响应和能量响应检验使用了ICRU推荐的实用量个人剂量当量(深部或浅表)Hp(d)。
下面给出了由Ka(对光子)和Da(对β辐射)转换成ICRU组织平板人体模型深度d=0.07mm和d=10mm处的个人剂量当量之转换系数c(d,E,α)。该人体模型的尺寸为30cm×30cm×15cm,质量组成为76.2%氧、11.1%碳、10.1%氢和2.6%氮,密度为1。转换系数c(d,E,α)随辐射类型(光子或β辐射)、辐射能量E及辐射入射角α(0°~60°)而变化。作为一级近似,该转换系数可被分解成如下两部分:
c(d,E,α)=c(d,E,O)×f(d,E,α)
式中:c(d,E,O) 辐射正常入射时的转换系数;
f(d,E,α ) 深度为d、能量为E和入射角为α时的角校正因子。
表A.1中的转换系数c(d,E,O)值,对光子的引自ISO 4037-2,对β源的引自ISO 6980。
角校正因子f(d,E,α)给在表A.2中,对于光子的值是利用参考文献[1]公布的数据计算而得的,对于β源的值是引自ISO 6980。应指明的是,这些校正因子强烈受到剂量计至源的距离的影响。
对于光子或β辐射,个人剂量计实际校准或测定响应时,应使用尺寸为30cm×30cm×15cm的PMMA人体模型。照射时个人剂量计应固定在人体模型的正面。应当说明的是,对于固定在PMMA人体模型表面上的个人剂量计的读数,未对该人体模型和同样大小的ICRU组织平板人体模型之间反散射的差异进行校正。
注:参考文献1:
GrosswendtB. The angular dependence and irradiation geometry factor for the dose equivalent for photons in slab phantoms of tissue-equivalent material and PMMA. Rad.Prot.Dosim.,1991,35,pp221-235.

表A.1 由空气比释动能至个人剂量当量的转换系数c(d,E,0)1)

辐射类型

平均能量(keV)

c(0.07,E,0)

c(10,E,0)

窄谱系列:

A40

33

1.29

1.22

A60

48

1.57

1.68

A80

65

1.72

1.89

A100

83

1.71

1.87

A120

100

1.67

1.80

A150

118

1.61

1.72

A200

163

1.49

1.57

A250

205

1.42

1.48

A300

248

1.37

1.42

宽谱系列:

B60

45

1.52

1.60

B80

58

1.65

1.80

B110

79

1.71

1.87

B150

104

1.65

1.78

B200

134

1.56

1.66

B250

169

1.48

1.56

B300

202

1.43

1.49

放射性核素:

241Am

59.54

1.72

1.88

137Cs

661.6

1.21

1.22

60Co

1173.3和1332.5

1.18

1.18

β辐射2)

204Tl

240

1.12

90Sr/90Y

570

1.19

注:1)指ISO 4037-1定义的过滤X辐射及γ参考辐射在正常入射时的转换系数。

2)在β辐射的情况下,空气比释动能用空气吸收剂量取代(IEC 846)。

表A.2 用于计算表A.1中转换系数c(d,E,α)的角校正因子f(d,E,α)

辐射

适用剂量计级别

α=0°

α=30°

α=45°

α=60°

d=0.07mm

d=10mm

d=0.07mm

d=10mm

d=0.07mm

d=10mm

241Am/A65

2和3

1.00

0.98

0.97

0.95

0.90

0.89

0.77

A248

1和2

1.00

1.00

0.98

1.00

0.94

0.99

0.86

137Cs

1和3

1.00

1.01

1.00

1.01

0.98

1.02

0.95

60Co

1和3

1.00

1.00

0.99

1.00

0.99

1.01

0.97

90Sr/90Y

4和5

1.00

1.05

-

1.13

-

1.19

-

注:表中所列校正因子仅为本标准的试验所需的那些辐射提供的,A65和A248中的A代表“A”系列X射线,数字代表其平均能量(keV)(见8.1.4款)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责任编辑 :wangyu (易 安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不 能 转 载 ! )

    分享或转发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