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构筑第二道安全防线

作者:本刊记者 袁春贤 张 玲 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编者按:

  从中国国情看,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型,有很大的推广空间。开滦集团开创了以企业为主导创建安全社区的先河,摸索出了一些经验,记者对开滦集团安全社区创建工作采访之后,希望他们的做法能够对其他企业创建安全社区有所启发。

开滦安全社区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绍义

  开滦于1878年建矿,至今已131年,有“中国煤炭工业的源头”之称。历史上,她创造了几个辉煌的“第一”:

  近代中国第一家使用机器开采的大型煤矿;

  修建中国第一条准轨铁路——“唐胥铁路”;

  生产出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龙号机车”。

  百年来,开滦人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毛主席曾高度赞扬开滦人“特别能战斗”,周恩来总理曾赞扬开滦人为国家“出了煤、出了力,做了贡献”。

  如今,开滦集团已经发展为年产近4000万t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拥有员工9万多名,自管社区8个,居住人口 34.8 万人,95%以上是开滦员工和家属,社区面积几乎占据了唐山市的半壁江山。在开滦集团的企业文化里,“基业常青,员工幸福”是开滦人的共同追求。基于这样一个共同愿景,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感、荣誉感和归属感,成为集团领导重点思考的一个课题。

  2004年,在时任开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中的主持下,在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的指导下,开滦集团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在企业中开展安全社区建设。2007年10月,开滦钱家营社区和荆各庄社区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网络成员,开滦集团成为中国大陆第一批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

“四位一体”的安全链条

  为什么要在企业搞安全社区建设?开滦集团后勤服务分公司副总经理、开滦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绍义说:“安全、健康、和谐永远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主题,借助安全社区的创建,把关注安全的范围扩大,发挥社区家属、后勤服务的助推力,形成企业-社区-居民环形安全链条,构筑第二道安全防线,用优质的后勤服务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是我们创建安全社区的初衷。”

  在创建安全社区的过程中,开滦集团坚持企业主办,跨界联合,资源共享,共创共建的基本思路,建立了三级组织机构:一是建立了跨界联合多方参与的集团公司安全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相关部门和区、街、政府参与的安全社区工作委员会,目的是能得到地方政府各部门的支持;二是每个社区成立了由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煤矿企业、医院、公安消防、学校等机构跨界联合、多方参与的安全社区建设推进委员会;三是邀请相关专业机构、专业人士、志愿者,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经过实践,形成了一个以企业为主,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新体系。

  安全社区创建5年来,开滦集团公司结合煤矿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两保一塑”的创建主题,即:“保煤矿安全、保社区安全、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结合自己的实际,确定了8个重点创建项目:一是尘肺病治疗项目,二是减少水、电、暖等伤害项目,三是降低交通事故伤害项目,四是家居安全项目,五是燃气安全项目,六是老年人健康项目,七是儿童和弱势群体安全项目,八是社区治安与稳定项目。各社区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安全促进项目,将安全社区建设和煤矿安全生产有机结合在一起,构建了煤矿—社区—家庭—员工四位一体的安全链条,将安全理念固化到矿工和居民的日常行为之中,为煤矿安全生产构筑了一道安全屏障。

细微之处体现关爱

  进入开滦集团每一个安全社区,听到的,看到的,无不让人们感到:关爱无处不在。开滦社区的居民,在为创建安全社区做出贡献的同时,也享受着安全社区给他们带来的实惠。

  ——志愿者是安全社区创建的骨干力量。荆仓社区4200多户居民,100多名志愿者。在社区开展家庭炉灶安全促进项目中,志愿者经过培训之后,逐门入户调查,针对居民用灶情况,逐户填写调查表,提出整改意见,并免费给所有家庭更换了新的炉灶软管。

  ——小小反光贴,贴到了居民的心窝里。张嫂是荆各庄社区的居民,提到安全社区建设,她很有感触:“我的自行车不知啥时候给贴上反光贴了,后来才知道是社区办公室组织志愿者给贴的,还不是为了我们骑车安全嘛!等我退休了,也要去做志愿者。”

自行车反光贴

  ——这边风景独秀。荆各庄社区东六家属区距生产矿区有3.5km,是职工每天上下班的必经之路,处于京、津、唐三角地段,车辆往来繁忙。石碴路修成柏油路之后,由于车速提高,人车混行,同时照明设备跟不上,交通事故频发。2002-2007年5年内,这段路上死了10人,磕碰事故更是经常发生,伤亡多是矿区职工。2008年初,荆各庄社区协调市、县级交通大队落实这条路的交通安全促进项目,每个路口都设置了限速标志、慢行标志,小区附近设置减速礅,及时修复照明,对占道摆摊、晒粮等行为严格限制,每逢下雪天,用当地人的话说,“这儿成为一道风景”,一大早,3.5km的路上,矿区和社区的干部群众和志愿者们自发地从两头开始扫雪,接上头之后再各自返回。项目落实1年多来,这段路上没有发生过一起伤亡事故。通畅的路面给上下班的职工带来了方便和安全,也提高了职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随处可见的安全提示

  ——随处可见的安全提示。进入每个小区,随处都能看到安全提示,安全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居民的行为。

  ——志愿者服务站提供全天候的服务。林南仓小区志愿者服务站刚刚建成,就设在小区大门口。服务站白天由志愿者值班,晚上则是安全社区管理办公室的7位男职工轮流值班。社区居民尤其是空巢老人,生活上有任何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就会有志愿者或工作人员帮助解决。

  ——为弱势群体提供方便。开滦每个社区都会有震后伤残人员和工伤职工,对于这一群体的关注,也被纳入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中。社区在公共场所设立了无障碍通道、没有坡道的旧楼门口补建了坡道方便残疾人通行,组织志愿者对口帮扶,节假日送温暖,这些都让残疾人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

  ——亲情感染,构筑安全屏障。社区如何与生产一线相结合,搞好安全共建,各个社区想了很多办法。

  通过联谊座谈、全家福盼安全、矿嫂为一线职工讲安全以及安全文艺演出、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把安全服务送到井下一线,营造共建氛围。

  开展了争创“文明家庭、安全家庭”活动,家属保证员工班前不饮酒,吃好、休息好。家庭邻里和睦相处,让员工无后顾之忧。同时,推广了家庭感染法、家庭帮教法、家庭算账法等,使员工珍爱生命、珍爱家庭,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

  发挥志愿者的作用,组织志愿者井口助战、井口送水送饭送“平安结”、小手拉大手等多种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志愿者还主动帮助员工调解家庭和邻里矛盾,帮助照看老人和孩子,组织义务治安巡逻,劝阻小商小贩不在楼前叫卖,保障一线员工有良好的休息环境等,构筑安全生产的又一道防线。

全家福盼平安

用海绵包起来的阳台罩子

  ——保护儿童的安全是社区的重点工作。“居民楼一层阳台罩子的尖角属于危险源,我们志愿者就用海绵和软布把棱角都包起来,并涂成红色,免得孩子磕着碰着。”“一共是1732个阳台罩子。”荆各庄社区着眼于细微处落实儿童安全促进项目。

  ——保护水源也是安全社区的工作之一。荆各庄社区用的是企业自备井。最近,社区把水源井周围的各种作物铲除,硬化地面,不允许种任何植物,以免打药污染水源。水源井的工人发烧感冒时都不能上岗。

  ——卫生保洁有标准。开滦集团很多社区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的房子,震后房子也不少,但是每一栋楼都很干净。社区对卫生保洁有一套严格标准,包括:居民楼的楼梯栏杆每天擦一遍,墙面每周扫一次,垃圾桶要定期擦洗,保持垃圾桶外表面清洁干净,垃圾道要定期消杀等。荆各庄小区黄嫂对此很自豪:“搞了安全社区之后,给居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居住环境好了,在市里都不好找我们这样的小区环境。我们小区的房价都比周围小区高!”

  ——有困难找115。115调度站,是开滦集团24h调度热线。对居民是一个服务站,对水、电、气、暖四供生产系统是一个调度站,负责全天候受理社区居民各方面的求助。居民家里灯坏了、房屋漏水了,小区内井盖丢了,甚至楼前杂草太多了,都可以随时拨打115求助,调度站都管,而且全部免费。开滦服务分公司唐钱社区赵福东主任说,我们对115调度站有一个授权:调度站发出的指令,就是班子的决定,各个部门必须执行!

  提到“115”热线带给居民的便利,荆仓社区的黄嫂竖起了大拇指。现在每年“115”热线都要受理三四万个用户电话,居民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三色健康档案和尘肺病康复项目。开滦集团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健康查体,给社区内每个家庭都建立了健康档案,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监测。根据体检情况,对所有在职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实施“三色”管理,绿色代表身体健康;黄色表示身体状况一般;红色即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不健康人群。对于不健康人群,一要杜绝单人上岗,二不能安排其从事重体力劳动,目的是保障工作中的安全。

  开滦集团现有尘肺病人2300人左右,基本上都已退休。开滦医疗集团职业病院是中国煤矿尘肺病治疗基金会定点医院,同时也是河北省劳动厅指定的省内唯一一家尘肺病康复试点医疗机构。

  两年多来,配合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医院做了100多例大容量肺灌洗病例,对4000多名开滦退休职工进行了康复治疗。记者采访的尘肺病人多是在井下挖煤二三十年的老矿工,他们说,退休之后,矿上每年都安排他们到医院来做康复治疗。

  中午11点多,在医护人员的看护下,医院阅览室中的3位退休工人正在读报,康复活动室中有3位老人在打台球,氧吧室中正在做氧疗的孟大爷说到企业对退休职工的关爱,连连点头:“我们很知足,开滦没有忘了我们!”

提高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谈到创建安全社区取得的成效,张绍义副总很欣慰。

  “目前8个自管社区中4个已经命名为国家级安全社区,还有4个力争明年取得。”

  “社区居民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了,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通过专家测评,居民对交通标志的认知率从32%提高到92%,社区居民意外伤害率降低了30%;开滦百万吨煤死亡率从2004年的0.306%下降到0.175%,这里有安全社区的作用!”

  “社区环境改善了,居民素质提高了。现在养狗都文明了,很多养狗居民出门溜狗都带塑料袋和卫生纸。”

  “推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融洽了人际关系,居民安居乐业,提高了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

  通过几年的安全社区建设,社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荆各庄社区黄嫂深有体会:“以前这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现在成了花园式小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也丰富了,我们小区有7000多居民,有老年健身操队、太极队、秧歌队、夕阳红舞蹈队、戏曲队、红歌会等6个兴趣小组,一到晚上热闹极了!小区还有门球场、台球场、棋牌室等,老人住在这里很方便、不孤单,在家帮助儿女做饭照看孩子,让他们安心工作。作为矿上家属,儿女们安心工作,安全工作,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张绍义说,通过创建安全社区,还有一个收获,就是企业与地方的关系更紧密了,很多办事处主动找到社区,要求把平安社区、文明社区融入安全社区。地方政府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安全社区的创建工作。

  谈到建设企业主导型安全社区的体会,张绍义非常客观:企业搞安全社区不能单打一、两层皮,要做到“四个融入”。

  一要融入企业安全文化,不另起炉灶,把企业安全理念作为安全社区建设的理念主旨;二要融入企业安全管理,围绕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用社区安全促进企业安全;三要融入社区服务与管理,把文明社区、平安社区中有益的因素,融入安全社区中来,通过安全社区讲健康、讲和谐,通过安全社区把老百姓凝聚起来;四要融入和谐矿区建设,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安全社区建设中来,居民既是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的保护者,又是安全社区建设的主体和参与者,使安全社区真正成为一种惠及老百姓、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

  编辑 袁春贤 张 玲

责任编辑:tukins




相关信息
  • 矿用固化泡沫防灭火密闭充填新技术
  • 地震后如何预防露天矿山滑坡事故的发生
  • 地震后如何预防矿山透水事故的发生
  • 重庆近40%煤矿停产或半停产安全形势…
  • 勃利县煤矿安全生产百日攻坚战行动快…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