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专题 标准 论坛 博客 问吧 《劳动保护》 《现代职业安全》

“这里是全球的典范社区”

作者:本刊记者 王婷婷 来源:《劳动保护》杂志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02日
点击数: 【字体: 打印文章

青年公园街道书记董传师

  国际安全社区专家温斯朗教授在考察指导青年公园街道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后说:“这里是全球的典范社区。”

  “错了错了!得先关煤气阀门然后再盖锅盖……”站在一边的居民老大妈着急地喊着。这是2006年8月,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街道在社区举行的一次消防安全技能演示,年轻的小战士在演示油锅着火后的扑救办法,可是小战士对着火的油锅盖上锅盖,火却没有灭,这时,就出现了开头的一幕。

  “有效控制和预防意外伤害,保障所有人都平等地享有健康和安全的权利”,这是国际安全社区的核心理念,如今这个理念已经在青年公园街道根深蒂固。青年公园街道位于槐荫区的东部,辖区面积0.78km2,由4个社区居委会组成,总户数6364户,总人数2万5833人。青年公园街道从2002年开始创建安全社区,在2006年3月1日被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网络中心命名为中国大陆第1个、世界第97个国际安全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普遍提高。

从关注弱势群体开始

  自2002年以来,经过7年多的探索,青年公园街道的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已经扩展到社区居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在消防、道路交通、生产方面,还是社区弱势群体的干预方面,都处于浓厚的安全社区文化氛围之中。

  据槐荫区委青年公园街道工委书记董传师介绍,青年公园街道创建安全社区最早是以“消防安全进社区”为起点,通过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安全技能演示、火灾逃生演练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使社区居民全方位了解居家用电、用气、烧煤等安全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如何灭火、逃生,最大限度保障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

  道路交通安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十分紧密,自然也成为青年公园街道创建安全社区的关注重点。除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培训外,青年公园街道更是打破常规,从2008年7月开始推行“文明驾驶人”制度,经过近10个月的全面排查、单位落实和交警大队核实,于2009年5月分别授予没有任何违章驾驶记录的28人金牌驾驶员(10年驾龄)、银牌驾驶员(5年驾龄)、铜牌驾驶员(3年驾龄)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现金奖励。

  生产安全一直都是安全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伤害,无论是环境原因还是人为原因造成的,青年公园街道都主张进行适当干预,把伤害可能降到最低。针对2002年社区里某个小作坊发生的一起和面机绞伤工人手指头的事故,在分析出事故原因是工人操作不当之后,青年公园街道及时采取干预,对辖区内所有类似作业场所的工人进行了安全知识培训,此后,同样的意外伤害没有再发生。

  青年公园街道的老年人对安全社区建设的好处体会最深。街道为他们制作了爱心“出行卡”,把姓名、家庭住址、家人联系方式等详细地列在其中,这样,一旦老年人出门发生意外,就能马上与其家人取得联系;每逢节假日,街道的安全社区志愿者们都会去看望社区的十几位独居老人,给他们送去问候和温暖;“救助门铃”是每个独居老人家中必备的东西,别看它只是个小遥控器,它的另一端分别连在楼院长(由社区志愿者担任)和邻居家中,如果独居老人需要帮助,可以通过这个“救助门铃”求助楼院长或邻居。

  为了更好地保障社区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青年公园街道与济南市妇联合作,于2003年6月成立山东省第一个反家庭暴力妇女庇护中心,为遭受家庭暴力侵害的妇女提供临时住所,而妇女只需每天支付10元钱。青年公园街道还与槐荫区法院合作,开展反家庭暴力宣传、“反家庭暴力模拟法庭”等活动并结合心理咨询服务,社区妇女的自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提高,彻底杜绝了家庭暴力的发生。

  对于社区的少年儿童,青年公园街道于2005年5月成立“当·当”推进站,重点关注青少年的成长教育,经常组织社区老党员“网管”检查社区网吧,严禁未成年人进入。儿童吃东西呛住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丧命,针对这种情况,青年公园街道通过急救知识的普及,使社区的家长们掌握正确的处理方法。社区内的建设厅幼儿园的安全培训课在全国已算是小有名气,通过拍手儿歌、应急逃生演练等方式,使孩子们从小就明白如果发生火灾该怎么办。

  青年公园街道是济南市的残疾人聚居区之一,现共有残疾人317人,为了方便残疾人的户外活动,青年公园街道在济南市残联、槐荫区残联、槐荫区民政局的支持下,于2005年8月建成“我的兄弟姐妹广场”。青年公园街道还把关怀送进残疾人的居家生活,免费为辖区残疾人家庭安装座便器、防滑垫和扶手,更换新轮椅等,让社区的残疾人真正感觉到了温暖。

重视“细节”

  国际安全社区命名后,青年公园街道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国际安全社区,继续秉持“不断干预,持续改进,提升安全社区工作运行质量”的理念, 除了原来开展的各项安全社区建设项目外,他们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

  他们结合社区实际,提出“开辟新领域,开展新活动,打造新品牌”的思路。他们建立了“连线楼院工作体系”,每个居民楼院都聘任了楼院长,制定了《楼院长工作手册》《社区居委会安全手册》,明确了社区楼院长工作职责。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全社区楼院长工作会议,在总结前一年安全社区创建工作、表彰优秀楼院长的基础上部署新一年的工作任务。街道每个科室的工作人员重点包管一个社区,并且保证有1/3的工作时间是在社区直接为社区居民服务。为了保证街道的工作人员能及时消除社区的各种安全隐患,青年公园街道成立了楼院长安全巡查队,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向社区的包管工作人员报告。

  针对以前为民服务随意性比较强的情况,青年公园街道于2007年3月专门成立为民服务中心,开通24h为民服务热线,并集合办事处的工作人员、社区单位的专业人才、有一技之长的社区居民等3支志愿者队伍随时为老百姓服务。社区有一户盲人家庭,夫妻俩都是盲人,平时都凭经验用煤气灶煮熟米饭,有一阵子发现米饭怎么都煮不熟,他们拨打了24h为民服务热线,为民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迅速赶到其家中疏通了被堵塞的灶具气孔,虽然只是为群众办的一件小事,但这件小事在消除可能引发的煤气中毒或火灾等意外伤害的同时,让一个盲人家庭体会到了安全社区对他们的关怀。青年公园街道是一个老城区,有很多旧居民楼楼顶的公共烟道长期没有人疏通,成为社区一大安全隐患,为民服务中心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人员对社区162个公共烟道进行了集中疏通,有效地预防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安全社区的创建过程是由一个一个干预项目组成的。旧的干预项目成果如何,下一步设定什么新的干预项目,都需要以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为依据,伤害监测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伤害的监测和统计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青年公园街道在完善意外伤害监测体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前期社区安全监测站运行的基础上,于2007年9月在4个社区居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安派出所、社区学校、社区企业分别成立安全监测分站,负责各类伤害记录,有效避免了伤害信息漏登或登记不完全等情况的发生。建立“社区安全监察员”随访制度,街道每名工作人员都担任社区“安全监察员”,制定了每周走访5户的工作制度,深入居民区、工厂、企业、加油站、建筑工地及人员密集场所开展安全指导、隐患排查,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整改,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了全面预防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青年公园街道不仅仅立足于本社区,他们建立了剪报搜集意外伤害工作制度。设专人负责剪报搜集各种其他地区的意外伤害,公交车燃烧事故、冰挂伤人事故、枯树砸人事故、机井“吞”人事故等等,结合社区自身情况及时实施安全干预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在社区发生。这些活生生的例子都是青年公园街道给社区居民培训安全知识的最好教材。

终点更是起点

  青年公园街道确定了下一步2个新的干预项目。随着私家车越来越多,小区停车难成为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的问题,回家晚了,车就没处停;回家早了,停完车之后再想开车出去就很困难,青年公园街道已经和交警大队做好沟通,准备在小区画线规范停车,同时街道工作人员协助交警大队管理交通,争取尽快改善社区的交通环境。如今病从口入、食物中毒频发,社区居民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为了指导社区居民科学饮食,青年公园街道准备定期邀请一些专家为社区居民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如怎么去除蔬菜残留农药的方法,居民说:“过去只讲吃饱,现在更要吃好。”

  青年公园街道创建安全社区后,社区居民的安全用电知晓率和安全用天然气知晓率分别从2002年的48.3%和44.7%上升至2008年的99.5%和91.5%;居民的初级救护技能掌握率和应急逃生技能掌握率分别从2002年的29%和32%上升至2008年的92%和95%。除此之外,青年公园街道还积极传播安全社区理念,先后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包括1060余人在内的超过210个参观学习团。青年公园安全社区的影响力已经波及到海外,2006年12月1日,日本《中日新报》对青年公园安全社区工作给予整版报道,将安全社区理念传入日本;2008年9月18日非洲发展中国家的25名官员组成“国家灾害应急管理官员研修班”,来到青年公园考察安全社区创建工作。

  正如书记董传师所说,安全社区创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经过7年的不懈努力,青年公园街道对安全社区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他们将继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按照“不断干预、持续改进、积极推广”的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从小事做起,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加安全的生产、生活环境。澳大利亚安全社区基金会主席哈汉克先生视察青年公园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后说:“青年公园街道安全社区是世界领头的社区。”

2006年3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安全促进合作中心与青年公园街道签订的持续改进协议

青年公园街道安全监测站网络图

青年公园街道邀请消防官兵向居民演示消防安全技能

青年公园街道开展的“反家庭暴力模拟法庭”

澳大利亚安全社区基金会主席哈·汉克先生视察青年公园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时与社区儿童代表合影

  编辑 王婷婷

责任编辑:tukins




相关信息
  • 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如何安全度夏
  • 宾馆饭店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指南
  •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
  • 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教育培…
  • 化工工业防火防爆知识
  •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最新排行
    最新推荐
    论坛精华
    问吧精华
    博客精华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广告业务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劳动保护》杂志社
    电话:010-84850376-922 传真:010-84854726 主站:www.esafety.cn
    杂志:www.ldbh.com.cn 商城:www.esafetyshop.cn 安全月:www.anquanyue.cn 京ICP备11028188号
    友情提示:分辨率1024*768显示效果最佳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72号欧陆大厦B座9层《劳动保护》·易安网
    邮编: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