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为重庆工作“定向导航”,作出了3大定位,确定了1大目标,交办了4大任务,构成重庆发展“314”总体部署。3大定位,即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1大目标,即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4大任务,即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步伐;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加强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009年1月26日,国务院颁发了《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文件),将重庆市的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重庆市新阶段的战略发展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3号文件指出,重庆市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2009年3月29日至30日,重庆市召开了“平安重庆”建设动员部署大会。重庆市各区县(自治县)党委政府、市委有关部门、市级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机关干部共900多人参加会议。会议提出,到2012年,“平安重庆”建设主要指标要达到西部领先、全国一流水平,把重庆建设成为治安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投资者安全放心的城市,为落实“314”总体部署,为推进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坚实的社会安全保障。会上,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指出:“直辖10年,我市在平安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群众安全感不断提高。平安建设很有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安全保障,但任重道远,还要下大工夫。亿元GDP死亡率、煤炭百万吨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等重大指标,我市还高于全国平均值,绝不能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一定要居安思危,综合施治,夯实我市安全基础,给百姓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全面开展‘平安重庆’建设的目的。”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赵铁锤也在会上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也标志着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的全面起步,对于大力提升重庆市安全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了了解我国首个“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建设的思路和具体步骤,以及示范区对全国的示范作用和意义何在,本刊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安监局局长肖健康。
记 者(以下简称“记”):“平安重庆”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肖健康(以下简称“肖”):重庆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和多民族地区于一体,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老工业基地改造振兴任务繁重,统筹城乡发展任重道远。
从重庆的情况看,集高危行业于一市。首先是道路山高路险,全国第一,一年最多道路上翻了6起车。水路也是全国第一,大江大河。长江在重庆有680km,还有嘉陵江、乌江,都很危险。1997年到2007年,基本上是一年一个船翻下去,七八十人到上百人死亡。煤炭更是全国第一,全国1万个煤矿,我们有1000个,个数占1/10,而产量只占1.3%。我们20cm的极薄煤层,国家严禁开采的,我们要采。我们的高层建筑,个数全国第二,密度全国第一。我们1万3870多个高层建筑,高层火灾的危险性很高。再就是危险化学品,整个天然气行业,在全世界死亡最多的就是重庆,2003年底开县井喷事故死了243个人。
道路、水路、消防、煤炭、危化,这5大问题我们全都有,所以说“五毒俱全”。薄熙来书记来了以后,觉得重庆太危险了,提出了要建设“五大重庆”,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提出了“平安重庆”的建设。
2009年,国务院把我们重庆作为全国的城乡统筹示范区,叫做“重庆新区”。新区的概念就是解决大城市的大农村,就是解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重庆农村的安全问题就暴露出来了,由于自然、历史、区位、产业等多方面因素,重庆安全建设有特殊的困难。一是作为以重化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安全事故易发且危害大,社会稳定和安全生产的任务很重。二是三峡库区移民百万,他们人均耕地少,就业难,如何让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任务还很重。三是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城乡差距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稳定压力大。四是地形地貌特殊。市区高层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大大高于京、津、沪;农村又山高谷深,沟壑纵横,交通运输、生产建设的“出事”概率高。因此,薄书记就提出了要把重庆的安全问题解决好。基于这两个方面原因,提出了“平安重庆”建设问题。
记:“平安重庆”建设对重庆市安全生产工作的主要要求是什么,目标有哪些?
肖:“平安重庆”的目标,就是打造一个老百姓安居乐业,重特大事故能够有效控制,各项相对指标,亿元GDP死亡率、百万吨煤死亡率和万车死亡率等指标全国持平,西部领先。主要是不能出大事故,夯实我市安全基础,给百姓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这就是我们全面开展“平安重庆”建设的目标。
记:据薄熙来书记说,“平安重庆”建设要打几个“大战役”,做几个“大手术”。我们安全监管的几个“大战役”和几个“大手术”是什么?
肖:“平安重庆”的“5大战役”要解决的是5个安全问题。第一就是生产安全;第二是道路交通安全;第三就是食品药品安全;第四是住房安全;第五是社会治安安全。实际上牵涉到我们的安全监管的问题就是四块内容,直接由安监局拿在手里的是生产安全和交通安全,这两个安全我们是牵头单位。
几个“大手术”是解决3个大的问题。第一个是要解决好我们的“双基”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就是把我们的区县、乡镇、村三级队伍建好,再把我们的企业理顺。还有各个部门的监管协调。第二个是关闭高危行业的小企业,“关小”。我们现在正在实行一个计划,就是关闭1479个企业,包括煤矿,我们有1000个煤矿,要关掉500个,关一半。争取未来3年完成以后,再关闭200个,一共要关闭700个,然后把大的建立起来。第三个就是要把整个执法队伍建立好,要严厉地执法,敢于执法。现在我们的执法队伍,市里的执法总队、区县执法大队、乡镇执法中队,我们每个乡镇有5个人,队伍百分之百地建立起来,今年我们要建立到村,每个村都有安监员,这个体制机制的建立是很关键的。
记:安监局在建设 “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中自己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抓手是什么?
肖:建设“平安重庆”,先要在全国构建首个安全保障示范区。上海有浦东,天津有滨海新区,唯独重庆没有。我们要建立保障型社会,就是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保障型社会。现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全国已经有3~5个地方在试点了,安全保障型还没有,所以我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要建立全国首个安全保障型示范区。市委市政府问我有把握吗,我说我肯定有把握,因为我连续4年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给全国的领导讲安全课,我的新的观念和理念,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局长和司长全都听过也都认可。我们安全保障示范区核心内容是要解决好基础的问题,重要抓手就是“12345工程”。
“1”就是确立一个发展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我们的安全生产水平西部领先、全国持平。做到这点不容易,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比如说煤炭,我们去年百万吨死亡率是6.4,全国是1.4,我们现在在全国倒数第一,但这个问题可以解决。2009年开始,关闭50%的小煤矿,后几年再关闭20%,改变它的产业结构,这个就降低下来了,措施全都有。
我们要有效地遏制住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把事故遏制在每年1~2起。2003年我到安监局以前,重庆1997年到2003年这几年之间,全市每年死亡人数100多增长,长到最高的时候,加上煤矿和道路,我记得是3613人。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最高是20起,我来以前平均每年11起,很高。去年前年就降下来了,今后每年控制在2起之内。没有什么办法保证不出事故,因为我们现在在事故高发期,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以前我们最高20起,现在降低到2起了,已经很不错了。
我们要总量控制死亡指标,死亡人数力争控制在1000~1400人,对外说是1400,但我立下的军令状是1000,我说完不成我就引咎辞职,从3600降到了现在的1000多,从我来了以后,每年我们死亡人数下降320人,原来每年上升128人,等于平均一年少死450人,真的不容易。你们对外还是写1400人吧,市长怕完不成。
“2”就是我们要建设好两个平台,“平安重庆”和“安全保障示范区”。“平安重庆”是宏观性的,整个老百姓的安全全在里面了。这个平台一定要利用好,因为这个是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全党动员搞的“平安重庆”建设。“安全保障示范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安监总局和我们签订的全国的安全保障示范区建设协议。全国目前重庆是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所以要用好两个平台,市委市政府的平台和国家的平台。
“3”就是要开展3个试点。第一个就是“双基试点”,包括基层基础的监管问题,各级政府如何管安全。我们根据管理体制机制发了很多文件,要把体制理顺。政府监管和企业负责,如何把基层基础抓牢。第二个就是我们的风险抵押金,企业就要有抢险费用,高危行业就是要有这样的门槛,交不起钱你就别来。第三安保互动,我们现在的安全保险是脱节的。应该是死了人,保险公司赔偿;出了事,抢险公司抢险。而现在,一旦出了大事故,所有的老板都一句话,跑,取了钱逃跑。而政府则是出了事故就是封账、抓人。这样,老板逃跑,他不报案,也不给你抢险时间。我这里安保互动就是,有安全费用,有风险抵押金,是专门负责抢险的。出了事,政府抢险,保险公司赔偿,什么事情都不会丢。有了安保互动,现在我们重庆的老板会主动报案,有人善后有人抢险,就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就是搞好全国的4大基地,这是国家安监总局给我们的牌子,搞4大基地建设。一是安全研发基地,就是安全科研研发基地。因为中国的安全危险我们重庆都有,所以要在我们这里搞研究基地才行。还有我们有很多山区,搞研究搞爆破都不影响,所以这个基地设在我们这里,国家出3.9亿,我们出1.6亿,重庆市无偿提供120亩地。二是搞安全科技产业园区和安全应急产业园区。我们研发的成果怎么办,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转化为生产力。三是应急救援基地,整个西南片区的危险化学品救援基地、矿山救援基地、医疗救援基地和水上救援基地。水上就不说了,我们正处在长江的上游和中游之间,这段680km长。危化也不说了,我的危险化学品这么多,在国家也引起了重视。矿山就是我们的煤炭,这也很重要。四是教育培训基地,我们的安全要搞好,有3个因素制约,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况、管理缺陷。其中人的观念行为占了99%,任何事故都是人的行为造成的。我们现在死亡的75%都是农民工,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他们不懂安全。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开始实施了 “变招工为招生,变农民工为产业工人”政策。到2012年,高危行业禁止农民工进入了,怎么办?我们就打造了“三大行动”,第一个就是建造安全大学,现在是安全工程学院。正想和科技大学在组合,向教育部申报、更名,改为全国第一个安全大学。这个是培养高级人才的,比如我们的公务员、厂长、经理等,还有大学生、研究生。第二个就是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招收的全都是农民工。我们的规模最多搞到3~4万人,我这个和政府报告,政府已经批准了,也在我们示范工程里面。目前我们有15万在校的学生,在这些职业技术学校强制开设安全专业,比如建筑的、煤矿的,再招4万,就有19万。4年下来,我们就有近100万人,你要多少我都有人才可以提供。农民工必须经过我们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2~3年才成,甚至有的课程是4年。而我们政府也有配套政策,财政每年拨2800万元,农民娃考不上,可以考我们这个,政府补贴钱。培养一懂安全二懂技能的。每个学生都有一到两项特长和技能,这就是我们变招生为招工的办法。有一家危险化学品企业,现在他们正在建厂,他们要1200人,我让他们马上和我们的职业技术学校签合同,马上培养1200人,你们建好厂,我们这1200人也可以马上上班。他们很高兴,还可以根据他们的专业再增加内容,再重点学习本厂的化工。我们这个“三同时”,凡是新建、改建、扩建的企业,你们需要多少人,马上和学校签合同,工程一完,学校的学生也毕业了。这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绝招。这是我在四五年前,在中央党校讲课的时候讲的思路,很多领导人都说好,说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本质安全的问题,因为人的观念行为是最主要的。
这就是我们的四大基地:安全科研研发基地,研发成果安全科技产业基地、应急救援基地和教育培训基地。
“5”就是五大战役。
第一个就是文化促安。我就认为安全文化排在第一,是安全文化工程。
第二个就是投资保安。我们在全国建立了第一个安全投资的体系。建立安全投资公司、安全保险公司、安全咨询公司、安全租赁公司、安全典当公司,还有安全担保公司都建立起来,为安全投资服务。现在我们打造一个全国最新的、也是国务院3号文件中支持重庆建立各种产业基金。现在我就想在全国建立第一个安全发展基金,目前全国没有人搞。由政府出30%,剩下的我正和英国人在谈。引进英国的资金来,先来10个亿,然后政府是3个亿,一共是13个亿,建立安全发展基金,这个正在筹备。安全投资分为3个方面:第一个是体系建设;第二个就是强制企业的安全费用,企业安全费用一年就10个亿;第三就是政府,政府建立安全发展基金。我们“平安重庆”一共投资是34个亿,我手里有12个亿。从2003年和2004年开始,每年增长500万,今年是4000万,明年是4500万。另外还有专项定位的每年增长,2004年给我2500万,投资保安就解决好了。
第三是固基强安。就是抓基层基础建设。我们这个“双基”就是基层基础,装备人员投资。有了投资,就有了基层基础的保障了。今年市政府的1号2号文件也写得很清楚,第一解决我们的机构、编制、人员、装备、投资几个大问题。现在我们要求每个区县必须有执法大队和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这两块是必须要有的。每个乡镇必须建安全监管办公室,建立这三个机构,没有的一票否决,这在全国没有。我们现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是全部建到乡。然后乡里面成立安监办。人员根据上级规定的,每个县的执法大队不少于8~10个,小的县8个,大的10个。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不少于5~8个,小的5个,大的8个。这是机构人员,然后还有经费。除了财政的钱,每个区县200万,每年增长15%。然后是装备,我们现在正在招标配备,我们每个区县要配备2台车,一台抢险车,一台执法车。每个乡镇也要配备两台车,一台抢险车一台执法车,这两个一个是事前预防,一个是事后救援,应急救援叫事后,执法车是事前,把事前和事后弄好。我们每个区县拨150万,每个乡镇配25万,每个村配5000元,我们配到村一级,一共有1万多个村。
第四就是科技兴安。科技兴安就是利用国家的两个平台,现在我们重庆有安科院重庆分院、煤科院重庆分院。我的煤科院是2700多人,70%是研究生。所以市政府要求我们的安科院必须增加到1000人。另外还要建立我们的科研研发基地。人才队伍建设有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大学以及未来组建的安全大学,这是发挥我们的专家、安全工程师的作用。
我们专门制订了一套安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办法,就是把全国的转化成果拿来,我想了三句话:要安全科研研发项目找重庆;要安全产品找重庆;要安全人才找重庆。
第五个就是依法治安。法律法规上,我们的《安全生产条例》解决了乡镇没有执法权问题,解决了综合监管和专项监管的关系问题。执法队伍上,我们有市级执法总队,区县执法大队,乡镇执法中队。执法中队我们争取今年全部建完,我们要全部招收学习法律的研究生。在执法装备设备上,在每个中队都配备执法车,这在全国也是没有的。在执法服装上,我们是市里特批的重庆的执法服装。我们执法的仪器、检验设备全部配齐,服装准备好,车辆准备好,名正言顺地建立起来。
这“12345”,就是我们示范区的主要抓手。
记:重庆创建全国“安全保障型城市示范区”,对其他地区和城市有什么借鉴作用呢?
肖:我们重庆市的环境是7山2水1分地。70%的山地,20%的水面,只有10%的平地。“721”的结构,你想我的工作怎么抓。我们这里是“五毒俱全”,全国有的我们都有,全国没有的我们也有。道路水路煤炭,尤其是消防,上海的高楼数量比我们多600多栋,现在高楼的数量第二,密度是全国第一,他们出了事情救得了,我们这里连车都开不进去,相当危险。所以我们搞好了全国每个行业都可以借鉴,第一我们这里最危险,“五毒俱全”最有典型性,第二我有一套办法。正如中央政法委副秘书长王其江在“平安重庆”建设动员部署大会上说的,“平安重庆”建设为全国深化平安建设做出了示范和表率,探索平安建设工作的新经验,创新体制机制、方式方法,可以为西部乃至全国贡献更多更好的经验做法。
编辑 韩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