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库是非煤矿山企业的重大危险源之一。近年来,尾矿库的安全运行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2005年初,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开展了为期2年的尾矿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分3步对尾矿库展开治理:一是先摸清尾矿库的底数,找准存在的问题,为整治和监管打下基础;二是针对查找出的隐患和问题,制定整治方案,加强基础管理,狠抓整治工作的落实;三是开展技术服务,强化源头管理和日常监管。
摸清底数 找准问题
针对尾矿库底数不清、问题不明的情况,2005年4~6月,四川省安全监管局专门组织尾矿库设计和管理方面的专家,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分别到13个市、州的每一个尾矿库进行了安全检查和调研,摸清了全省尾矿库的底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截至2007年9月底,四川省有尾矿库104座。其中,有二等库2座,三等库15座,四等库25座,五等库62座。
四川省境内尾矿库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对尾矿库的安全功能认识模糊
有的业主把尾矿库当作水库蓄水,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布局不合理,尾矿库选址不当
个别尾矿库下游基础设施和民居多,有的形成了串联库。
3.建设管理上存在问题,设计有缺陷
部分尾矿库建库文件资料缺失,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把关不严;有的尾矿库是由水利勘察设计系统设计的,兼有水库的蓄水功能,满足不了安全要求;有的尾矿库是利用“河流改道”修建的,在设计中没有考虑按永久性水利工程的要求设计施工,很可能造成暴雨洪水翻坝、溃坝;有的尾矿库是自行建设或聘请私人指导修建的,缺乏基础资料,安全无保证;有的尾矿库设计不规范或根本没有安全设计,个别尾矿库设计资料严重缺乏,坝体稳定性较差,排洪、排渗系统不完善。
4.管理机构不完善,技术人员缺乏
部分尾矿库企业无专门的尾矿库安全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
5.安全管理差,现场管理混乱
有的尾矿库干滩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随意放矿;有的子坝没有按设计规定的坡比进行修筑。
6.应急救援体系不健全,预案不完善
多数尾矿库的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达不到应急救援的要求。特别是对尾矿库下游的人员分布和工业经济设施不清楚,若遇险情或发生事故,如何联系,如何组织人员撤离和财产转移等内容缺乏详细的规定。
7.闭库管理不符合规定
四川省有几个尾矿库已经闭库或即将闭库,但都没按规定进行闭库设计,更没有对坝体作稳定性试验研究。
制定方案 狠抓整改
1.提出方案,及时部署
针对调查摸底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2005年9月,四川省安全监管局专门制订了整治方案,从组织机构、措施落实、资金筹集、工作要求和整治时限等5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所有新、改、扩建尾矿库必须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和监理,必须通过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验收审查。
对过去一些自行建设或聘请私人指导修建的尾矿库,必须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对原尾矿库运行系统设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鉴定,并补作整改设计。企业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不得擅自修改或随意加高改变坝的结构。
2007年6月,为认真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4部委局《关于印发开展尾矿库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对尾矿库的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再次进行了部署。
2.强化宣传培训,着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针对一些中小尾矿库缺乏管理人才,尤其是懂技术的管理人员,部分业主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情况,四川省安全监管局专门举办了“尾矿库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培训班”,对尾矿库业主、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法》《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培训,提高了尾矿库业主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3.分级负责,狠抓落实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对38个有问题的尾矿库,按照存在问题的大小分成3类,由省、市(州)、县3级安全监管部门分别挂牌整治。
第一类是事故隐患较突出的尾矿库,由四川省安全监管局挂牌督办,省、市、县3级监管;第二类是问题较大的尾矿库,由市(州)安全监管部门挂牌督办,市、县安全监管部门监管;第三类是存在一般问题的尾矿库,企业制定整改方案后,经县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批准后实施。
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强化整改的原则,四川省安全监管局逐一制定了隐患整治方案,增加安全投入,认真开展尾矿库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提高坝体稳定、增设和改建排洪系统、改变放矿方式、在坝体上种植各种植被等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使过去的危库、险库、病库变成了正常库。
4.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抓好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要求所有尾矿库和尾矿堆场(或沉沙池),必须按规定编制本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必须查清尾矿库下游居民的分布和工业经济及重要设施的分布情况;必须有处理尾矿库溃坝、自然灾害等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要求企业必须在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的资料中同时上报。
5.抓好闭库监管,消除事故隐患
针对四川省5座尾矿库已经闭库或即将闭库的问题,四川省安全监管局督促业主按照规定进行闭库设计、施工等相关工作。同时,要求设计和施工方案必须报安全监管部门审查,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闭库。对因种种原因无法找到业主的尾矿库,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将其作为重大隐患以省政府安委会的名义公告,挂牌督办。
强化源头管理
1.严格行政许可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许可条件,对申办《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尾矿库,逐一进行了现场核查。对达不到许可条件的企业,一律不予发证,并要求企业限期整治。整改不合格的,不准恢复生产。
2.严格“三同时”制度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从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开始,严格审查把关,积极开展了尾矿库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的安全审查和竣工验收工作。为把好审查关,四川省安全监管局多次通过网上传输相关资料,请全国著名的尾矿库专家把关。
开展技术指导
针对四川省尾矿库基础管理薄弱、技术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四川省安全监管局鼓励有资质的研究院所、中介机构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等工作。如四川有色研究院同部分尾矿库企业签订了技术服务合同,指导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整治和规范基础管理工作。同时,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督促尾矿库企业完善安全管理机构和配足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完善设计、施工建设、安全管理的相关基础资料;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应急预案,配备应急装备,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强化现场管理,规范作业方式。
加强监管,严格执法
四川省安全监管局组织了多次尾矿库专项检查活动,特别是每年5月雨季之前和7月、8月主汛期,各级安全监管部门督促尾矿库企业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对尾矿库的坝体稳定性、排洪系统、应急救援等进行重点检查,确保尾矿库安全渡汛。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下发整改指令,督促限期整治,并逐一验收。对违法行为,依照有关规定,严肃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