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2014 年 4 月 10 日
- 性别
- 保密
- 收听数
- 0
- 职位
- 1
- 自我介绍
- 孙守仁|||心地善良, 淡泊名利,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易安名:孙守仁,博客:孙守仁,男,汉族,1942年9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凌海市(锦县)。1963年毕业于阜新煤校,1988年大专毕业(函授)。原在北票矿务局和辽宁轮胎厂工作,做过矿工,记者、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以“工厂故事”为主,兼写儿童小说,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厂长经理报》、《中华合作时报》、《劳动保护》、《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星火》、《少年小说》、《小溪流》、《青年作家》、《聪明泉》等5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400篇,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其中代表作《翻飞的燕子》、《选择》分别入选杨晓敏主编的2003、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出版了小说集《新衣裳 旧衣裳》、《原色》和报告文学集《七彩光》;主编了《企业班组建设》、《企业党务工作指南》等书籍,同他人合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篇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得省级征文奖。创作感言:以“工厂的故事”和儿童小说为伴,以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为创作主流,以勿重复自己或他人为创作准则,以博得读者欢悦为幸事。
|||中国|||辽宁|||朝阳|||马|||AB|||共产主义者|||退休|||已婚|||大学||||||0421-2837937|||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 - 个人主页
- 听众数
- 3
- 在线时间
- 460 小时
- 相册
- 0
- 帖子
- 298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好友
- 4
- 主题
- 10879
- 分享
- 0
- 注册时间
- 2007-9-12
- 最后登录
- 2017-2-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91119
- 精华
- 4
- UID
- 10729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Rank: 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未绑定新浪微博](http://bbs.esafety.cn/xwb/images/bgimg/icon_off.gif) - 最后登录
- 2017-2-5
- 帖子
- 29834
|
鸡蛋煮多久最有营养2015年04月11日08:43 新浪健康博客 我有话说(43人参与) 收藏本文
图片来源:东方IC
芙蓉导读:鸡蛋是不折不扣的性价比最高的全营养食品,从营养的消化和吸收率而讲,煮鸡蛋是最高的。但是鸡蛋煮多久吃才最有营养?如果时间太短,蛋清都没有全完凝固,有吃进去胰蛋白酶抑制剂和抗生物素蛋白,影响消化、不利健康;煮得太久了蛋黄都发黑了,吃起来口感不好,也不利于消化。那么究竟,煮多久是最合适的呢?营养与美味可以兼得!今天和大家分享微信公号“中国临床营养”的一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
长时间煮鸡蛋会产生硫化物,营养流失难消化
蛋煮久了,蛋黄为何会出现黑绿色物质,这层黑绿色的物质是什么呢?记者请教了台州市营养协会秘书长顾志超。
顾志超介绍,鸡蛋分成蛋黄、蛋清和蛋壳三层。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62℃-64℃,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黄不熟。
而鸡蛋在沸水中煮,超过10分钟,鸡蛋内部就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蛋白质结构会变得紧密,不易与胃液中的蛋白质消化酶接触,因此很难被消化。蛋白质含蛋氨酸,长时间加热后,分解出硫化物,与蛋黄中的铁元素反应形成硫化铁和硫化亚铁。这也是为何鸡蛋蛋黄外层会产生黑绿色的原因。
蛋黄外面包裹的黑绿色物质会影响身体健康吗?专家解释,长时间煮的鸡蛋营养会流失不少,产生的硫化铁和硫化亚铁不易被人体吸收,儿童或者肠胃消化功能较弱的人吃了这种黑蛋黄煮鸡蛋就容易不消化,甚至发生胃痛。
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容易引起腹泻
那么,市民们认为怎样煮鸡蛋有营养呢?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多年轻人认为吃半生不熟的鸡蛋比较有营养。“鸡蛋煮太熟了,味道不怎么样,吃了胃还不舒服。”椒江的小金告诉记者,“周围很多人都喜欢吃半生不熟的鸡蛋,尤其是吃西餐,端上来的鸡蛋都是半生不熟的。”
鸡蛋煮久了没营养,但是煮得不熟也不好。专家表示,实际上,鸡蛋在形成过程中,可能有细菌,未熟的鸡蛋没能杀死细菌,吃了易引起腹泻。因此,鸡蛋要高温煮熟后再吃。
专家提醒市民,鸡蛋虽营养丰富,但不宜多吃。为保证平衡膳食,满足机体需要,又不致营养过剩,一般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2个鸡蛋为宜;中青年人、从事脑力劳动或轻体力劳动者,每天可吃2个鸡蛋;从事重体力劳动,消耗营养较多者,每天可吃2~3个鸡蛋;少年儿童由于长身体,代谢快,每天应吃2~3个鸡蛋。孕妇、产妇、乳母、身体虚弱者以及进行大手术后恢复期的病人,需要多增加优良蛋白质,每天可吃3~4个鸡蛋,但不宜太多。
怎样吃鸡蛋有营养?
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可见,煮鸡蛋是最佳吃法,但吃时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和老人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消化吸收。鸡蛋中维生素C含量不高,所以吃鸡蛋时最好辅以适量的蔬菜。
要使煮鸡蛋不破壳,除了用冷水煮蛋外,在水中放入一点盐是有效的防裂措施,这个办法对于有一些细纹的鸡蛋也有效。另外,煮鸡蛋前先把蛋放入冷水浸泡一会儿,以降低蛋内气压;然后用中等火候煮沸,即可防止蛋壳破裂,避免营养素流失。鸡蛋煮沸后,再煮5分钟,停火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刚好变性凝固,消化率最高,各种营养素基本没有受到破坏,营养价值较高。
在营养方面,水煮10分钟以内的鸡蛋,消化率最高,营养成分基本上没有损失。煮蛋时,水必须没过蛋,否则,浸不到水的地方蛋内蛋白质不易凝固,影响蛋白质消化率;蛋中还含有抗生物素物质,抗胰蛋白酶物质也未被彻底破坏。前者能引起人体内维生素H缺乏,后者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消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