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论坛

 找回网站密码
 注册易安网通行证

用新浪微博连接

一步搞定

查看: 63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事故预防原理-安全评价师考试

[复制链接]

版主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20-8-12
帖子
54076

优秀版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章仁根 发表于 2016-5-25 10:16:5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论体系。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2、专家评议法包括专家评议法和(专家质疑法 )二种。
  3、海因里希认为,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4、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
  5、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有用机器代替人、(冗余系统)、耐失误设计、警告和(人、机、环境匹配)等。
  6、安全教育的三个阶段是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教育)(安全态度教育)
  7、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是全员参加安全管理、(全过程安全管理)(全方位安全管理)
  8、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范围与目标、危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监督与审查),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9、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其中,()类、()类建筑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
  10、根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 2-2002),化学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可分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最高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三类。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转发到微博
我以我血荐安全,辅就世人安康路。这里有许多安全资料可供下载,欢迎光临:http://www.esafety.cn/blog/u/3012/index.html

版主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20-8-12
帖子
54076

优秀版主

沙发
章仁根 发表于 2016-5-25 10:17:16 |只看该作者
  事故预防原理
  防止事故,首先必须弄清事故发生和控制原理,即事故预防原理。
  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论体系。它以伤亡事故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事故致因因素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在具体的事故预防工程技术对策中,一般要遵循如下技术性原理。
  (1) 消除潜在危险的原理 即在本质上消除事故隐患是理想的、积极的、进步的事故预防措施。其基本的做法是以新的系统、新的技术和工艺代替旧的不安全系统和工艺,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例如,用不可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以导爆管技术代替导火索起爆方法;改进机器设备,消除人体操作对象和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排除噪声、尘毒对人体的影响等,从本质上实现职业安全卫生。
  (2) 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理 即在系统危险不能根除的情况下,尽量地降低系统的危险程度,一旦系统发生事故,将使其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最小。如手电钻工具采用双层绝缘措施;利用变压器降低回路电压;在高压容器中安装安全阀、泄压阀抑制危险发生等。
  (3) 冗余性原理 就是通过多重保险、后援系统等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系数,增加安全余量。如在工业生产中降低额定功率;增加钢丝绳强度;飞机系统的双引擎;系统中增加备用装置或设备等措施。
  (4) 闭锁原理 在系统中通过一些原器件的机器联锁或电气互锁,作为保证
  安全的条件。如冲压机械的安全互锁器,金属剪切机室安装出入门互锁装置,电路中的自动保安器等。
  (5) 能量屏障原理 在人、物与危险源之间设置屏障,防止意外能量作用到人体和物体上,以保证人和设备的安全。如建筑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反应堆的安全壳等,都起到了屏障作用。

我以我血荐安全,辅就世人安康路。这里有许多安全资料可供下载,欢迎光临:http://www.esafety.cn/blog/u/3012/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版主

论坛元老

Rank: 7Rank: 7Rank: 7

最后登录
2020-8-12
帖子
54076

优秀版主

板凳
章仁根 发表于 2016-5-25 10:17:39 |只看该作者
  (6) 距离防护原理 当危险和有害因素的伤害作用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时,应尽量使人与危险源距离远一些。噪声源、辐射源等危险因素可采用这一原则减小其危害。化工厂建在远离居民区,爆破作业时的危险距离控制,均是这方面的例子。
  (7) 时间防护原理 是使人暴露于危险、在有害因素存在的地方停留的时间缩短到安全程度之内。如开采放射性矿物或进行有放射性物质参与的工作时,缩短工作时间;粉尘、毒气、噪声的安全指标,随工作接触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8) 薄弱环节原理 即在系统中设置薄弱环节,以最小的、局部的损失换取系统的总体安全。如电路中的保险丝、锅炉的熔栓、煤气发生炉的防爆膜、压力容器的泄压阀等。它们在危险情况出现之前就发生破坏,从而释放或阻断能量,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
  (9) 坚固性原理 这是与薄弱环节原则相反的一种对策。即通过增加系统强度来保证其安全性。如加大安全系数,提高结构强度等措施。
  (10) 个体防护原理 根据不同作业性质和条件配备相应的保护用品及用具。采取被动的措施,以减轻事故和灾害造成的伤害或损失。
  (11) 代替作业人员的原理 在不可能消除和控制危险、有害因素的条件下,以机器、机械手、自动控制器或机器人代替人的某些操作,防止危险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危害。
  (12) 警告和禁止信息原理 采用光、声、色或其他标志等作为传递组织和技术信息的目标,以保证安全。如宣传画、安全标志、板报警告等。
我以我血荐安全,辅就世人安康路。这里有许多安全资料可供下载,欢迎光临:http://www.esafety.cn/blog/u/3012/inde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易安论坛 ( 京ICP备11028188号  

GMT+8, 2024-6-1 19:03 , Processed in 0.496742 second(s), 27 queries .

© 2006-2014 易安网.

易安论坛程序支持:Comsenz Inc & Discuz!X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