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2014 年 4 月 10 日
- 性别
- 保密
- 收听数
- 0
- 职位
- 1
- 自我介绍
- 孙守仁|||心地善良, 淡泊名利,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易安名:孙守仁,博客:孙守仁,男,汉族,1942年9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凌海市(锦县)。1963年毕业于阜新煤校,1988年大专毕业(函授)。原在北票矿务局和辽宁轮胎厂工作,做过矿工,记者、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以“工厂故事”为主,兼写儿童小说,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厂长经理报》、《中华合作时报》、《劳动保护》、《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星火》、《少年小说》、《小溪流》、《青年作家》、《聪明泉》等5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400篇,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其中代表作《翻飞的燕子》、《选择》分别入选杨晓敏主编的2003、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出版了小说集《新衣裳 旧衣裳》、《原色》和报告文学集《七彩光》;主编了《企业班组建设》、《企业党务工作指南》等书籍,同他人合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篇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得省级征文奖。创作感言:以“工厂的故事”和儿童小说为伴,以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为创作主流,以勿重复自己或他人为创作准则,以博得读者欢悦为幸事。
|||中国|||辽宁|||朝阳|||马|||AB|||共产主义者|||退休|||已婚|||大学||||||0421-2837937|||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 - 个人主页
- 听众数
- 3
- 在线时间
- 460 小时
- 相册
- 0
- 帖子
- 298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好友
- 4
- 主题
- 10879
- 分享
- 0
- 注册时间
- 2007-9-12
- 最后登录
- 2017-2-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91119
- 精华
- 4
- UID
- 10729
- 最后登录
- 2017-2-5
- 帖子
- 29834
|
肥胖成为时代病,中国人真是胖不起
2016年12月25日09:09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受访专家:
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 朱善宽
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郭启煜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李文慧
很多人认为“胖”是一种时代病,相比欧美人的肥胖程度,中国人的胖不值一提。但现实情况是,近年来大量数据证实,中国人不仅肥胖人数升得快,从人种、基因等角度说,更是“胖不起”。
中国人的胖有两大特点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今年公布的一项历时40年、覆盖1920万成年人的调查表明,全球肥胖人口已升至6.41亿,同时,中国超越美国成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更关键的是,我国的肥胖情况还呈现出两大特色:一方面是增幅迅猛。数据显示,中国的肥胖率在过去30年里足足翻了一番。其中,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肥胖率为11.9%,比2002年上升了4.8个百分点;6~17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6.4%,比十年前上升了4.3%。不论成人还是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幅度都在增加。另一方面是腹部胖。我国肥胖人群多以向心型肥胖(梨型身材)为主,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挺起了“将军肚”。
我们的胖危害更大
“中国人真是胖不起。”浙江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朱善宽说,近年来,肥胖正在改变着国人的疾病谱,这是因为脂肪组织的内分泌功能十分活跃,能分泌多种激素和脂肪细胞因子,调节整个机体的新陈代谢、免疫应答等重要功能。而中国人因为基因问题,一旦发胖,有可能更危险。
胰岛脆弱易患糖尿病。朱善宽说,国人胰岛素敏感性不是很高,肥胖会让本就不“灵敏”的胰岛素雪上加霜,极易受糖尿病侵袭,这也是目前中国糖尿病患者数居全球首位的原因。
小骨架招来关节病。国人骨骼厚度和宽度相对较小,体重增加容易引发关节炎、肌肉劳损等问题。此外,国人奶制品摄入量不足,骨骼质量相对较差,一旦胖了,对骨骼和关节都是额外负担。
扰乱激素难怀孕。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文慧说,相比欧美女性,中国女性体内胰岛素水平较低,而胰岛素水平受肥胖影响,会引发女性月经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数据显示,我国不孕不育者已超4000万,占育龄人口的12.5%,而20多年前,这一数字仅为3%。
代谢综合征风险大。“我们曾在中美两国进行过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中国人肥胖并发症流行程度要高于美国白人,其中血脂异常风险30%,高血压风险28%,代谢综合征风险38%,高尿酸症高达48%,这些都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指标。”朱善宽说。
基因决定胖不起
专家说,真正让中国人成为肥胖“易感人群”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种基因、饮食结构和环境影响。
首先,基因和人种对肥胖程度影响很大。朱善宽说,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脂肪更倾向于堆积在深皮下组织和内脏组织中,这种“胖”相对于欧美人看得见的“胖”更危险。试想,器官周围都被厚厚的脂肪包围着,其正常功能势必受到影响和损害。
其次,饮食习惯也是造成肥胖的主因。李文慧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饮食结构主要以谷物粮食为主,导致了国人遗传基因对粮食的代谢效率较强,对肉类和油脂代谢比较差。而这种身体代谢能力恰恰与国人饮食结构相背离,因为现代人肉类、油脂摄入量在增多,主食却吃得少了。
再次,海军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郭启煜表示,如果以上方面控制不好,还会祸及下一代,造成肥胖“代际遗传”。研究发现,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孩子发胖的机会是30%。如果父母双方都肥胖,孩子发胖的机会是50%~60%。不仅如此,中国父母习惯用“吃”来奖励孩子,买甜饮料、吃汉堡是惯用做法,却在无意中伤了孩子健康。
控好体重从孩子抓起
朱善宽表示,根据国人体质特点,国家设定了更为严格的体质指数(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BMI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
谈到如何管住肥胖,专家们一致认为需从娃娃抓起。郭启煜说,如今中小学校周边的零食快餐店不计其数,孩子长期被可乐、薯条包围。以麦当劳为例,他们今年曾宣布,未来五年将扩大在华市场,新增1500多家门店。对于中国的肥胖控制,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所说,儿童肥胖是整个社会的过错,而不是孩子的错。因此,控制住“孩子胖”才有可能控制住整个社会的胖。这方面,外国一些做法值得借鉴。比如,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规定学校两英里内不能出售甜味碳酸饮料,不得在附近出售零食;小胖墩儿都要登记在册,学校有责任敦促老师帮助孩子减轻体重;印度对快餐征收“肥胖税”等。
李文慧建议,预防肥胖还要注意饮食和规律生活。饮食以谷物粮食为主,多摄入一些果蔬、豆类、奶类,减少油、盐、糖的摄入。需要注意的是,控制体重不是越瘦越好,建议将BMI控制在21~25左右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