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2014 年 4 月 10 日
- 性别
- 保密
- 收听数
- 0
- 职位
- 1
- 自我介绍
- 孙守仁|||心地善良, 淡泊名利,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易安名:孙守仁,博客:孙守仁,男,汉族,1942年9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凌海市(锦县)。1963年毕业于阜新煤校,1988年大专毕业(函授)。原在北票矿务局和辽宁轮胎厂工作,做过矿工,记者、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以“工厂故事”为主,兼写儿童小说,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厂长经理报》、《中华合作时报》、《劳动保护》、《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星火》、《少年小说》、《小溪流》、《青年作家》、《聪明泉》等5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400篇,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其中代表作《翻飞的燕子》、《选择》分别入选杨晓敏主编的2003、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出版了小说集《新衣裳 旧衣裳》、《原色》和报告文学集《七彩光》;主编了《企业班组建设》、《企业党务工作指南》等书籍,同他人合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篇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得省级征文奖。创作感言:以“工厂的故事”和儿童小说为伴,以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为创作主流,以勿重复自己或他人为创作准则,以博得读者欢悦为幸事。
|||中国|||辽宁|||朝阳|||马|||AB|||共产主义者|||退休|||已婚|||大学||||||0421-2837937|||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 - 个人主页
- 听众数
- 3
- 在线时间
- 460 小时
- 相册
- 0
- 帖子
- 298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好友
- 4
- 主题
- 10879
- 分享
- 0
- 注册时间
- 2007-9-12
- 最后登录
- 2017-2-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91119
- 精华
- 4
- UID
- 10729
- 最后登录
- 2017-2-5
- 帖子
- 29834
|
脊柱“亚健康”,身体大隐患 罗震 2016年11月26日09:35 来源: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原标题:脊柱“亚健康”,身体大隐患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很多人都知道,身体“亚健康”需要调理,但脊柱“亚健康”却常常被忽略。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头晕、头痛、眼胀、胸闷、腿麻,这些症状的发生,都有可能是因脊柱错位所致,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筋出槽,骨错缝”。这就如同蝴蝶效应,看似不相关的事件,其实内在有着紧密的关联。
脊柱错位,全身受累
祖国医学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调节机体活动、沟通上下、表里内外的通路。而人的脊柱就如同一棵大树,位于身体的中轴,是身体的支柱、栋梁,可以说,脊柱是人体的第二条生命线。一旦脊柱发生错位,气血就不能正常运行。
脊柱分为颈椎、胸椎、腰椎、骶椎、尾椎五部分,这些脊椎骨并非整齐划一的光滑圆柱体,而是通过各种表面突起与凹陷,形成关节,再辅以韧带、椎间盘,使得脊柱环环相扣,紧密相连。脊柱里面和椎体周围又布满重要神经,一旦发生错位,就会对椎管、肌肉、神经等造成压迫,导致经络不畅,进而影响全身。正所谓骨正则筋柔,筋柔则气血畅通。
研究发现,许多不适症状,都能找到对应的脊柱错位。一些头面部症状,如偏头疼、头晕、耳鸣、口吃、语迟、视物不清,通常是寰枢关节失稳所致。胸闷气短、心悸、胸背痛等类似冠心病和心梗前兆的症状,往往是胸椎2到6节关节失稳所致,从而累及到内脏,器官,出现功能异常,要注意鉴别。手臂、肩部麻木,通常是颈椎4到7节功能失稳所致。一些妇科疾病如盆腔炎、附件炎症状,出现下腹痛、小腹坠胀、腰酸无力,也常常是由于腰骶部失稳及骨盆倾斜所致。
患病人群趋向年轻化
有人会疑惑,自己并没有进行体力劳动,脊柱病从何而来?其实,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脊柱疾病不降反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过去的脊柱病,往往是因长期劳作造成的劳损,而现代人更多的是因久坐导致的侧弯、错位。很多人长时间伏案工作,往往在电脑前一坐就是一天,这样会使脊柱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加之空调的普及,对本已脆弱的脊柱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风寒湿邪大肆侵犯劳损组织,导致寒湿生疾。
虽然很多人已经感觉到不舒服,也到过医院就诊,但在现代检测仪器面前,轻微的脊柱错位也很难被发现,所以没能得到恰当的干预。长此以往,就会诱发各种疾病,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能及时调整脊柱的“亚健康”状态,可防止许多疾病的发生。
对于普通的办公室病,采用推拿、按摩一般就能解决,严重者则需要进行正骨。正骨是调整脊柱错位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结合解剖学、脊柱相关疾病等理论,运用传统手法,将发生错位的脊柱进行复位。脊柱恢复到正常状态,不适症状自然也就随之消失了。
老规矩包含科学道理
门诊中,很多颈肩痛、腰腿痛的患者,如果细究起来,都会发现他们平时的坐姿、站姿等习惯不够好。我国的老规矩中强调“站如松、坐如钟”,意思就是站要挺拔,坐要端正。其实,老规矩强调的不仅是礼仪,还包含着科学道理,不雅的坐姿、站姿,都会危及脊柱健康。
前不久,一种近似于坐与躺之间的慵懒姿势大为流行,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北京瘫”。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看似非常舒服放松的姿势,对腰椎造成的损伤也不容小觑。无论是瘫坐在床上还是沙发上,腰椎都会因缺乏足够支撑,使原有弧度被迫发生改变,骨盆向后倾斜,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增大,久而久之,腰肌劳损甚至腰椎间盘突出在所难免。还有很多人站姿懒散,长期无意识地驼背、弓腰,长此以往,容易脊柱侧偏。门诊中,常有青少年因此前来就诊。
另外,有人在坐着的时候,习惯翘“二郎腿”,这也会增加脊柱压力。人为什么会想要翘“二郎腿”?实际上这是身体疲劳的自然反应。因为坐得太久,身体就提示你变换姿势。长时间保持任何一个姿势,都会对骨骼、肌肉、韧带等造成损伤,即使是端坐,也不能长时间不动。正确的做法是每45分钟到一小时左右,就起来活动一下。可伸展一下四肢,转转脖子等。平常要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仪态,尽量做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正骨治疗切忌使蛮力
需要强调的是,推拿、按摩、正骨等,虽然对恢复脊柱健康非常有效,但治疗医生的手法至关重要,切忌使蛮力。
有些人在治疗过程中,误认为只有听到骨节发出“咔咔”的声响,才是复位的标志,还有人认为按得越使劲效果越好。某些没有经过正规学习的按摩师,往往也盲目追求发出声响而拼命用力,这样是非常危险的。并非每次复位都会发出声音,而且如果用力不当,不但不会缓解症状,还可能对患者造成损伤,甚至有瘫痪的风险(如脊髓型颈椎病)。因此,一定要找专业人士治疗。
正骨手法强调“稳”“准”“轻”“快”,其精妙之处在于用巧劲。治疗前,医生一定要先进行检查,用手指触按患者脊柱,检查各相关椎体棘突位置是否正常,患椎棘旁有无压痛,其椎旁筋肉是否变厚、挛缩、剥离等。在找准阳性结节点也就是俗称的筋疙瘩之后,再顺势将其平复。通常出现病灶的部位,会因不通畅而产生结节,有些严重的,皮肤色泽都会有所改变,较普通皮肤发黄、发暗、发黑。
经过治疗后,患者也要注意保护和锻炼,以免再次复发。要注意保暖、避免搬重物,减少剧烈运动,纠正不良站姿坐姿。生活中,应尽量选择硬一点的沙发、床,长期使用过软的沙发和床,对脊柱会有一定损伤。坐卧时可以用个靠垫,能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正骨虽然将力学结构矫正了,但是肌肉韧带还处于错位时的长度,还没适应新的力学结构,需要患者适当锻炼,来恢复关节的活动机能,增强肌肉的保护能力。游泳、散步、快走、慢跑等都是不错的选择,要避免举重、打羽毛球等需要向下加压加力的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