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
导读:如果现在让你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质量管理体系,你会想到什么?
质量管理体系在各行各业成为一种必需和时尚,但真正能运用其产生效益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却不多。质量体系管理的定位是否处于企业的重要位置,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运。
如果现在让你用几个关键词来总结质量管理体系,你会想到什么?某从事10年质量管理工作的华大牛总结出“退、实、细”三大要诀。
1、 退:有进步就是成功
现在大多数企业的体系管理都以应对审核为主,取得一张证书证明企业的“质量保证能力”,很少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去做。加之体系管理不能像运动员用了兴奋剂一样立马见效,作用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所以认同的人太少。想一下扭转他们的看法和工作习惯,难度太大。
所以,采取降低要求的方式,将体系要求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要求,选择一些难度较小、见效较快的目标,由易入难,分步实施,增加可行性。有进步就是成功!这就是所谓的“退”。
如在某生产车间,混料工序是很关键的一个工序。为了加强和规范混料工序的管理,对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总结出近30个控制点,想一下去改变难度较大,就优先选择几个重点去进行控制,如“投料的首件确认、按序号投料、磁铁清理”这三项,坚持了2个月,基本上员工也养成了习惯,问题也一下子少了近30%,这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成绩。
如果真按体系要求的那样“全面理解体系要求;全部按要求去执行、保留操作记录”,那么操作员就会整天忙个不停要么急的跳脚,要么一下转不过来跳槽。这就是“退”的重要性。
“退”也体现在方法上,在处理事件上可采用锐角理论,以“退”为进、分步实现目标,一方面是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另一方面也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差异所决定。
2、 实:解决实际问题
所谓“实”字诀是说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避虚务实,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借以扭转大家对体系运行“华而不实”的看法,为推动体系管理创造契机。
如在某家工厂中,工厂领导者让大家按体系要求对订单进行评审,以保证质量、交期,但没有人重视,觉得“在一张纸上签个名就能解决问题?”太虚了,没人愿意去做,最多只是签个名而已,内容都不看。当然,那时候的订单评审表也没写具体要求,只是个表格而已。由于评审信息不准确,生产计划形同虚设,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产能一直得不到释放,甚至于不能按期交货,怎么急都没用。
然后,对订单评审表进行了细化,如每个环节评审什么内容?遇到问题怎么处理?都做了明确,要求大家对自己签的名负上责任。如“物料是否齐备,欠缺什么?什么时候到位?以前有什么质量问题需要注意”等等问题。
经过大半年的实际运行,虽然还有部分内容不能完全落实,但计划的可行性提高了很多,在人员、设备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产能从以前每天的80吨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50吨左右。大家的产量工资一下子提了上去,这时候去谈订单评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又有几个人会去反对呢?解决实际问题,创造管理机会,是体系管理的又一大利器。
3、 细:让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所谓“细”是指质量管理体系中,想让一个要求或规定完全得以执行,准备工作一定要细致。
每个人对管理都有自己的理解,大多数人都认同:管理就是“组织/计划、协调实施、监督检查、改善”,我对管理的理解是:让抽象的事具体化;让复杂的事简单化。想做到这一点,“具体、细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毕竟每个人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不可能完全一样,想让大家认同一个方向,就不能让他们有任何产品歧义的机会。
在公司的《变更管理规程》中,原来规定的是“人、机、料、法、环发生重大变更时,应该以变更单的方式进行相关的申请和审批.....”,那什么是重大变更呢?如果不是重大变更怎么办?大家难免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轻则影响效率,重则造成质量事故。
所以,工厂管理者需编制了一份“变更审批一览表”,召集大家,将所有可能会出现的变更内容全部列出,逐个定义,全部注明了处理方式。这样,什么歧义都没有了,剩下的就看执行了。
质量管理过程中,加强了质量巡检的力度,要求对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进行检查和纠正。把能想到的影响因素全部列了出来,编成巡检表,他们要做的只是在每个工序一条条的对过去,在相应的位置打“√”、“×”就行了,那么就能够让员工在一周之内学会。
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制造业乃至整个企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永恒话题,需要高层的持续重视和授权。
当前,制造业的工作所面临的环境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变化加快、影响因素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哪一项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因此,从退、实、细三方面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督和改进非常重要,只有日常加强监督检查,包括对关键过程的过程审核及针对某个质量问题的专项审核,才能不断发现问题,有的放矢的实施改进,才能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近几年来,制造业正从高速增长逐步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因此,制造业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推动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一个组织能够做到以上3点,其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一定能够得到提高,产品及服务质量一定能得到稳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