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安论坛

标题: 从 “双因素理论” 看激励 [打印本页]

作者: wxsunhao    时间: 2022-8-24 22:42
标题: 从 “双因素理论” 看激励
从 “双因素理论” 看激励

原创 张应春 朗欧企管 2022-08-17

[color=rgba(0, 0, 0, 0.3)]



激励
导读:1959 年赫茨伯格提出了 “双因素理论”,将激励人们工作的有关条件分为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主要包括公司政策、 工资福利、 物质条件、 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 通俗理解就是最基本的工作需求;激励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成就感、 价值肯定、挑战性工作、 成长机会和奖金;如下图所示:



1. 涨工资不能很好地激励人
赫茨伯格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工资刺激、 福利改善等基础的工作条件统称为 “保健因素”,它们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意, 防止产生问题,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激励效果。工资属于保健因素,由此得出结论:企业通过涨工资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意,并不能很好地激励员工。

行为心理学曾研究了一个心理现象,即 “适应性偏见”。通俗地讲就是,经过一定时间后,人们对好的或者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的强大行为心理。

在职业生涯中,虽然员工的收入在不断地增长,但一般情况下员工只能保持 3 至 6 个月的兴奋期。因为在 “适应性偏见”  的影响下,员工很快就适应了这种 “加薪” 后的兴奋状态,甚至习以为常。高收入给员工带来的动力和喜悦是不可否认、 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的,但这种幸福感往往不能持久。

这里并不是反对给员工涨工资,而是要告诉管理者,不应把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希望只寄托于涨工资这个层面。当员工的保健因素得到满足以后,管理者应特别注意处理好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关系,善于利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转换作用。因为在很多时候,工作成就感、 价值肯定、奖金、 具有挑战性的成长机会比工资福利对员工更具有激励效果。
2.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
激励因素不能全员享有
保健因素只能升不能降。假如企业突然给员工降工资或减少基础的福利待遇,员工就会有很大的意见,容易产生不满情绪,消极怠工甚至罢工。工资等基础性的福利是员工的基本需求,属于保健因素,也是员工最敏感的需求,是只能升不能降的。这要求企业在做薪酬体系建设时,哪怕是计件制企业确定某一个产品的单价,都要严谨、 慎重和科学。

激励因素不能全员享有。湖北一家工厂曾做了全员股权激励,全厂有100 多人,董事长只占 5%的股,管理层、 员工分别按照一定比例持股。这位董事长对我说,刚开始推行股权激励的一两年,员工积极性很高,越往后就越难管,非常烦恼。其实,一旦全员享有激励因素的时候,这个激励因素本身就悄然转换成了保健因素,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奖金只能发给部分优秀员工,如果全部员工都可以拿到奖金,奖金就变成了基本工资,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
3.企业工资标准
既然通过涨工资不能激励人,企业该如何设定工资标准呢?你可能想到的是参考同行业员工的薪资水平。如果企业的 “人效”  没有达到同行的标准,企业的人工产值比高于同行的,企业采用同行业标准就丧失了竞争力 ;如果企业的“人效” 比同行的要高,但员工工资只是同行的水平,企业也留不住人,竞争对手会天天到企业挖人,具体应该如何设定企业的工资标准?

1.参考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工资产值比、 材料产值比和利润率

企业对比分析同行对标企业的工资产值比、 材料产值比和利润率,设定工资标准。需要强调的是,这里要核实信息获取渠道的可靠性。

2.分析企业发展阶段和需求

企业如果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短时间引进大量高质量的人才,可暂时减少对利润率的追求,设定高于同行的工资标准; 企业如果处在正常发展阶段或初创期,可能要多关注人工成本; 企业如果处于发展成熟期,制定工资标准时则要更多考虑激励效。

3.利用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转换作用

企业在实施激励时,应考虑是增加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特别是在增加保健因素时,考虑能不能增加激励因素,企业的保健因素需要配套激励因素。 这里不是反对企业增加全员的保健因素,而是强调必须要重视激励因素的作用。








欢迎光临 易安论坛 (http://bbs.esafety.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