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日
- 2014 年 4 月 10 日
- 性别
- 保密
- 收听数
- 0
- 职位
- 1
- 自我介绍
- 孙守仁|||心地善良, 淡泊名利, 实事求是, 务实实际||| 孙守仁,笔名:凌水、老孙,易安名:孙守仁,博客:孙守仁,男,汉族,1942年9月18日生于辽宁省凌海市(锦县)。1963年毕业于阜新煤校,1988年大专毕业(函授)。原在北票矿务局和辽宁轮胎厂工作,做过矿工,记者、政工干部,高级政工师,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作品以“工厂故事”为主,兼写儿童小说,曾在《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中国安全生产报》,《厂长经理报》、《中华合作时报》、《劳动保护》、《草原》、《北方文学》、《鸭绿江》、《星火》、《少年小说》、《小溪流》、《青年作家》、《聪明泉》等50余家报刊发表小说400篇,并有多篇作品被《小小说选刊》和《微型小说选刊》转载,其中代表作《翻飞的燕子》、《选择》分别入选杨晓敏主编的2003、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出版了小说集《新衣裳 旧衣裳》、《原色》和报告文学集《七彩光》;主编了《企业班组建设》、《企业党务工作指南》等书籍,同他人合著《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多篇文学作品和论文获得省级征文奖。创作感言:以“工厂的故事”和儿童小说为伴,以关注生命、关注安全为创作主流,以勿重复自己或他人为创作准则,以博得读者欢悦为幸事。
|||中国|||辽宁|||朝阳|||马|||AB|||共产主义者|||退休|||已婚|||大学||||||0421-2837937|||辽宁省朝阳市五一街二段14-21号, - 个人主页
- 听众数
- 3
- 在线时间
- 460 小时
- 相册
- 0
- 帖子
- 29834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好友
- 4
- 主题
- 10879
- 分享
- 0
- 注册时间
- 2007-9-12
- 最后登录
- 2017-2-5
- 阅读权限
- 100
- 积分
- 2391119
- 精华
- 4
- UID
- 10729
- 最后登录
- 2017-2-5
- 帖子
- 29834
|
这样喝粥竟然能治病
2016年10月26日08:29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分享到:
原标题:这样喝粥竟然能治病
英国《每日邮报》不久前刊登了一篇文章,名为《为什么粥是超级食物》,强调喝燕麦粥有助降低血脂,减少心脏病风险。事实上,喝粥的好处远不止于此。国人上千年的食粥历史证明,喝对粥可养生防病。
粥疗记载已有千年。“中国人喝粥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说,古籍中早有体现,《周书》就曾提到,自黄帝时起,人们开始“烹谷为粥”。历代文人也对粥有着别样感情。唐代白居易有“粥美尝新米”之诗;苏东坡喝粥后写下佳句:“身心颠倒不自知,更知人间有真味”;近代作家孙犁常年喝玉米粥,称“冬天在热炕上捧喝热粥,是人生一大享受。”
相对其他食物,粥的优势明显:制作简单、能滋补、易消化、养肠胃,且因五谷肉菜皆可入粥,味道全、营养丰富。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教授罗仁表示,喝粥助人长寿的例子历史上很常见。南宋陆游在古稀之年,不仅齿牙完坚,且耳聪目明,最终活到85岁,就与爱喝粥有关。陆游一生视粥为养生妙品,他在《食粥》一诗中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中医对粥的青睐,体现在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剂中。在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药”。张仲景会让患者服药后再喝热粥,发汗以促进药力发挥。他强调以“糜粥调养”,这对疾病预后和虚弱病人的保养有积极作用。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中也有不少关于药粥的记载,其《食治篇》中称,粳米能“养胃气,长肌肉”。
不同配料,各有所长
粥,两个“弓”夹着一个“米”,意指粥应以五谷为基础。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周迎春指出,选择不同的煮粥原料,可实现不同食疗效果。
大米粥。杨力说,大米粥对五脏的保养作用较为均衡,适合绝大部分人群。糯米作为大米的一种,含有较多黏质,补气作用更好。
小米粥。小米养心和胃,对胃有一定养护作用,且有助安眠。对老人、病人、产妇来说,小米粥是理想的滋补品。
玉米粥。研究证实,玉米中除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钙、镁、硒及多种维生素,有助预防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
红薯粥。红薯能养胃健脾,预防便秘。脾胃不好的人,适合加红薯煮粥。
燕麦粥。坚持喝燕麦粥,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水平,防治高脂血症。哈佛大学研究证明,每天喝一小碗粗粮粥,如燕麦粥,可延年益寿。
杨力强调,粥虽以五谷为主,但不能仅限于此,还应配以豆、菜、肉等,既增加营养,合理搭配食材还能增强保健效果。周迎春推荐,在五谷之外,加入红豆、红枣、莲子、桂圆,可增强养心、补血效果;加入黄豆、山药、山楂、白豆,利于健脾胃;绿豆、枸杞则能使养肝、护肝功效增加。
熬粥不难,好粥不易
熬粥不只是米加水,然后上火煮熟那么简单。周迎春认为,熬出“好粥”需要不少讲究。
选好原料。煮粥原料的好坏,对粥的质量起着决定作用。《粥谱》中认为,若用粳米制粥,“以香稻为最,晚稻性软,亦可取;早稻次之,陈廪米则欠腻滑矣”。新米富有胶质,具有黏性,煮出来的粥色白,滑嫩起胶,芳香可口;陈米因缺乏胶质,煮出来的粥不够“绵”,味道也不够纯正。
辨好水质。煮粥要选用活水,即长流水,因此用自来水煮粥即可。有井水、泉水的地区,用这些活水煮粥效果会更佳。
洗米轻柔。谷类外层营养成分比里层多,豆粒外层含大量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在淘洗时不要太用力、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洗,也不要加碱,会破坏维生素。
用好火候。《粥谱》中说:“煮粥以成糜为度,大候未到,气味不足,火候太过,气味遂减。”要注意的是,煮粥应一气煮成,不能中途间断或加冷水,否则粥味不浓不香。
罗仁和南方医科大学邝柳燕推荐,入冬后,可喝点龙眼枸杞粥,龙眼肉10克,枸杞20克,莲子15粒,粳米100克,加水同煮,粥成加冰糖适量食用,有养血补肾之功。脾胃消化不良的人,可试试橘皮粥,粳米100克煮至将成时,加入20克橘皮细末,再煮10分钟即成。山药粥能强身健体,适宜各种人群,山药30克,粳米180克,一起入锅煮熟即成。
最后,专家提醒,喝粥一般以热粥为好,特别是助发汗、促病愈时。粥虽好,但只建议每日一餐,不要过多。糖尿病病人尽量少喝,以防血糖升得太快。▲(本文由本报记者张芳采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