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http://www.esafety.cn/blog/wll/73171/index.html
载入中.......................
博客公告
载入中.......................
时间记忆
载入中.......................
博客登陆
载入中.......................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留言
载入中.......................
博客相册
博客好友
载入中.......................
友情连接
博客统计
载入中.......................
过氧乙酸的主要特性 | 2015-8-7 11:02:00
过氧乙酸的主要特性
过氧乙酸又名过乙酸、过醋酸或过氧化乙酸,其含量≤43%,含水≥5%,含乙酸≥35%,含过氧化氢≤6%并含有稳定剂,属于危险化学物品,是有机过氧化物,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为强氧化剂,根据GB6944—86关于危险化学品分类,过氧乙酸属于有机过氧化物,采用的国标编号为52051。在危险化学物品中被列为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类化学物品进行管理。
(一)过氧乙酸的物理特性
过氧乙酸是无色或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烈的酸败臭刺激气味,在常温常压下为液态储存于压力容器中,在空气中易挥发、分解,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对热不稳定,加热可发生爆炸,沸点105℃,宜在低温、通风、避光、阴凉的环境中储存。过氧乙酸溶液为过氧乙酸与乙酸的混合物,含过氧乙酸量有20%、30%、40%的制品,使用时用水稀释成所需的浓度。
(二)过氧乙酸的化学特性
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基(—O—O—),性质不稳定,易分解,热稳定性差,为强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氧化性,与酸、碱、无机氧化剂和还原剂都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三)过氧乙酸的作用及使用过程中的危险特性
1、强氧化性
过氧乙酸为强氧化剂,有很强的氧化性,遇有机物放出新生态氧而起氧化作用,与次氯酸钠(又名84消毒液)、漂白粉等被作为医疗或生活消毒药物使用,为高效、速效、低毒、广谱杀菌剂,对细菌繁殖体、芽孢、病毒、霉菌均有杀灭作用。因此可用它来进行杀菌、消毒。此外,由于过氧乙酸在空气中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对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价格便宜,目前我们在预防非典时的杀菌、消毒剂主要就是过氧乙酸。在医学方面的主要作用和用法如下:
(1)浸泡消毒:以0.3%—0.5%溶液浸泡消毒;医务人员用以洗手时,用0.2%的溶液浸泡1分钟即可。
(2)喷雾消毒:以0.1%—0.4%溶液对房屋、家具、门窗等进行喷洒。
(3)熏蒸消毒:以20%成品熏蒸(1—3g/m3),用于实验动物室及无菌室消毒。
(4)饮水消毒及污水处理:使饮水或污水含本品0.01%消毒0.5—1小时,可获较好效果。
(5)医疗方面:可用于治疗甲癣,处用1%溶液浸泡20分钟,3次/日,连续2周。0.5%溶液局部使用可治疗手足癣。
2、不稳定性
纯过氧乙酸极不稳定,在-20℃时就会发生猛烈爆炸,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过氧乙酸大都是浓度为40%左右的过氧乙酸溶液,但其性质也很不稳定,在室温下可以分解放出氧气,遇明火或高温发生自燃、燃烧或爆炸。
3、低毒性和腐蚀性
过氧乙酸具有一定的毒性和很强的腐蚀性,对皮肤和眼睛有强烈的刺激性,对皮肤可发生严重灼伤,眼直接接触液体可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失明,吞咽可致命,吸入其蒸气,能导致对呼吸道的刺激和损害。过氧乙酸还对金属有腐蚀性,不能用于对金属器械的消毒,操作时应戴橡胶手套。
4、火灾危险性
过氧乙酸的闪点为41℃,即为有机过氧化物,又属于二级易燃液体;所以它即具有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又具有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1)具有高度的易燃性。本身易燃烧,所需的点火能量极小,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遇到明火、静电火花等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同时能与可燃物反应并产生足够的热量,加之它分解后释放出的氧气能强烈助燃,最终可导致自燃、燃烧和发生爆炸。
(2)蒸气具有很强的爆炸性。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挥发性,挥发的蒸气可与空气以任意浓度形成可燃爆炸混合物,遇明火即可引起燃烧爆炸。
(3)热膨胀性。被盛装于密闭容器内时,如储存环境温度高或受热、震动等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容器内蒸气压力增加,当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时,就会引起容器爆裂或爆炸,发生液体灼伤人员或发生火灾事故。
(4)流动性。流动性增加了它的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泄漏,就会沿地势流淌,甚至进入管沟等处,当发生火灾时会造成火灾的扩大和蔓延。
(5)静电性。其在灌注、输送、运输、流动、搬运过程中,易产生静电,当静电集聚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放电,引起着火或爆炸。
(6)对热、杂质、冲击、酸碱度、强光及震动、摩擦等极敏感,受冲击、热和电火花等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加热至110℃即猛烈分解爆炸,受震动时发生爆炸的灵敏度更大。
(7)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一旦与有机物、易燃物、酸碱、还原剂和无机氧化剂混合能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氧、热量和水蒸气而引起燃烧或爆炸。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