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商场的消防安全现状及原因
如今多数地下商场先天不足,安全疏散出口数量或疏散距离不足,消防设施不到位或缺乏保养,建筑的自防自救能力差。
一、防火安全意识不强。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擅自改建、装修或改变使用性质的现象还屡有发生,再加上此类场所大多存在防火分区超面积、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疏散距离偏长、消防设施不到位、“三合一”等问题,给防火工作带来困难。
二、消防设施投入不足,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不善。部分单位太过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消防安全,有的在建设时未按规范要求设置固定消防设施,即使设置了,有的为增加使用面积,把消防设施圈占在包房或商铺内而影响了正常使用。有些单位在消防验收后就放松了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致使设备元件老化、损坏等不能被及时发现。
三、管理层对消防管理不力。尽管地下商场都普遍制定了防火安全制度,但实际上许多场所管理仍不到位,制度形同虚设,措施不力。从调查情况看,违章吸烟、乱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大功率电器、圈占消防设施、堵塞消防通道等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四、消防监督技术装备落后。在灭火救援装备现代化、消防法规体系化发展的同时,但是消防监督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方式还十分落后,信息技术在消防监督领域内还尚未形成系统化的运用,消防监督的资料不能实现多部门资源共享,火灾危险性分析和数据统计还不完善,消防检查缺乏必要的技术手段和仪器设备。消防监督检查结果只能给出定性的结论,消防执法缺乏有效的量化依据。使原本技术含量高的消防监督工作与社会的实际要求产生了差距。例如:地下商场自然采光差,因此大量的电器被使用,由于地下建筑内部潮湿,容易加速各种电器设备绝缘的老化,但是消防监督机构在进行检查时,技术装备的欠缺,不能够对电气线路有效的进行检测,致使防火工作由主动变成了被动。
- 上一篇:地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分析
- 下一篇:渔船火灾频发原因探析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