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49讲讲义
三、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公路交通和运输安全技术(下)
【考试大纲要求】:
1、了解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安全技术措施的类别及作用;
2、熟悉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3、掌握预防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
【教材内容】:
三、道路交通安全技术措施
道路交通安全技术包括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道路交通安全救援技术3大类。
(一)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
通过设计来从源头上减少事故发生,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最佳手段。道路交通安全设计技术包括道路线形设计、路面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
1.道路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要考虑线形与地区的土地利用相协调,同时要使道路线形连续、协调,并能满足施工、维修管理、经济、交通等各方面的要求。最小曲率半径的确定要考虑行驶在道路曲线部分上的汽车所受到的离心力、重力与地面提供的横向摩擦力之间的平衡,并考虑不至影响乘员的良好心情。在曲线部分,应根据实地情况适当的超高。纵断面线形的设计必须符合规范。
2.路面设计
为保证安全,路面应具有一定的平整度和粗糙程度。路面的平整度直接影响到行车平稳性、舒适性、轮胎磨损程度等;为防止产生汽车滑水现象,路面还需保持一定的粗糙度。
行车道的设计必须满足相关标准对行车道宽度、紧急停车带设计、爬坡道和变速车道设计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
3.安全设施的设计
交通安全设施的设计应以《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交通部行业标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施工技术规范》(JTJ 074—1994)为依据,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系统。
(1)交通标志。交通标志平面布设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及有关规范进行。交通标志的结构支撑方式分为柱式、悬臂式、门架式和附着式等几种,设计中可依据车型构成、标志板面尺寸及标志布设位置进行选择。结构设计中的荷载组成,除恒载外,活载主要考虑风荷载。
(2)标线。交通标线包括各种路面标线、导向箭头、突起路标等。标线应与路面结构相配合,所选标线和突起路标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防滑性及耐久性。
(3)安全护栏。路侧护栏能防止失控车辆冲出路外,碰撞路边障碍物或其他设施,他的设置主要以路侧事故严重度为依据,间断布设,具体布设地点为:路堤填土高度大于3m的路段;路侧有河流、池塘等危险路段;互通立交进出口三角地带及小半径匝道外侧;路侧有需要提供保护的结构物(桥墩、大型标志柱、紧急电话等);路侧护栏最小设置长度为70m。
(二)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二)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
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分两大类,一类是基于事故避免的监控与检测技术,一类是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修与诊断技术。
1.基于事故预防的监控与检测技术
(1)驾驶警报系统。由于驾驶员疲劳或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车辆发生事故的情况非常常见。为解决这一问题,可用监视转向盘输入和车辆位置的办法检查驾驶员状态,并通过“刺激”方法给予驾驶员警告,以便及时纠正驾驶员状态,减少事故发生。
(2)视觉增强系统。为使风窗玻璃在雨天保持良好清洁的视野,需采用降水防护薄膜等措施;为解决盲区视野问题,需在现有灯光系统上增加额外措施。
(3)汽车行驶记录仪。汽车行驶记录仪是安装在汽车上,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车辆运行速度、时间、里程以及有关车辆运行安全的其他状态信息的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这些记录的信息在遏止疲劳驾驶、车辆超速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提高营运管理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将为事故分析鉴定提供原始数据。
(4)车辆导航系统。汽车导航系统是一种以GPS为基础的技术扩展。导航系统可根据驾驶员的目的地、交通密集程度及其他环境因素,通过信号站和卫星信号选择最佳交通路线,从而可提高交通运输效率、节约旅行时间,有益交通安全。
(5)速度控制系统。为使行驶在同一条路线上的车辆始终保持一定距离,车辆应装有速度控制装置。该装置可调节车速,使跟随车辆始终与前面车辆保持正确的距离,以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并避免事故发生。
2.基于维护和维修的检测与诊断技术
1)汽车检测
汽车检测是对汽车技术状况和工作能力进行检查,目的是判别汽车技术状况是否处于规定水平,是否达到合格指标。检测内容包括:侧滑检验、制动检验、车速表检验、前照灯检验、噪声检验、CO检验、烟度检验等。
2)道路的养护
定期检查道路的负载能力、路面粗糙度、平整度等,对路基、路面应实行定期养护,以保持道路的安全要求。经常清扫路面,保持路面整洁;降雪或路面结冰时,撒盐或加防滑链;路基损坏、路面坍塌凹陷,应及时修复。
3)安全设施的维护与管理
道路安全设施应定期保养,及时修理和更换损坏部分。设施不全或没有设施的公路,应根据公路性质、技术等级和使用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增设。
(1)护栏的维护与管理。除日常巡回检查外,还应每隔2~3个月对护栏进行定期检查。护栏的检查内容包括各类护栏的损坏或变形状况、立柱与水平构件的紧固状况、污秽程度及油漆损坏状况等。护栏表面油漆损坏,应及时修补;护栏如有缺损或变形,应对护栏的高度予以调整。
(2)交通标志的维护与管理。除日常检查外,还应对交通标志进行定期检查,如遇暴风雨等异常气候或自然灾害时,应进行临时检查。交通标志有污秽时,应进行清洗;标志牌变形、支柱弯曲、倾斜应尽快修复;标志牌或支柱松动,应及时紧固;由于腐蚀、破损而造成辨认性能下降的标志,应予更换。
(3)交通标线的维护和管理。公路交通标线设置以后,应按各省(市、自治区)管理职责分工认真养护,经常保持完整、齐全、鲜明。路面标线污秽,影响辨认性能时,应及时进行清扫或冲洗;路面标线磨损严重或脱落,应重新喷刷或修复。
(4)隔离栅的维护和管理。除日常巡回检查外,每季度还应对隔离栅进行一次定期检查。污秽严重的隔离栅,应定期清洗;2~4年定期重新涂漆一次;损坏部分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5)防眩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在日常巡回检查中应经常检查遮光栅有无缺损歪斜,钢质遮有无油漆剥落、锈蚀,支柱有无变形。防眩设施的损坏部分应及时修复,歪斜的应扶正;定期重新涂漆,锈蚀和变形严重的应予更换。
(6)视线诱导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经常清扫其凸起部位周围的杂物以保持其反射性能;保持完好的反射角度,发现损坏松动的应予修复或更换。
(三)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三)道路交通事故救援技术
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包括事故调查和救护救援两部分。
1.交通事故调查
(1)事故的分类与等级划分。中国公安部将交通事故类别按事故形态分为侧面相撞、正面相撞、尾随相撞、对向刮擦、同向刮擦、撞固定物、翻车、碾压、坠车、失火和其他11种。按事故原因分为机动车、机动车驾驶员、非机动车驾驶员、行人与乘车人、道路和其他六大类。按事故严重程度分为特大、重大、一般和轻微4类。
(2)事故调查的目的。道路交通事故调查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事故调查,研究道路交通安全状况,并据此提出改善措施。其具体目的包括以下方面:研究整个路网的道路安全状况,制订路网安全改善战略规划;路网级的黑点鉴别与改造计划;项目级黑点鉴别与改造技术设计;为道路安全评价及其他道路安全项目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积累经验。
(3)事故调查的方法。道路交通事故的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到有关管理部门收集数据资料(包括交警事故登记、保险公司、医院等);现场观测与沿线调研,问卷调查,专题试验研究。
(4)事故调查的内容。事故调查的内容包括事故本身和环境两部分。事故本身的调查内容有事故地点、对象、类型、结果、原因等;环境方面的调查涉及道路设施、交通设施与管理、天气气候条件、照明条件、路侧环境、交通环境等多个方面。
2.事故的救护救援
1)事故救援的组织
根据我国国情,应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公安机关及保险公司,组织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快捷的通信网络作保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后,根据事故情况与医疗急救、消防、环卫、养路等部门联系,并赴现场进行事故救护、勘察及现场活动的指挥,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事故救援的设备。道路交通事故救援设备,主要包括交通巡逻车以及破拆救援设备。
交通巡逻车主要负责巡视交通状况和事故报警,并及时处理一些轻度事故。车上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急救培训,熟悉基本的救援常识;车上应备有基本的救援器械、药品、通信器材等。
3)事故救援的程序。道路交通事故救援包括以下程序:
(1)考察现场情况。救援工作开始之前,急救人员应对事故现场进行考察,现场周围如有损坏的电线或有毒气体等,应先将其排除后再进行救援工作。
(2)保护事故现场。在来车方向距事故现场100m处树立警告标志,防止其他车辆进入事故现场。尽快将事故车辆固定下来,在车轮前后放上砖石块或将车轮放气,以保证车轮在救援过程中不能移动。
(3)检查和急救受伤人员。救援人员要检查受伤人员的伤势以确定救援工作的速度和方法。如果汽车被撞变形,受伤人员无法移动,应使用专门的救援工具把汽车部件移动或去除,将车中被困人员救出。如果医疗救护人员未到现场,救援人员应对受伤人员进行必要的急救,如包扎伤口、人工呼吸等。
(4)拨打紧急救援电话。从距离最近的电话拨打统一的急救电话,拨打电话的人应说清以下4个重要问题:事故地点、事故类型、受伤人数、伤势轻重。
(5)清理现场。当交通警察勘查完现场后,救援人员应拖走事故汽车并清扫路面,协助警察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
(四)道路安全审计
道路安全审计是从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降低事故产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入手,对道路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规划、设计、施工和营运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评价道路的安全性能,揭示可能导致道路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提出预防事故的措施。道路安全审计的目标是:确定项目潜在的隐患,确保考虑了合适的安全对策,使隐患得以消除或以较低的代价降低其负面影响,消除道路的事故多发路段,保证道路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和营运各阶段都考虑了使用者的安全需要。道路安全审计的目的是:保证现已运营或将建设的道路项目都能为使用者提供最高实用标准的交通安全服务。近几年来,我国陆续在有世界组织贷款的建设项目中开展了道路安全审计工作。道路安全审计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对事故高发路段进行综合整治的有效技术方法之一。
【例题】基于事故预防的道路交通安全监控与检测技术是()。
A. 驾驶警报系统
B. 视觉增强系统
C. 汽车行驶记录仪
D. 车辆导航系统
E. 速度控制系统
【答案】ABCDE
- 上一篇: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48讲讲义
- 下一篇: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50讲讲义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