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载入中.......................
博客公告
    载入中.......................
时间记忆
    载入中.......................
博客登陆
最新日志
    载入中.......................
最新评论
    载入中.......................
最新留言
    载入中.......................
博客相册
博客好友
    载入中.......................
友情连接
博客统计
    载入中.......................
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9讲讲义 | 2010-7-13 9:25:00

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9讲讲义
雷电事故预防技术
【大纲考试内容要求】:
1.了解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2.掌握防雷装置的类型、作用及人身防雷措施。
【教材内容】:
三、雷电事故预防技术
(一)雷电的种类及危害
l.雷电种类
(1)直击雷。直击雷是带电积云接近地面至一定程度时,与地面目标之间的强烈放电。直击雷的每次放电含有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三个阶段。大约50%的直击雷有重复放电特征。每次雷击有三、四个冲击至数十个冲击。一次直击雷的全部放电时间一般不超过500 ms.
(2)感应雷。感应雷也称作雷电感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静电感应雷是由于带电积云在架空线路导线或其他导电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电荷,在带电积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感应电荷失去束缚,以大电流、高电压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导线或导电凸出物的传播。电磁感应雷是由于雷电放电时,巨大的冲击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磁场在邻近的导体上产生的很高的感应电动势。
(3)球雷。球雷是雷电放电时形成的发红光,橙光、白光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从电学角度考虑,球雷应当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此外,直击雷和感应雷都能在架空线路或在空中金属管道上产生沿线路或管道的两个方向迅速传播的雷电冲击渡。
2雷电危害
雷电具有雷电流幅值大(可达数十kA至数百kA)、雷电流陡度大(可达50 kA/μs)、冲击性强、冲击过电压高(可达数百kV至数千kV)的特点。其特点与其破坏性有紧密的关系。
雷电有电性质、热性质、机械性质等多方面的破坏作用,均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1)火灾和爆炸。直击雷放电的高温电弧、二次放电、巨大的雷电流、球雷侵入可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冲击电压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等破坏可间接引起火灾和爆炸。
(2)触电。积云直接对人体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雷电流产生的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可直接使人触电;电气设备绝缘因雷击而损坏也可使人遭到电击。
(3)设备和设施毁坏。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大电流伴随的汽化力、静电力、电磁力可毁坏重要电气装置和建筑物及其他设施。
(4)大规模停电。电力设备或电力线路破坏后即可能导致大规模停电。

 
防雷技术
(二)防雷技术
1.防雷建筑物分类
建筑物按其火灾和爆炸的危险性、人身伤亡的危险性、政治经济价值分为三类。不同类别的建筑物有不同的防雷要求。
(1)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指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危险物质,遇电火花会引起爆炸,从而造成巨大破坏或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2)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指对国家政治或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以及制造,使用和贮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
(3)第三类防雷建筑物。指需要防雷的除第一类、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以外需要防雷的建筑物。
2直击雷防护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易受雷击部位,遭受雷击后果比较严重的设施或堆料,高压架空电力线路、发电厂和变电站等.应采取防直击雷的措施。
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是直击雷防护的主要措施。避雷针分独立避雷针和附设避雷针。独立避雷针不应设在人经常通行的地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按滚球法计算。
3.二次放电防护
为了防止二次放电,不论是空气中或地下,都必须保证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与邻近导体之间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在任何情况下,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3 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 m.不能满足间距要求时应予跨接。
4.感应雷防护
有爆炸和火灾危脸的建筑物、重要的电力设施应考虑感应雷防护。
为了防止静电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建筑物内不带电的金属装备、金属结构连成整体并予以接地。为了防止电磁感应雷的危险,应将平行管道、相距不到100 mm的管道用金属线跨接起来。
5.雷电冲击波防护
变配电装置、可能有雷电冲击波进入室内的建筑物应考虑雷电冲击波防护。
为了防止雷电冲击波侵入变配电装置,可在线路引入端安装阀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上端接在架空线路上,下端接地。正常时避雷器对地保持绝缘状态;当雷电冲击波到来时,避雷器被击穿,将雷电引入大地,冲击波过去后.避雷器自动恢复绝缘状态。
对于建筑物,可采用以下措施;
(1)全长直接埋地电缆供电,入户处电缆金属外皮接地;
(2)架空线转电缆供电,架空线与电缆连接处装设阀型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绝缘子铁脚、金具等一起接地;
(3)架空线供电.入户处装设阀型避雷器或保护间隙,井与绝缘子铁脚、金具一起接地。
6.人身防雷
雷暴时.应尽量减少在户外或野外逗留;在户外或野外最好穿塑料等不浸水的雨衣;如有条件,可进入有宽大金属构架或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汽车或船只。
雷暴时,应尽量离开小山、小丘、隆起的小道,应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塘旁,应尽量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以及旗杆、烟囱、宝塔、孤独的树木附近,还应尽量离开没有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或其他设施。
雷暴时,在户内应离开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广播线、收音机和电视机电源线、收音机和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各种金属设备。
雷雨天气.应注意关闭门窗。
【例题】制造,使用和贮存爆炸危险物质,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的建筑物是___。()
A.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B.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C.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第四类防雷建筑物
【答案】B

 
静电事故预防技术
四、静电事故预防技术
(一)静电的特性度危害
1.静电的产生
最常见产生静电的方式是接触分离起电。当两种物体接触,其间距离小于25×10-8 cm时,将发生电子转移,并在分界面两侧出现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层电荷。当两种物体迅速分离时即可能产生静电。
下列工艺过程比较容易产生和积累危险静电:
(1)固体物质大面积的摩擦;
(2)固体物质的粉碎、研磨过程,粉体物料的筛分、过滤、输送、干燥过程;悬浮粉尘的高速运动;
(3)在混合器中搅拌各种高电阻率物质;
(4)高电阻率液体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液体喷出管口、液体注入容器;
(5)液化气体、压缩气体或高压蒸气在管道中流动或由管口喷出时;
(6)穿化纤布料衣服、穿高绝缘鞋的人员在操作、行走、起立等。
2.静电的特点
(1)静电电压高。静电能量不大,但其电压很高。固体静电可达20×104V以上,液体静电和粉体静电可达数万伏,气体和蒸气静电可达10000V以上,人体静电也可达10000V以上。
(2)静电泄漏慢。由于积累静电的材料的电阻率都很高,其上静电泄漏很慢。
(3)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的产生和积累受材质、杂质、物料特征、工艺设备(如几何形状、接触面积)和工艺参数(如作业速度)、湿度和温度、带电历程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静电的影响因素多,静电事故的随机性强。
3.静电的危害
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也可能给人以电击,还可能妨碍生产。

(二)防静电措施
静电最为严重的危险是引起爆炸和火灾,因此,静电安全防护主要是对爆炸和火灾的防护。这些措施对于防止静电电击和防止静电影响生产也是有效的。
1.环境危险程度控制
静电引起爆炸和火灾的条件之一是有爆炸性混合物存在。为了防止静电的危险,可采取取代易燃介质、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减少氧化剂含量等措施,控制所在环境爆炸和火灾危险程度的措施。
2工艺控制
为了有利于静电的泄漏,可采用导电性工具;为了减轻火花放电和感应带电的危险,可采用阻值为107~109Ω左右的导电性工具。
为了限制产生危险的静电,烃类燃油在管道内流动时,流速与管径应满足以下关系:
ν2 D≤0.64
式中q——流速,m/s;
D——管径,m。
为了防止静电放电,在液体灌装过程中不得进行取样、检测或测温操作。进行上述操作前,应使液体静置一定的时间,使静电得到足够的消散或松弛。
为了避免液体在容器内喷射和溅射,应将注油管延伸至容器底部;装油前清除罐底积水和污物,以减少附加静电。
3接地
接地的作用主要是消除导体上的静电。金属导体应直接接地。为了防止火花放电,应将可能发生火花放电的间隙跨接连通起来,并予以接地。
防静电接地电阻原则上不超过lMΩ即可;对于金属导体,为了检测方便,可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0Ω~l000 Ω。
对于产生和积累静电的高绝缘材料,宜通过106Ω或稍大一些的电阻接地。
4.增湿
为防止大量带电,相对湿度应在50%以上;为了提高降低静电的效果,相对湿度应提高到65%~70%。增湿的方法不宜用于防止高温环境里的绝缘体上的静电。
5.抗静电添加剂
抗静电添加剂是化学药剂。在容易产生静电的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之后,能降低材料的体积电阻辛或表面电阻率以加速静电的泄露,消除静电的危险。
6静电中和器
静电中和器又称静电消除器。静电中和器是能产生电子和离子的装置。由于产生了电子和离子,物料上的静电电荷得到异性电荷的中和,从而消除静电的危险。静电中和器主要用来消除非导体上的静电。
7.加强静电安全管理
静电安全管理包括制订关联静电安全操作规程、制订静电安全指标、静电安全教育、静电检测管理等内容。
【例题】以下措施可以预防静电的是___。(    )
A.接地
B.增湿
C.屏蔽
D. 采用静电中和器
E.高绝缘材料中加入抗静电添加剂
【答案】A BDE


 

  • 标签:安全 知识 
  • 原创 | 2016-9-30 12:43:11
    原创(游客)http://njryw168.lofter.com/post/1e6983e5_c7f2d90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12da1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0cb7f http://njryw168.lofter.com/post/1e6983e5_c7eda17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0c7a2 http://rywkdks.lofter.com/post/1e698063_c7f4509 http://njryw168.lofter.com/post/1e6983e5_c7ecdcb http://rywydx.lofter.com/post/1e6a68e3_c80f642 http://njryw168.lofter.com/post/1e6983e5_c7ef0b4 http://rywkdks.lofter.com/post/1e698063_c7f8e56
    By:原创(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原创 | 2016-9-28 18:07:00
    原创(游客)http://bjseoywj.lofter.com/post/1e66bf3e_c7118cd http://wztgywj.lofter.com/post/1e65f473_c6ee94e http://seogsywj.lofter.com/post/1e634756_c6de0c7 http://ywjseo.lofter.com/post/1e634752_c64faa2 http://bjseoywj.lofter.com/post/1e66bf3e_c7115fb http://seogsywj.lofter.com/post/1e634756_c6ded39 http://ywjseo.lofter.com/post/1e634752_c64ee78 http://bjseoywj.lofter.com/post/1e66bf3e_c711484 http://bjseoywj.lofter.com/post/1e66bf3e_c7116ed http://ywjseo.lofter.com/post/1e634752_c652d08
    By:原创(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原创 | 2016-9-6 18:31:30
    原创(游客)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6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5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4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3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2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1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c00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bff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bfe http://rywpxl.lofter.com/post/1e5a849c_c3d3bfd
    By:原创(游客) | 个人主页 | 引用 | 返回 | 删除 | 回复
    发表评论:
    载入中.......................

    易安

博客
    易安博客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