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挨输油管16年 问题解决一拖再拖
紧挨输油管16年 问题解决一拖再拖
辽宁辽阳一打火机厂称无论搬迁还是改建,都要支付大额费用,这笔钱谁来掏?
|
|
编者按
12月26日22时40分左右,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摩尔玛商场发生天然气爆燃事故。截至27日11时,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40人受伤。一再发生的事故,让不少人谈“气”色变。然而,在一些地方,输送油气的管道,或被占压,或紧挨居民区和厂房,成了一个个定时“炸弹”。
核心阅读
打火机厂面对1974年就已建成投产的输油管道和“后建服从先建”原则,依然拿到了审批手续,并于1997年在输油管道上开工建设。虽然问题2004年前后被上报给中石油、2006年被公安部挂牌督办,但直到今天,辽宁省辽阳市这处存在16年的隐患,依然没被解决。
紧挨输油管16年 问题解决一拖再拖
辽宁辽阳一打火机厂称无论搬迁还是改建,都要支付大额费用,这笔钱谁来掏?
■新华社记者 王炳坤
辽阳凯嘉五金塑料有限公司,是辽宁辽阳颇有名气的一次性打火机生产企业,位于辽阳市太子河区唐庄子村附近。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才知道厂院下竟然埋着输油管道。
燃料罐装区距输油管道仅2.8米
近日,记者来到打火机厂,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洪建介绍,管道从厂院西北角进入,从东南角穿出,长度约400米。
记者在院内查看,发现管道经过之处要么是厂区道路,要么是草坪,上面并没有建筑物,但是距离人员密集的车间和办公楼都不足10米远。
厂区南部就是打火机燃料——丁烷气的罐装区,工人们在这里把从外面拉来的钢瓶卸下车,将里面的丁烷气排放到一个缓冲罐内,再通过与缓冲罐相连的生产线,灌装生产打火机。
记者注意到,这个厂区最危险的区域,正好离管道最近。图纸显示,丁烷缓冲罐距离输油管道最近处仅2.8米,罐装车间距管道也只有七八米。
李洪建介绍,他们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最多时厂区内有800名工人。“发生‘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后,厂领导对安全格外重视,近期在防火、防爆上又提高了要求。”李洪建说,尽管如此,企业领导和工人还是十分担心。
企业年年通过安全检查
中石油管道大连油气分公司鞍山输油站站长王世永告诉记者,这段管道管顶距离地面1.1米,输送的是从大庆到中石油辽阳石化分公司的原油,自1974年建成投产后一直是输油主管线。
按照李洪建的说法,打火机厂从1997年开始在这里建设,当时工厂也拿到了审批手续。但是近年来,随着越来越严格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出台,这处隐患日益凸显。
王世永介绍,2004年前后,他们在中石油组织的管道安全整治行动中将这一情况层层上报。2006年这一隐患被公安部列为挂牌督办案件,此次督办的结果是,打火机厂拆除了占压管道的物业用房,输油站将穿越厂区的管道挖出做了一次防腐处理,之后又埋了进去。
按照2010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这样的整改已不符合要求。发生“11·22”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后,中石油再次组织大排查,他们又将这一隐患上报给了中石油和相关部门。
然而,除了管道单位之外,对这处安全隐患,有关部门并没有提出异议。记者从牵头处理这处隐患的辽阳市发展改革委获悉,这家打火机厂这些年都通过了相关政府部门的检查,各种安全手续完备。对此,辽阳市太子河区消防大队的解释是,我们只负责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地下管道不归我们管。
处理遗留问题只能慢慢来?
目前,辽阳市已将这一隐患交由辽阳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安监、消防、规划等部门共同处理。发改委开会征求了各方意见。管道方以先建为由,要求打火机厂搬迁或改建。打火机厂认为虽是后建,但取得了合法手续,表示愿意配合,但无论是搬迁还是改建,都要支付较大数额的费用,这笔钱谁来掏?
辽阳市发展改革委能源交通科科长闫玉清介绍,这已经是一个月内各方第四次开会了,但是取得的实质性进展不大,“毕竟是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也非一朝一夕之事”。闫玉清最后的表态是将双方的意见形成材料上报。
王世永说,现在的法律规定有的地方语焉不详。比如说对打火机厂是应当搬迁、清理还是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没有硬性规定。如果采取防护措施,什么样的措施才算合格,《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的细则中也没有给出说明。
大连海事大学法学教授王利民说,如果当事双方对这一隐患的形成均无责任,政府出于保障安全的公共利益需要,对输油管道进行改线或对建筑实施拆除,应给予适当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