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数字“8”是如何变成“2”的
死亡数字“8”是如何变成“2”的
编者按
湖南新化“7·24”事故迟报、谎报情况经湖南省安委办通报后,本报编辑部要求本报驻湖南记者立即前往当地,进行深入调查,务必掌握第一手资料。经一番调查之后,本报记者意外发现了牵涉各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究竟是企业单方面迟报、谎报而地方政府未严肃核查,还是企业和政府联合起来蓄意迟报、谎报?还有其他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吗?请看本报记者的调查。
——湖南省新化县“7·24”事故迟报、谎报情况调查
新化上报:前后出具两份不同结果的核查报告
●第一份报告称是顶板垮塌事故,当时12人下井,死亡2人。
●第二份报告称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时18人下井,死亡8人。
●县政府后又递交请示,请求重新核查该事故发生地点和原因。
●本报记者 黄 雄
通讯员 蒋梓湮
湖南省安委办8月5日发出通报:7月24日18时左右,新化县温塘镇共升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8人死亡、3人受伤。通报称,事故发生后,该矿超过规定时间向新化县有关部门谎报事故死亡2人,并伪造事故现场,新化县政府未经严肃认真核实,就按照煤矿提供的情况以死亡2人进行上报。
那么,该事故迟报、谎报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接本报编辑部指令后,记者随后赶赴当地进行走访调查。
根据湖南省政府和湖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对全省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实施停产整顿的要求,新化县于6月20日对共升煤矿实施锁井管理。7月2日,经新化县煤炭工业管理局批准同意,该矿开锁进行维修。
7月24日事故发生后,湖南煤监部门很快接到举报。“我在7月25日1时多,接到湖南煤监局信息中心电话,称有群众举报共升煤矿发生事故,死亡10人以上。”湖南煤监局娄底分局局长杨红介绍,“接到电话后,我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打电话给新化县相关负责人,但有的电话打不通,有的打通了没人接。”
事故发生后,新化县政府前后出具了两份不同结果的核查报告。
第一份核查报告出具时间是7月25日,大致内容为:该县按照要求,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对举报内容进行核查,询问了乡镇负责人、乡镇分管领导、乡镇企业办人员、煤矿负责人、煤矿分管矿长、参与抢救人员及矿区周边群众、死者亲属和其他知情人员,并与所有当班人员进行了面谈。经过核查,事故原因为维修作业时作业人员违规操作,造成顶板垮塌,当班共有12人下井,死亡2人,分别为吴福光、康虎。
第二份核查报告出具时间为8月2日,大致内容为:由于煤矿担心矿井被立即关闭,对事故上报存在侥幸心理和错误认识,因而在初步调查时,没向核查人员如实提供情况。通过核查组重新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煤矿管理人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政策攻心,煤矿负责人才如实汇报了事故情况。事故为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共有18人下井,死亡8人,遇难矿工除了吴福光、康虎2人外,另有康爱国等6人。
知情人向记者透露,事故发生后,矿主便向相关部门报告了情况,新化县政府立即组织县煤炭工业管理局、县安监局和温塘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调查。但他们所做的不是查清和抢救伤亡人员,而是打扫事故现场。甚至,新化县政府要求事故矿矿主、温塘镇知名人士以及其他煤矿矿主筹集大量资金,应对这起事故,给予每个遇难者100多万元赔偿金。
对于知情人提供的情况,湖南省政府派出的调查组表示正在调查核实中,暂时不能对外公布。但新化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透露,事发后,新化县一位副县长确实组织召开过会议,要求对事故进行谎报,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但大多数人选择了沉默。
另外,新化县政府8月4日还向湖南煤监局递交了《关于对我县共升煤矿“7·24”事故地点和诱因进行重新核查的请示》,认为此次事故不属该矿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事故,恳请湖南煤监局对该事故发生地点和原因进行重新核查。
省里调查:先后5次下井核查事故基本情况
●几名举报人都不愿提供事故矿迟报、谎报的详细情况。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相关领导、湖南省相关领导批示核查。
●该矿井下瓦斯检测探头只能检测瓦斯数据不能自动报警。
7月25日,湖南煤监局娄底分局副局长肖剑锋带队赶往新化调查。然而蹊跷的是,在现场查看的情况与新化县第一份核查报告上报告的情况并无二致。“我们分成地下组和地面组。地下组在井下看到有6个支架、4米多长的巷道垮塌,事故原因初定为顶板垮塌事故。”专家组成员杨伟业介绍。
45岁的杨伟业从事煤矿采矿技术管理已24年。“为慎重起见,我们在7月26日再次下井,走遍井下所有工作面,没有发现异常。不过,在井下1232探煤上山发现一个封闭栅栏。通过了解,1232探煤上山因无开采价值,早在7年前就已封闭。由于有栅栏阻隔,我们也进不去。”杨伟业说。
地面组在地面也没查到什么异常情况,不过有一点比较可疑,就是人员定位系统和瓦斯监控系统的记录查不出来。湖南煤监局总工程师周革忠认为,这既有可能是人为删除,也可能是系统或监控探头出现故障,目前正在进一步调查取证中。
记者了解到,群众举报的信息很简单,只说死亡10人以上,并没提供什么有用的证据。湖南煤监局信息中心和湖南煤监局娄底分局分别给举报人回电话,希望他们能提供更详实的证据。但2个举报人说是朋友拿他们的手机打的,另1个举报人则改口说事故只死了2人,之前说错了。
7月30日,国务院安委办接到群众实名举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付建华等领导批示,督促湖南进一步核实伤亡人数,查清相关责任,依法依规严肃处理。随后,湖南省省长杜家毫批示,要求进一步准确核查事故伤亡人数。湖南省副省长盛茂林批示要求湖南省安委办牵头组成督查组,迅速赴事发地开展督查,实事求是地报告事故结果。
在各方压力下,8月2日,新化县政府提交了第二份核查报告,确定死亡人数为8人,并公布了当班18人的详细名单。8月3日,湖南省政府调查组赶到新化县调查。8月5日,湖南省安委办对共升煤矿迟报、谎报事故情况,进行全省通报批评。
湖南省政府调查组人员介绍,调查组先后5次下井,基本掌握了事故情况。事故发生地1232探煤上山曾在2005年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2人,随后此处被封闭。今年初,共升煤矿更换了矿长,为探查1232探煤上山的开采价值,该矿组织人员对1232探煤上山进行探查,随后又封闭了栅栏。但是,由于探矿导致煤层变薄等原因,最终导致煤与瓦斯突出。
此外,大多数当班作业人员贪图方便,没有携带自救器。该矿井下普遍采用光学瓦斯检测探头,该探头只能检测瓦斯数据不能自动报警。
记者走访:群众称“不知道”、“你说的我听不懂”
●事发当晚赔付就到位,赔偿金额之多、速度之快创当地纪录。
●从外表看,共升煤矿并不属于“脏、乱、差”一类小矿。
●“当地政府下了封口令……见到陌生人询问都说不知道”。
一名知情人透露,事故发生后,新化县政府本来想如实通报,但煤矿老板担心煤矿被关闭,要挟政府说如果政府如实通报,那么事故后续处理煤矿不负责。另一名知情人则告诉记者,共升煤矿周边3个村均有村民入股,县政府也要考虑地方维稳问题,才出此下策。
据了解,事故发生当晚,相关赔付就已到位,最少的赔了108万元,最多的赔了128万元。赔偿金额之多,赔付速度之快,创了当地生产安全死亡事故赔付纪录。
8月12日,记者来到共升煤矿,并走访了共升村部分村民。
从外表看,共升煤矿并不属于“脏、乱、差”一类小矿。记者看到,该矿建有专门的办公楼、职工宿舍、停车场,办公楼前有一个较大的水泥坪,两侧绿化带中植物繁茂。水泥坪四周建筑物上张贴了很多安全生产标语。在办公楼一侧的小卖部里,记者见到了一位30多岁的男子。当记者问其是否了解“7·24”事故相关情况时,该男子先是说“不知道”,接着突然大声说:“我不想跟你们讲,你们把事情歪曲了!”当记者询问其歪曲了什么时,该男子立即走了出去。
在共升煤矿主井井口,记者见到了停放整齐的缆车和车斗;在群监工作站,群监员和领导带班下井人员全部公示并上墙;物料间内,各种木材和工具摆放整齐;充电房内,矿灯摆放得十分齐整。除了没见到工人外,现场根本看不到一丝事故痕迹。
随后,记者来到共升村,想寻找该村遇难矿工吴福光的家属,并了解村民在共升煤矿入股的情况。村委会大门紧锁。几经周折,一位老人给记者指出了吴福光家的位置,但当记者按照指引赶到吴福光家时,门上同样上了锁。
“你好,请问这是吴福光的家吗?”“不知道!你说的话我们听不懂!”吴福光邻居家一位40多岁的妇女回答。
“小朋友,你知道吴福光的家在哪儿吗?”记者询问附近一名10来岁的孩子。“不知道!不能讲!”旁边一名年龄稍大的中学生抢着说。
“请问你知道吴福光的家在哪儿吗?”“不知道,我不是这个村的人,昨天才到亲戚家来玩的!”吴福光家隔壁一位带着2个小孩的妇女说。
记者只能回到给记者指路的老人家那里。“你说的话我听不懂!”老人突然改了口。记者耐心地跟老人聊天。说到自己家里的情况,老人笑着一一介绍,但当话题一转到事故上,老人就立即闭口不言。
“你们问得到才怪!”知情人告诉记者,“当地政府下了封口令,村干部挨家挨户通知,见到陌生人询问都说不知道,谁还敢说?”
知情人说:谎报主因是担心煤矿被直接关闭
●共升煤矿2年前成为湖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新化县17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已经全部被停产整顿。
●煤矿老板对矿井关闭的担忧为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
共升煤矿位于新化县温塘镇共升村,核定年生产能力8万吨,证照齐全且均在有效期内,属股份制企业,原始股金6000万元,实际股金1.6亿元,总投资有2亿元至3亿元。该矿六大系统完善,并于2011年成为湖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在湖南算是很好的煤矿。
“共升煤矿迟报、谎报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担心煤矿被直接关闭!”知情人透露,6月9日,湖南省政府召开部分市县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座谈会,提出对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进行停产整顿,这在湖南整个煤炭行业掀起轩然大波。
就是这个会议,让很多煤矿老板感到岌岌可危。紧接着,6月13日,湖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停产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依法对未进行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或评估不具备瓦斯防治能力等四类矿井,实施停产整顿,对任一证照不全或证照过期失效的6类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依法停止一切采掘活动,并强化巡查执法,严格责任追究。
6月20日,新化县煤矿安全生产环境治理整顿工作领导小组转发《娄底市关于切实做好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停产整顿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在6月22日前必须无条件停产到位,停止井下一切采掘活动,只允许通风排水。
据介绍,新化县17家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全部被停产整顿。但17家煤矿中,祥星煤矿、共升煤矿属湖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其他15家煤矿分别达到湖南省二级、三级标准。此外,2012年,这17家煤矿的瓦斯防治能力评估,全部通过娄底市级复查验收,其中共升煤矿等4家煤矿还通过了湖南省级复查验收。
近年来,煤炭行业从高峰直落低谷,煤炭市场价格低迷,每开采一吨煤要亏损几十元,但如果不开采,企业亏损更多。很多煤矿负债累累,尤其在银行拒绝向小煤矿提供贷款后,很多煤矿老板为了维持运营,不得不借高利贷。同时,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煤矿安全投入持续增加,各种税费却依然执行前几年煤价高时的标准。多重压力下,为了煤矿不被关闭,部分煤矿老板选择铤而走险。
湖南省90%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每年9万吨及以下,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全国一半以上。一方面,新化县是产煤大县,煤矿税收是县财政的重要来源,如果相关政策最终被执行,就要一次性关闭17家矿井,不仅减少了地方税收,对地方维稳工作也是一项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共升煤矿是湖南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如果因为一起较大事故就被直接关闭,对地方政府和煤矿来说,都是很大的损失。知情人认为,这或许就是这起事故最终被迟报、谎报的原因。
据记者了解,担心国家关闭9万吨及以下煤与瓦斯突出煤矿的恐慌情绪,目前正在湖南蔓延。记者日前在郴州、衡阳、邵阳、攸县等湖南重点产煤市县采访时,不少煤炭老板均忧心忡忡。一些煤矿监管人员和地方政府官员则表示,煤矿老板的担忧也为煤矿安全生产埋下重大隐患。
“7·24”事故之前前后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