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学生溺亡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防学生溺亡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警惕4类12种危险水域
这些水域一般离家、学校比较近,水比较深,没有警示牌,防护措施缺失。
小溪、江河、海边
关键词:水情莫测
即使是孩子熟悉的村头小溪,溪底湿滑的石块也有可能让孩子滑入溪流正中的深水区。福建泉州市区笋江桥下,每年都有人被江中的漩涡夺去性命。海边潮汐变化莫测,涨退之间能将人推倒带走。
这些地点平时常见成年人游泳,孩子却难知其中危险。
工地水坑、积水、石窟
关键词:地形复杂
大片荒地、未动工的工地和石窟,地形起伏不平,有的甚至还有怪石、洞窟,在孩子眼中是探险的好舞台。但在有趣的背后,这些地方人迹罕至,有大坑常年积水,无论是水边还是水中,地形都很复杂,稍有不慎就会意外落水。
鱼塘、风水池、景观池
关键词:司空见惯
随处可见的鱼塘、风水池、小区景观池等,很难引起成年人的重视,反而会经常带孩子去游玩。然而,这些村口、小区常见的水域,往往水比较深。
水渠、内沟河、水井
关键词:防护不足
一些内沟河虽全程建有护栏,但个别河段有缺口,石质护栏普遍偏矮。以上水域因河壁垂直或坡度大、水底淤泥深,溺水者生还几率小。在农村,一些井口较大的水井护栏缺失或井口无盖,会让孩子,特别是幼儿不慎落井溺亡。
防学生溺亡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暑期,别让孩子的安全放假
6月16日,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逵营村4名中小学生在白河洗澡时滑入深水区溺亡。6月18日,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魏岗乡中心小学3名学生在放学后到张楼村一水塘洗澡时溺亡。6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11名中小学生自行结伴到雅鲁河玩耍时,5名学生滑入深水区溺亡。同日,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12名学生到康巴什新区乌兰木伦河道野炊,1名学生在洗脚时掉入河中,其余学生组织救援,造成4名学生溺亡……
日前,教育部办公厅通报了近期连续发生的4起学生溺水事故,并就做好2013年中小学生暑期工作下发通知,对做好假期中小学生防溺水工作提出要求。
各地接连发生的多起学生溺水事故,引发强烈反响,造成伤亡,暴露出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安全工作仍存在漏洞。
群体事故比重大 农村溺亡儿童多
全国伤害监测系统收集的儿童伤害急诊数据显示,7月至8月是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的高峰期。“意外伤害”在我国儿童死亡原因中所占比率达26%,“溺水”在1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中所占比率达57%。
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而儿童溺水人数占总数的56.04%。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从2010年至今发生的28起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中,群体溺亡事件占很大比重,有九成溺亡事件发生在午后,也就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超过八成的溺水事故发生在农村、城乡接合部;在溺亡的孩子中,以外来打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居多,小学生、初中生多于高中生和幼儿,5岁至14岁的男孩最多。
在儿童溺水事故中,城乡差异明显,城市的占17%,农村的占83%,农村溺亡儿童数量是城市的近5倍。这些溺亡的儿童大多粗通水性,但未系统地学习过游泳,因年龄原因,力量、经验、技巧都不足,在水中出现意外后,自救能力很差。
除贪玩下水外,孩子在水边玩耍时不慎失足,也是造成溺水事故的一大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孩子对水的危险性认识不足,贪玩。
社会各界多关注 学校家长齐担责
儿童溺水事故频发,中小学生已成为暑期溺亡事件的最大受害人群,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儿童溺亡,在给家庭带来难以承受的痛苦的同时,也成为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全国妇联日前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农村有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属于“隔代监护”的居首位。隔代监护人大多是老人,由于知识水平较低、忙于家务农活等原因,一般采用“温饱式教育”,极易因疏忽使孩子脱离监管,带来安全隐患,造成意外伤害事故,如溺水、触电等。保障儿童安全,成为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
一幕幕悲剧重复上演,一朵朵鲜花在水中消失,为社会各界敲响警钟。为此,各地区、各学校进一步强化落实安全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并完善联防联控体系,加强水域巡逻监管,针对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出台新的举措。
例如,贵州省黔西南州消防支队组织师生参加了暑假前消防安全教育,为2800多名师生讲解暑假消防安全知识和防溺水知识;福建省龙泉市兰巨乡成立义务劝导队,溪流沿线10多个行政村每个都有1名义务劝导员,每天在河塘、溪流边巡逻,提醒孩子远离河塘、溪流,保护孩子的安全;四川省中江县建立台账,对全县4374个塘堰进行统计分析,制作了4374块警示牌,立在塘堰边的醒目位置,并将在校学生编队,从高年级选出队长,带领小伙伴结队出行、安全回家……
不论是建议将游泳课引入中小学生教育体系,还是动员全社会持续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搞好安全教育才是减少学生溺亡的根本。各地区、各学校应结合实际,充分利用图书、光盘、挂图、卡片等,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提高警惕,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大检查,把预防学生溺水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严防事故发生。
■事故链接
◆7月7日17时,海南省三亚市临春村一鱼塘里,一个小男孩疑因不慎落水溺亡。出事鱼塘四周未设置护栏,没有相关警示牌。
◆7月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莲花小学四年级的3名女学生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私自下河游泳,不幸溺水身亡。3名女学生为同班同学,均年仅10岁,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7月2日,湖南省邵阳县谷洲镇峡口水库发生一起意外溺水事故,3名学生在水库玩耍时意外溺亡,其中最大的14岁,最小的11岁。
◆6月28日19时,山东省郓城县玉皇庙镇马刘庄5名学生在放学后到邻村一鱼塘玩耍时不幸全部溺亡。据了解,这5名学生平时经常结伴玩耍,事发鱼塘岸边没有救生圈、绳索等设施。
◆6月28日,福建省泉州市张坂镇前见村海边,1名18岁男孩海水中遇险,2名15岁男孩欲救人,结果他们一同被退潮海水卷走,悉数溺亡。
◆6月26日,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三兄妹在池塘边戏水时,全部溺亡。其中最大的孩子10岁,最小的5岁。
甘肃白银发生土方坍塌事故
5名农民工乘凉不幸被埋3死2伤
本报讯 6月27日13时40分,甘肃白银市西北铜加工厂九车间附近王家冯沟内发生一起土方坍塌事故。在一土坎下乘凉的5名农民工,因土坎上方土方突然坍塌被埋,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据悉,死者李某夫妇于2013年2月来到白银市白银区务工,2013年6月8日搬到白银区王岘镇涝池村王家冯沟居住。近日李某之子及李某的干女儿赵某前来看望父母。
6月27日中午,李某夫妇等5人在一处约9米高的土坎下乘凉吃午饭时,土坎上方土方突然坍塌,造成事故。
据了解,事故发生后,当日14时40分,白银市、区两级有关部门接到报告,遂立即组织公安、国土、安监等部门及王岘镇政府人员赶赴现场实施救援。
经初步调查与现场勘查,该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死者为今年67岁的河南籍老人李某及其妻子、白银区武川乡农民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