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练习3
安全生产技术练习3
一、单选题
1.根据生产性粉尘的( ),可将其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合性粉尘三类。
A.来源
B.性质
C.危害
D.硬度
2.粉尘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受粉尘溶解度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粉尘性质不同而不同。主要呈机械刺激作用的粉尘,其危害作用随溶解度的增加而( )。
A.增强
B.减弱
C.先增强后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
3.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途径是采用( )措施,消除粉尘和降低粉尘浓度。
A.现场卫生管理
B.教育培训
C.个体防护
D.工程技术
4.生产性毒物以固体、液体和气体的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其中包括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的( )。
A.烟
B.气体
C.蒸气
D.雾
5.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下列方法中,不适用于有害气体无害化净化的是( )。
A.吸附法
B.燃烧法
C.静电法
D.稀释法
6.密闭、通风排毒系统一般由密闭罩、通风管、( )和通风机构成。
A.降尘装置
B.净化装置
C.开口罩
D.排气罩
7.生产性噪声可分为空气动力噪声、( )和电磁性噪声三大类。
A.管道噪声
B.变压器噪声
C.交通噪声
D.机械性噪声
8.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下列辐射中,属于电离辐射的是( )。
A.紫外线
B.激光
C.α射线
D.射频辐射
9.激光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由它的热效应和( )造成的。
A.电效应
B.光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光电效应
10.采用焊接等新工艺代替铆接工艺可以减轻作业过程中( )对人体的危害。
A.高温
B.振动
C.辐射
D.异常气象条件
二多选题
11.机械行业的主要产品包括农业机械、重型矿山机械、工程机械、石油化工通用机械、电工机械、机床、汽车、仪器仪表、基础机械、包装机械、环 保机械及其他机械等12类。下列机械产品中,属于基础机械类的有( )。
A.轴承
B.齿轮
C.电料装备
D.模具
E.蓄电池
12.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典型的危险工况有( )。
A.启动时间偏长
B.安全装置失效
C.运动零件或工件脱落飞出
D.运动不能停止或速度失控
E.意外启动
13.金属切削机床是用切削方法将毛坯加工成机器零件的装备。金属切削机床的危险部位或危险部件有( )。
A.旋转部件和内旋转咬合部件
B.往复运动部件和突出较长的部件
C.工作台
D.切削刀具
E.齿轮箱
14.在火灾扑救中,如果能阻断火灾三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就可以扑灭火灾。火灾的三要素是指(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点火源
D.可燃物
E.高温固体
15.爆炸极限是表征可燃气体危险性的主要示性数。下列关于爆炸极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B.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低,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C.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下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D.爆炸极限是一个物理常数
E.爆炸极限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16.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包括疏散楼梯和直通室外的疏散门。下列关子安全出口设置的要求中,正确的有( )。
A.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B.供人员疏散的门可以采用悬吊门、倒挂门和旋转门
C.当门开启后,门扇不应影响疏散走道和平台的宽度
D.建筑物内安全出口应分散在不同方向布置,且相互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E.汽车库中的人员疏散出口与车辆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
17.为了检测承压类特种设备构件内部的缺陷,通常采用无损探伤法。-FN检测方法中,属于无损探伤的有( )。
A.射线检测
B.渗透检测
C.爆破试验
D.涡流检测
E.耐压试验
18.起重机械重物失落事故是指起重作业中,吊载、吊具等重物从空中坠落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的事故。下列事故中,属于起重机械重物失落 事故的有( )。
A.维修工具坠落事故
B.脱绳事故
C.脱钩事故
D.断绳事故
E.吊钩断裂事故
19.机械设计本质安全是指机械的设计者,在设计阶段采取措施来消除隐患的一种实现机械安全的方法。机械设计本质安全包括( )等方面的内容。
A.设计中排除危险部件
B.使运动的部件处于密封状态
C.避免管理缺陷
D.提供自动反馈设备
E.减少或避免在危险区工作
20.机械设计本质安全的思路之一是进行机器的安全布置,这可使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在进行机器的安全布置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包括( )。
A.空间
B.消除设备不安全隐患
C.照明
D.排除危险部件
E.管、线布置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1B 2B 4C 5D 6B 7D 8C 9B 10B
二、多选题:61ABD 62BCDE 63ABCD 64ACD 65ABE 66ACDE 67ABD 68BCDE 69ABDE 70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