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复习要点题点(二十九)
《安全生产技术》复习要点题点(二十九)
第五节 油气田事故的主要类型
一、石油天然气的危险性
(一)石油
石油是一种黄色乃至黑色、有绿色荧光的稠厚性油状液体。
石油的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易燃性
2.易爆性
3.易蒸发性
4.静电荷积聚性
5.扩散、流淌性
6.热膨胀性
7.易沸溢性
(二)天然气
1.易燃性
2.易爆性
3.易扩散性
4.焦耳—汤姆逊效应
5.水合物
6.高压缩性
二、火灾
(一)燃烧的形式
1.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有混合燃烧和扩散燃烧2种形式:
(1)混合燃烧
(2)扩散燃烧
2.可燃性液体和固体的燃烧分别属于蒸发燃烧、分解燃烧或表面燃烧等3种形式:
(1)蒸发燃烧
(2)分解燃烧
(3)表面燃烧
(二)燃烧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即
(1)有可燃物质存在;
(2)有助燃物质存在,常见者为空气、氧气等;
(3)有可能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如撞击、摩擦、明火、静电火花、雷击等。
(三)闪点
(四)引燃温度
(五)石油的燃烧速度
(六)天然气的燃烧速度
(七)燃烧温度
三、爆炸
(一)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不是一个固定值,它随着各种因素而变化,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温度越高,则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2.爆炸性混合物的原始压力越大,则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3.容器的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发生爆炸的危险性降低;
4.混合物中所含惰性气体(氮、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的百分数增加,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5.火源性质,如电源强度、热表面的面积,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等也有影响。
(二)爆炸的类型
1.物理性爆炸
2.化学性爆炸
(三)爆炸的过程
1.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阶段
2.连锁反应阶段
3.完成爆炸阶段
四、井喷
(一)溢流阶段
(二)井涌阶段
(三)井喷阶段
本节小结:
一、石油天然气的危险性
二、火灾
三、爆炸
四、井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