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一章辅导(六)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第一章辅导(六)
四)系统安全理论
1.系统安全理论的提出
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美国研制洲际导弹的过程中,系统安全理论应运而生。
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
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是在一个新系统的构思阶段就必须考虑其安全性的问题,制订并开始开始执行安全工作计划----系统安全活动,并且把系统安全活动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直到系统报废为止。
2.系统安全理论主要观点如下
包括很多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创新概念。
(1)在事故致因理论方面,改变了人们只注重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而忽略硬件故障在事故致因中的作用的传统观念,开始考虑如何通过改善物的系统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从而避免事故。
(2)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任何事物中都潜伏着危险因素。通常所说的安全或危险只不过是一种主观的判断。
(3)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可以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要减少总的危险性而不是只彻底去消除几种选定的风险。
(4)由于人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认识危险源及其风险,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源,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源。
3.系统安全中的人失误
作为系统安全应用对象的导弹系统、武器系统是一些由机械、电子零部件组成的硬件系统,当把系统安全推广到核电站等包括人在内的系统时,就又遇到了人的因素问题。人作为一种系统元素,发挥功能时发生失误。与以往工业安全的术语“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系统安全中采用术语“人失误”。
里格比认为,人失误是人的行为的结果超出了系统的某种可接受的限度。换言之,人失误是人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实际实现的功能与被要求的功能之间的偏差,其结果是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人失误产生的原因包括两方面:一是由于工作条件设计不当,即可接受的限度不合理引起人失误;二是由于人员的不恰当行为造成人失误。除了生产过程中的人失误之外,还要考虑设计失误、制造失误、维修失误以及运输保管失误等,因而较以往工业安全中的“不安全行为”,人失误对人的因素涉及的内容更广泛、更深入。
4.系统安全理论的推广应用
系统安全理论主要用于新开发的系统,对于即将建设的系统进行危害分析、概率危险评价等一系列的系统安全工作。对于已经建成并正在运行的生产系统,管理方面的疏忽和失误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本节例题:
【例题1】以系统安全理论为核心的现代安全管理方式、模式、思想、理论是在( )进入我国的。
A.20世纪初期 B.20世纪5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末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现代安全管理理论、方法、模式是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我国的。参见教材P7。
【例题2】根据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下列运用强制原理的是( )。
A.安全第一的原则 B.3E原则 C.动力原则
D.监督原则 E.整分合原则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强制原理的两个应用原则就是,安全第一的原则和监督原则。参见教材P9。
【例题3】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此规定的指导思想与下列安全生产管理理论的( )最相符合。 A.系统原理 B.人本原理 C.预防原理 D.强制原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所谓强制就是绝对服从,不必经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参见教材P9。
【例题4】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4个方面,即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和态度原因、管理原因。针对这四种原因,可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也就是所谓的“3E”原则。这“3E”分别是指( )。
A.工程技术对策 B.教育对策 C.管理对策 D.实施对策 E.法制对策
『正确答案』ABE
『答案解析』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教育(Education)对策、法制(Enforcement)对策,即所谓的3E对策。参见教材P9。
【例题5】封闭原则是指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 )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活动。
A.管理理念 B.管理内容 C.管理过程 D.管理手段 E.管理活动
【例题6】对于管理系统有三种动力,人的工作动力来源于( )。
A.内在动力 B.精神动力 C.信息动力 D.外部压力 E.工作吸引力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容易与动力原则的三种动力混淆,写成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信息动力。参见教材P9。
【例题7】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做到预防为主。下列对安全生产预防原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安全生产的预防应以事故财产损失为衡量标准,对那些损失小的事故可投入较少资源
B.虽然存在诱发事故的因素,但并不一定会诱发事故,可不预防
C.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D.本质安全化主要应用于小型设备、设施上,对于大型项目,由于系统复杂,不可能得到应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安全生产预防原理的3E原则,可以通过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和法制对策,有效地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参见教材P9。
【例题8】根据系统安全理论,下列关于系统中危险源控制的观点,正确的是( )。(多选题)(08年真题)
A.不可能消除一切危险源
B.可以采取措施控制危险源,减少现有危险源的危险性
C.系统进入运行阶段后,再进行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D.应降低系统整体的危险性,而不是消除选定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
E.可通过改善物的可靠性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正确答案』ABDE
『答案解析』系统安全理论区别于传统安全理论的四个创新概念。只有C选项不是。参见教材P20。
【例题9】某建筑工人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后,仍然未戴安全帽就进入现场作业施工。从事故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属于( )。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缺陷 D.环境的缺陷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事故致因理论。参见教材P10。
【例题10】在工业生产中,经常利用各种屏蔽来预防事故的发生,其应用的安全理论是( )。(08年真题)
A.因果连锁理论 B.系统安全理论
C.事故频发倾向理论 D.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告诉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的能量转移,达到预防事故发生。参见教材P14。
【例题11】本质安全化原则可以应用于( )中。
A.设备 B.设施 C.建设项目 D.环境 E.条件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质安全化原则除了可以应用于设备、设施还可以应用到建设项目。参见教材P9。
【例题12】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事故,其后果严重程度难以预测,同类火灾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种观点符合( )原则。
A.偶然损失 B.动态相关性 C.监督 D.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完全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参见教材P9。
一、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历史
1.现代安全科学理论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具有代表性的有三个阶段:
2.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3个阶段)
(1)20世纪50年代,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理论、方法、模式进入我国。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吸收并研究事故致因理论、事故预防理论和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思想;
(2)20世纪末,我国几乎与工业化国家同步研究并推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3)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学者提出了系统化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理论,即安全系统理论。
二、主要安全生产原理、原则
(一)原理和原则的概念
1.原理和原则的内涵是一致的,一般来说原理更基本,更具普遍意义;原则更具体,对行动更有指导性。
2.按照系统的观点,管理系统具有6个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整体性、层次性和适应性。
3.安全生产管理系统是生产管理的一个子系统,包括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安全防护设备与设施、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安全生产操作规范和规程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等。
(二)四大原理及原则
系统原理(动态相关性原则、整分合原则、反馈原则、封闭原则)
人本原理(动力原则、能级原则、激励原则、行为原则)
预防原理(偶然损失原则、因果关系原则、3E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强制原理(安全第一原则、监督原则)
三、事故致因理论的主要内容
1.事故频发倾向理论(属于历史,现在已不用)
2.现代因果连锁理论(控制不足----管理,是最重要的因素)
3.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可利用各种屏蔽来防止意外能量转移,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
4.轨迹交叉理论(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同地出现,来预防事故发生)。
5.系统安全理论(把系统安全活动贯穿于系统寿命周期,直到系统报废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