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万人大逃亡”的警示
“新春万人大逃亡”的警示
中国安全生产报2011年2月15、17日相继刊登了《谣言,把上万人推向逃亡路?》和《逃亡之后,留下些什么》等文章,说实话,我最先在电视新闻上看到这条新闻报道后,感到很好笑,村民太神经过敏了,但是,我仔细阅读了这些文章后,发现一点也不好笑,从这起事件中,感到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去重视、去研究、去解决。
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为什么人们会相信谣言?江苏省响水县因“谣言”而引起“新春万人大逃亡”。起因就是一个村民发现一个化工企业冒出一股白烟,接着闻到一股比平时更加刺鼻的气味,他以为是化工厂“氯气又要泄漏了”,就给好朋友打了这么一个电话,也由此引起了这场不该发生的“大逃亡”。看起来这场大逃亡由“谣言”引起的,但是我们深思一下,人们为什么会相信谣言?为什么人们宁肯相其有,不愿信其无?其实翻开响水陈家港化工园区的安全情况就一目了然了,2007年11月27位于工业园区的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死多伤,2010年11月23日园区的大和氯碱化工公司发生氯气泄漏,造成30多名员工中毒。这些事故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心有余悸,而发生中毒事故大和公司正是这次爆炸谣言所涉及到的企业(在谣言传播过程中,原绿利来公司被置换成大和公司)。因此一旦有谣言传来,引起人们惊慌逃走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为什么许多人不相信政府。政府得到“大逃往”的信息后,立即进行了避谣,但是还有许多人不相信,继续逃亡。事件平息后,当记者采访村民时,不少村民都表示“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还会跑,保命要紧。”这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政府的公信力出现了问题,政府
(三)我们要建什么样的企业。从这起“大逃亡”中,使我们看到和认识到,各级政府在发展经济和招商引资中,应当引进什么样的企业?应当建什么样的企业?这些问题值得各级党委政府的认真思考。
(四)安全与生产谁是第一?从这个事件的报道来看,陈家港生态工业园区每年收入100多亿元,缴税4亿元,占整个响水县城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为了这些利益,他们宁愿村民与企业一路之隔,宁愿与村民共同生存。为了所谓的大局,可以置这些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利益于不顾,在村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的情况下,继续允许企业生产,这充分说明了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意识在各级政府和部门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没有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之所以存在以上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企业的安全生产存在着隐患,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从有关报道看,这个园区不像是江苏省唯一的环保生态园区,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不少农舍的外墙上都写有大黑体字“打深井”及联系电话,据了解这里不少村民自从园区建成后,都由原来喝浅井水改喝深井水或自来水了,村民戴着口罩出门、随时关门关窗已成为常有的举动。如果赶上刮风天气,园区发出的化工气味让村民无法睁开眼睛,甚至让人头晕。还时常发生爆炸事故和泄漏事故,且化工园区与村民仅一路之隔,甚至只有二三百米远。从这一系列问题来看,这个园区问题多多,并且在时刻威胁到附近村民的生命安全,这也是成为“新春万人大逃亡”的原因之一。
二是地方保护主义作祟,重效益轻安全。某些政府和部门领导为了地方利益和个人政绩对一些有事故隐患、污染严重的企业采取了保护措施,只重视经济利益,不重视企业的安全生产,不重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对企业的隐患是睁一眼闭一只眼,听之任之,直到出现事故才知道整改。
三是村民缺乏必要地安全知识。之所以出现“新春万人大逃亡”的事件,与村民对安全知识的缺乏有很大的关系,村民不了解企业产品的有关知识,再加上以前出过的安全生产事故,因此,他们见到“风”就以为是“雨”,见到一股白气就以为又泄漏了,这是导致这次事件出现的根本原因。
四是企业的安全生产信息不透明不公开。园区的安全生产情况没有及时向村民的公开,村民不了解园区内企业是否有隐患,隐患有多大,边续的几次事故已让村民成为惊弓之鸟,因此,他们一看到“险情”、“事故”,就立刻想到赶紧逃跑。
三、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把住源头,建让人民放心和诚信企业。各级政府和部门在企业建设之初,为企业办理行政许可时,应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作为企业许可的重要条件,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无论规模有多大,效益有多好,坚决不予办理。由于历史原因对已办理行政许可、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要限期整改,逾期没有整改的或者说无法整改的企业要坚决予以关闭。
二是加强安全知识的普及,提高民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常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普及,使他们了解周围的安全环境,了解相关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掌握必要的防范技能。
三是加强应急演练,提高民众的自救、他救、互救及逃生能力。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定期对民众的进行应急演练,通过各种演练,使民众掌握安全防护技能,提高自救、他救、互救能力,能正确应对突发事件。
四实行政府信息公开透明,是提高政府公信力。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畅通信息渠道,以更加迅捷、快速的行动,定期、及时公布有关安全生产信息,对隐患和问题不遮盖,不回避,让每个人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对于承诺的事情要说到做到,兑现承诺,把政府打造成一个诚信政府,真正地让人们相信政府,信任政府。
五是加强企业监管,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各级政府和部门在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依法依规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切实履行安全生产的监管职责,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和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验收;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活动;督促企业依法生产,规范管理。
六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要全面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把安全生产责任制层层落实到各个岗位员工;认真抓好以“三级教育”为主的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加强安全生产检查排查,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管理,鼓励企业全面启动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加快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提高企业整体安全生产水平,把企业打造成本质安全型企业。
(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安监局:孙锡云)
本稿已投往<劳动保护>杂志,拟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