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病之最”是咋成了“优秀企业”
“矽肺病之最”是咋成了“优秀企业”
近日,贵州省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195名工人被确诊为矽肺病,这一数字创下企业一次性检出矽肺病人数全省之最。(6月29日《京华时报》)
这家“三高”企业(高污染、高耗能、高矽肺病),竟被作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和“优秀企业”等等,头顶多项荣誉光环。这简直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极大讽刺。
“三高企业”之所以“带病”运行十年,是因为这家企业既是污染大户,同时也是当地“税利大户”。1999年当地政府“敲锣打鼓”招商引资引进来时,想必政府官员已是心知肚明,引进此企业的严重后果。可是在盲目追求政绩和利益之心的驱动下,他们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继而全方位予以扶持和政策优惠,并把这家企业当作“宝贝”,当作当地财政的“提款机”而加以保护,使得这家企业只顾生产赚钱,不管污染治理。以致投资2000多万无的粉尘回收设备成了摆设。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以牺牲职工生命健康,牺牲当地资源,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三高企业”,却被贵州省授予“先进企业”,省国税局、工商局授予“诚信纳税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一个企业竟查出195名工人患有矽肺病(有的还需待查),这样的“矽肺病大户”,怎么还成了“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型,真让人不可思议。就是这样一个“杀人不见血”的黑心企业,当地政府领导竟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让企业早日复工。可见那些政府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视百姓的生命安全健康为草芥。如此的“政绩疯狂”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以牺牲环境、漠视生命为代价的“经济增长”上升,巨大的“政绩成本”却由百姓来买单。这哪是在发展经济、造福一方,而是祸害一方,是对人民的犯罪。“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前提。如果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关注环保、保持生态平衡。因为这是我们我们的最基本的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才是科学的发展观。当然,经济发展,GDP增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决不能以GDP一俊遮百丑。胡锦涛总书记曾经强调:“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无视这“三个不能”,任何的经济增长都是伪增长,都是对人民的极大犯罪。
“污染大户”“矽肺病之最”的企业,之所以带病运行,折射了当地政府官员本身也有“病”——“政绩饥渴症”。硬是把个有毒企业“炼成”个先进典型。当然,上级有关部门更负有不可推卸的监管不力和失职、亵职、失察等责任。
欣闻,这家企业已经被告破产。但那些政府官员的“政绩工程”仍然没有“破产”,“乌纱帽”仍在。这不是最可怕的“政治环境污染”,最可怕的“矽肺病”危害还在吗?
作者: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