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尚思想在国内外产生巨大影响。国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雷锋班”。1963年3月5日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今天,笔者看到媒体披露当年雷锋受伤的细节资料。
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乔安山连夜完成运粮任务回到团部时已是中午12时了。顾不上吃饭,雷锋赶紧招呼乔安山洗车。他们想把车开到九连前面的水栓处去洗。为了防备小孩淘气,通往九连的路上拦了许多铁丝网。雷锋去清理铁丝网,乔安山倒车拐弯,车开进一个狭窄的人行道。车左侧道口有一棵大树,从这棵树开始,用铁丝连了一排一人来高、碗口粗细的方木杆子。这是平时用来晾晒衣物的。雷锋一直紧贴着车左侧指挥着:“没事了,往前开吧。”乔安山听着指挥就往前开车。灾难就在这时降临了。拴在空中的铁丝被扯断,巨大的弹力将断木砸向雷锋左太阳穴。可驾驶室里的乔安山对外面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一直把车开到九连水栓处才停下来。下了车,乔安山才发现雷锋已倒在那里。他赶紧扑过去抱起雷锋,这时,雷锋的鼻孔和嘴都往外喷血。不远处菜园里的战士听到喊声也跑过来。副连长把雷锋抱上车飞快地向西部医院驶去....
当日,雷锋经全力抢救无效牺牲.....
. 40多年过去了,笔者仍对雷锋英年早逝,不禁叹息扼腕! 同时,作为安全管理者,我还斗胆对此次事故导致雷锋受伤牺牲情况就安全生产方面说几句.。从上面的雷锋受伤的情况可以看出:一是道路本身太窄;二是左车道的大树和铁丝网、方木杆子不利行车,可以说是个安全隐患,三是雷锋紧贴车左侧指挥,是很危险的姿势,同时,在现场指挥开车没戴上安全帽搞好个人防护;四是司机乔安山是听声音而不是看手势开车,雷锋不在其视线范围之类,双方联系不畅......
如果当时注意这些,也许这场悲剧可以避免。当然,这不影响雷锋以其生前无私奉献而英名常住人间。但,好好的活着,雷锋同志能为党和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不容假设 今天说这些,绝无诋毁或者指责英雄之意,同时我也不是事后诸葛亮,因为当时的物质条件和安全意识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我提出来,一是要警钟长鸣,二是要继续发扬雷锋精神,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来,勤奋工作,热爱人民,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中,珍爱生命,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勤查隐患,落实整改,预防和避免各类事故,集腋成裘,为建设和谐、平安的社会而共同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