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需要我们甘当学生,共商安是
网评员:吴杨云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的一句话。他告诉我们,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在谈到发挥人民群众监督作用时,他指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各级干部要多沉下身子、走近群众,就从严治党问题多向群众请教。
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存在哪些问题,现场存在哪些隐患,治理隐患有何好的措施和办法,要搞好安全生产,还需要我们做些什么?这都需要我们深入实际,亲临现场,甘当学生,虚心向现场职工学习和交流,共商安是,共管共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现场存在哪些隐患,治理隐患有何好的办法与措施,只有一线职工自己知道。如何激发大家参与安全生产管理的积极性,需要我们以甘当小学生的姿态,虚心向职工学习和讨教。
但是,当我们下基层,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时,往往是,重批评,轻交流,对职工的一些不安全行为和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动辄批评,要么罚款,留给职工申辩、说话的机会少,使得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安全问题的真相被掩盖。
其实安全检查一般需要遵循三个程序。一是观察。观察现场职工的作业行为和现场管理状况,提出问题;二是交流。就自己观察出的问题同现场职工交流,深入了解职工的作业工艺和程序以及安全注意事项等,了解职工为什么不按规程做,是规程有问题,还是职工无意行为,还是现场没有进行培训和交底,不按规程做有什么危害等。三是提出整改意见,隐患和问题一同进行整改。
群众的很多想法,往往不是在那些很正式的场合、当着很多人的面会讲出来的,而是要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我们只有甘当小学生,虚心向现场职工交流,我们才能听到现场一线职工的真声音,才能做到发现隐患和问题,把隐患和问题一并整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和作业规程是否可行,可靠,只有在现场的职工知道,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安全生产管理的“真经”。
只有同他们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才能听得到职工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好建议,好办法,实现共商安是,共管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