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一家电力公司听说了并要此类防误装置,在许多白眼的关照下允许生产两百台。每一个配件选型、每一道工序制作安装,都会许多曲折,中间的苦难就不必多言。安装在多个变电站几十台间隔中,实践证明智能电气是可以用、有效果的。但一人难有回天力,我是从事技术研究的,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和那些嚣张而又低能小科长纠缠。我甚至错误认为,是不是自己成果不够多,又转去研究其它成果了。
年底时不经意看到一份国网公司事故通报。内容是:“2009年2月27日,河北衡水供电公司220kV衡水变电站,在进行“35kVⅡ母线由检修转运行”操作时,发生一起35kV带地线送电误操作事故。值班员执行“35kV母联301开关由检修转热备用”操作,在执行35kV母联开关301-2刀闸开关侧地线(编号#15)拆除时,想当然认为该地线挂在2楼的穿墙套管至301-2刀闸之间(实际挂在1楼的301开关与穿墙套管之间),即来到位于2楼的301间隔前,看到已有一组地线放在网门外西侧(由于楼板阻隔视线,看不到实际位于1楼的地线),误认为应该由他们负责拆除的#15地线已拆除,误将已拆除的301-2母线侧接地线认为是301-2开关侧地线,随意使用解锁程序,致使挂在301-2刀闸开关侧的#15接地线漏拆,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以上是原文只字不漏的摘抄,试想,如果安装智能电气状态机,就会显示母线的电气状态,看不到地方通过语音的提示核对,消除“楼板阻隔视线,看不到实际位于1楼地线”的隐患,方便、直接地查觉到设备的异常,恶性误操作事故和重大财产损失也就避免了。读完通报痛心不已,那感觉就像《甲午风云》中的海战士兵,看到沙粒充当弹药的炮弹,无奈,电网的事故更多的是人祸。

二、第二项发明
就在第一个发明项目与实权而又刁钻的小领导们纠缠艰难不清的时候,紧接着单位又发生了一起严重事故,一次误送电击伤五名员工,如此多人的群伤引起行业极大震动。
在外出差的企业领导全部中断议程,要求立即回来;省城、市局的人跟走马灯似的,一查又一查;局领导在基层持续一个星期,开会到深夜二、三点,整个公司整顿学习一个月。分析会、反思会、检讨会和追忆会……五花八门的会无非是多重复几句空话:一定要重视安全、今后要加强责任云云,都去喊口号了。漂浮的会议、文件和检查能制止高压电击?怎么就是没有人认真去探讨技防?这也是电网安全的一个严重的软肋。现场当时做了安全措施,怎么就没有制止突然来电呢?存在的问题不弄清,仍会再次重现事故,带着疑问我自费到事故发生地,请教有关人员,查阅相关资料,又一个防护漏洞显现出来。